长辈对孩子做饭的心情感言句子

长辈对孩子做饭的心情感言句子?生活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怎么解决?

父亲笔下对母亲最真挚的怀念(我的父母爱情),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抬眼已至半生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长辈对孩子做饭的心情感言句子1

怀 念

二O一五年,于我而言是灾难性的一年。与我相濡以沫、同眠共枕近半个世纪的爱妻永远离开了我。她走后一年多来,我的脑海里全是对她生前的眷恋和死后的怀念。妻子对我一往情深,她几十年的付出和对我的关爱,点点滴滴、桩桩件件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日益变老的我越来越深感离不开她,心灵的创伤也日甚一日,令我在悲痛与忧伤中度日如年!

我俩定情于上世纪的一九六七年,我们的结合既有机缘更有渊源,我们有着同一个曾外祖父、祖母(注:四代以上),母亲曾告诉我:早在表妹不满十岁时,一次她与小姨回娘家,席间母亲直言相求,让她待表妹长大后嫁给我。小姨当即回绝:一则女儿尚小,远未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再则兄妹俩相差太大,并不合适,尔后便再也无人提及。实不相瞒,那时我还真瞧不起扎着两条小辫、流着鼻涕,什么都不懂的小表妹呢!

也许是月下老人早已在姻缘簿上给我俩配好了对,并用红绳子牢牢地拴住我俩的脚踝,无论我们身在何处,走得多远,都会寻找机会让我们走到一起。

一九六七年,文化大革命的烈火席卷全国,工人不做工、农民不种地,我们这些机关干部也不用上班,学生们串联全国点燃革命烈火,人们倾城而出涌上街头,揭发、批判走资派的大、小字报铺天盖地,看不到头、望不见尾的游行队伍高呼炮打、火烧的口号声振聋发聩。表妹胆小,因不适应那种场面溜回了家,我已转业在省委某重要部门、省政府某厅工作近五年,被推举为省直机关保皇派组织的主要头目之一,造反派通缉捉拿归案,通缉令撒遍江西、河南两省的每个角落(因其中一位被通缉的同事系河南籍人)因此也只好偷偷躲回老家避难。我想,可能这就是月老的精心安排,让我们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下定下了自己的终身。

记得,当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小表妹在她堂兄的陪伴下来到我家,表妹的出现一改我对她当年儿时的印象,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感觉,她身穿一件白色的短袖衬衫、黑色长裤,脚上配了双白色的塑料凉鞋,我虽不敢用亭亭玉立,羞花闭月来形容,但她学生时代少女的清丽与淡雅兼备农村姑娘的单纯和朴实,令我爱恋而一见钟情。她很腼腆,不敢直视我,只是时不时用双目的余光瞟我几眼,但看得出来,她对我并无反感,果不其然,见面的第二天,她便托人捎话,愿意与我订下婚约。自此,我俩的命运便紧紧连结在了一起。

婚前的接触,我们没有过林荫道上的山盟海誓,也没有过花前月下的窃窃私语,并无坚固的感情基础,加上当时的政治氛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刚回省会,便受到造反派拳脚相加的"接待",又在辖内某县他们私设的牢房中关禁两个余月,押回单位后,我经受着挨不完的批斗、写不完的检讨和认不完的罪。我悲观、消沉到了极点,看不到未来的一丝曙光,更别说对小表妹的婚约有一星半点自信和希望。然而令我意外的是:她顶住了来自于各方面足以瓦解我们婚约的一切劝说,坚贞不二、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我。并在我最感寒冷的时刻多次去南昌探望,给我送去浓浓的暖意,使我有勇气走出那段无限颓废的艰难岁月。她的守信和坚定深深感动了我,使我坚信选择表妹为妻是我一生最为正确的决策。她就是我的最爱和唯一。我将尽己所能呵护、关爱她,任何时候都不移情别恋,不离不弃、与她相依为命,共同走完我们的人生。

一九六九年一月,表妹来省会与我完婚,在同事们的祝福声中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从此,她正式走进了我的生活,成为我一生同眠共枕、患难与共的妻子。那时,她已从某师范专科毕业离校,分配到原籍的一所中学任教。我也走出了困境,迎来了政治生命中的又一个春天,被选调到省军事管制委员会的第二办公室工作。同年年底,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妻子因刚刚步入工作岗位又初为人母,毫无经验可言,其面临的困难不言而喻, 为帮妻子排忧解难,使她能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我婉拒了领导的挽留,放弃了在省城工作优越的生活环境和事业颇有发展前景的良机,毅然决然地回到她的身边……

虽为故乡,但于我十分陌生。我的回归并未受到家乡的欢迎,连省委组织部介绍信中注明"安排政保工作"的嘱托也枉费笔墨,我被安排到远离县城一百二十多里、离妻子学校也有三十余里的县商业局下属的转运站当上了一名仓库保管员,我从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到了满目化肥农药的仓库、手中的笔杆换成了扫帚、昔日领导和颜悦色的工作安排变成了搬运工人们呼来唤去的喝,其前后落差之大出我所料。但我并不为自己的选择懊悔,我觉得名誉、地位远不及亲情重要,能够与妻子的距离拉近一步我已满足,悔由何来?!在我担任保管员工作的两年中,县局领导多次征求意见,让我到局里工作,但我没有为之所动,后在未征求我本人意见的情况下,强行将我调去,作为曾经的军人,我无条件地服从了组织的安排。不过,在县商业局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县人武部又借用我两年,尔后便一直在县委宣传部、组织部工作,直至调入某国有银行。

我到县工作不久,妻子也随之调至县城学校任教,此后,我们便有了稳定而又温馨的家。而且再也未曾分开。

妻子性格内向,少有言语,但她心地善良,通情达理。我在家乡工作十几年,五次调换工作、四次搬迁住所,尤其是我经常因公外出,少则一两月,多则大半年,家庭重担大都压在她一人肩上,可她一直默默支持着我的工作,从不怨天尤人。

我低估了妻子治家的智慧和她吃苦耐劳的韧力,每次出差我都提心吊胆,深怕她管不好这个家。那时我们已经有了四个儿女,孩子们少不懂事,经常在外惹事生非,但她从不动怒,耐心教育,关爱有加。经济拮据,常常捉襟见肘,可她精打细算,合理安排各项开支,起早贪黑自学缝纫,为孩子们缝衣纳鞋,编织毛衣。买菜做饭、挑水洗衣,精心照料儿女们的生活,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令我刮目相看。尤其逢年过节,她自制各种糕点、食品,人有我有,使节日气氛毫不褪色,其乐融融。

妻子出身贫寒,她一尚克勤克俭,自甘清苦,尤其是在我们最困难的那些年,她身上的衣服大都是娘家带来穿过的旧衣服,稍好的几件,也是结婚时我给她买的,而且一直坚持把穿破的外衣改成内衣,内衣补了又补。一日三餐,餐餐都是待孩子们吃完后,汤汤水水她全包,一点一滴也舎不得浪费。由于营养不良,加上生孩子时四个就有两个难产,从而给自己留下了病根,身体一尚虚弱。为了家,她奉献了青春,牺牲了健康,任劳任怨,无怨无悔,至今想来令我心酸。

繁忙的家务并没有影响妻子对事业的追求。她爱岗敬业,干一行专一行,勤奋好学,业务精通,成绩显著。在家乡从教十九年,尤其调县城学校任教后,一直担任高年级的班主任,她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学生作业常常忙到深夜,她班上的学生每次考试成绩均在年级前二名。深受家长们的好评与信赖,学校领导对她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一九八六年,妻子随我调地级市,分配到地区某金融单位担任机关财务,因单位分家不久,人员未配齐,她还兼任食堂、金店、城市信用社的账目和现金管理。面对一大堆账本和成捆的现钞,令她手足无措,但她知难而进,以人为师、虚心求教,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和下班回家练习点钞、学打珠算,使自己很快进入角色,不到半年她对自己的本职便由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熟练,日常工作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她从事财务工作近二十年,始终做到账目一清二楚,现金分毫不差。她待人热情,真诚。能急人所急,帮人所需,得到领导和同事们交口称赞,并由一个门外汉成为中级经济师和晋升为主任科员,多年被评为机关及全区系统的先进工作者。

婚后几十年来,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们肝胆相照、风雨同舟。共同的付出终于迎来了梦寐以求的这一天,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并相继成家立业。他们虽说不上事业有成,但都有了稳定的工作,家庭生活也称心如意。我们重回两人世界,并先后退休,既不用为工作操劳也无家庭所累。我们有了宽松的经济条件,又有闲暇的时间,尽情享受着晚年生活的舒适与安然。那是我婚后、也可以说是我一生中最幸福、最美好的时光。

步入晚年,我对妻子有着比一般夫妻更为特殊的情感,在我心中她仍是当年不谙世事的小表妹。我异常珍惜我们的兄妹亲情,始终坚守着婚前的承诺,不离不弃,加倍地呵护、关爱她。我尽己所能弥补往昔对她的亏欠。一刻也不愿让她远离我的视线,深怕有何闪失,我们出双入对、如影随形。她稍有不适,我会手足无措,带她到处寻医问药。她病中八年,尤其是最后两年,我日夜守护在她身边,有时一晚最多只能睡上两小时,她长期便秘,我用手指一点点帮她去抠。我不忍心细述病中的妻子,每当我忆起她病中所经受的折磨,就会近乎于崩溃,有着想大哭一场的冲动。当时,若我能以命相换,我都会在所不惜,死而无憾。

医生并无回天之术,我的付出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病魔残忍地夺去了妻子并不算老的生命,最终还是离我远去。她带走了欢乐,带走了温馨,也给我一生的姻缘划上了句号。留给我的只是伤痛与凄惶。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从此,我只能迈着蹒跚的脚步,独自走完虽短却又艰难的最后一段人生路。

妻子人品极好,人脉很旺。病后数年,单位领导和她的同事们都十分关心,领导年年上门慰问,同事、朋友也常来看她。住院期间又多次去医院探望。她去世时,为不惊扰大家,我们未发讣告,除亲属外,也未通知任何人,但单位所有在家的领导和一些老同事老同学,都来为她送行,并在追思中给予她极高的评价。闻讯而来和专程从县里赶来吊唁和向她遗体告别的同事、好友好几百人。一个普通科级职员,能够得到领导和众多同事朋友如此看重,令我感激,妻若地下有知,定会安心长眠。

妻子为人低调、从不张扬,她憨厚直率、待人真诚,而且从不贪心,自甘清苦。我一尚以她为镜,检点自己。她的离去令我悲痛欲绝。我痛惜妻子的离去,也为自己风烛残年的孤独、心酸感到无奈和迷茫。妻子走后使我更加懂得人缘的份量和人情的厚重。因此,我决心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给家人,把我的真情奉送给所有的亲朋好友。

我一生不善理财,更不会敛财,身后没有什么物质财产留给家人,我能留下的只有我的满怀希望和由衷的祝福。在人欲膨胀,物欲横流的当下,我希望他们能守住做人的底线,谨记"勤能补拙,俭以养廉"的家训,以勤俭为本,尽己所能、获其应得。人生在世只有健康与才能是自己的,其他一切都是身外之物。要勤奋好学,锻炼好身体,有了健康的体魄又有真才实学,必有安身立命之本,方可衣食无忧。为人处事要豁达大度,有所寺庙的对联中写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为人胸怀要宽、肚量要大,多看他人的强处,包容他人的不足。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获得更多的帮助与支持。要施惠无念,受恩勿忘。“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很难做到,但知恩图报之心不可无。要像他人帮助自己一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才能无愧于自我,也不负帮你者所望。做人要正直、要有骨气,弃恶扬善,爱憎分明。要言而有信,任何情况下都不失信于人。做一个受人尊敬、受人信赖的人。我和妻子一样,不奢望我们的后人辉煌腾达,风光无限。只愿他们勤恳做事、老实为人,一生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家庭和美,幸福快乐!

我感恩人生路上相遇的每个人。从上学开始,每迈出一步,人生途中每个驿站的短暂停留,尤其每逢十字路口,都得到他们的教诲、引领、关爱与呵护。我永远不会忘记像园丁护花一样呵护我的恩师;像父母一样关爱我的领导;也不会忘记当年在一起摸爬滚打的战友和共同完成一项又一项任务的同事。正是得益于他们,才使我略懂为人之道,并具备一些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使我顺利走完在职四十多年长长的一段路程。

我爱妻子和家人胜过爱我自己,我也异常珍惜朋友们的友谊,诸多挚友至今一直在关爱我,给了我极大的安慰,去年我在沿海某市大儿子儿媳家过春节,那是我妻子走后的第一个春节。其悲痛与忧伤可想而知。在该大城市定居或长住,别后三十多年未曾谋面的同乡好友,轮番邀我相聚,并设盛宴热情款待。两个多月,每周从未间断过。使我在本就四季如春的沿海大城市里感到更加温暖。我无限怀念我的爱妻,也留恋与好友们那难得的相聚。我在日记里写下:

无限的思念

牵手半世纪

悲痛失爱妻

枕边无人语

冷暖有谁知

久立像前独自哀

爱妻虽去音容在

再续恩爱何处觅

出双入对梦中来

夜雨拍窗台

疑是爱妻回

倚窗高声唤

久等不见来

昔日携妻游花园

景美人欢话悠长

物是人非妻不在

含泪独自回故乡

与挚友难得的相聚

一席盛宴酒千杯

浓浓乡音话故里

酒不醉人人自醉

异地他乡遇故知

频频相聚酒杯杯

推杯换盏一回回

青丝成霜人虽老

但愿此宴无散时

我之所以写下上述这些文字,是妻子走后使我更加感悟到亲情、爱情、友情的珍贵。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价之宝,才使我们生活得充实、快乐、幸福与美好。愿我至亲至爱的亲人,相识相知的朋友,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让生活永远充满阳光!

长辈对孩子做饭的心情感言句子2


全文如下:儿子你好,别嫌我啰嗦,关于我养老钱的事又好长时间没给你提起了,现在用这种写纸条的方式比当着面商量要好得多,因为当面商量怕你激动又惹得你不高兴,我的目地还是和三年前说的一样,是想让你即省心,又能够给我的养老钱别太少了,不要太“里迷”、太“自私”,不然我真是没有再活下去的意义了。

现在我年纪太大了,又疾病缠身,十年来每日需要的药钱和生活费,不次于你们养一个孩子的费用,养一个孩子一年也不下万余元了吧,因为老年人的年龄越大成本就越高,每日要靠大把的药费支撑着,靠顺心的环境,靠子女们的孝顺等等维持着,才能使生命得以延续。年龄越大,每一年的养老费用就比上一年增加一成,我现在的生活水平,在村里可以说是上乘的,与时俱进的、逐年递增的,这都是三个闺女孝顺,跑前跑后伺候的结果,不是自夸,这是事实。

儿子,你每年领着我近一亩地的土地租金(九分地)和种粮补贴款,加上这些总共一年才给我一千元的养老钱,十年了,你一成不变;一点不给我涨。一天才合2.7元钱。名誉上算给老人养老钱啦,但实际上你没怎么给我搭钱,我今年已86岁高龄了,如果只指望着你一年给我的这一千块钱,且十年不变的话,我早死了,是绝对活不到今天的。国家都知道给咱农民每年涨10~20%的退休金、养老钱,那是因为国家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和年龄越大需要的费用就越高的因素,而不是人越老越省钱。我的身体现在还这么硬朗,是因为你妹妹们给我买了很多的养药“脑心通”和“海参”等等的结果,这些钱又哪来的呢?

咱村生活水平比我低一半的朝刚大娘家,他的仨个儿子每人每年都给娘亲掏3000元钱呢,他家的闺女和风顺嫂子家的闺女一样是不参与养娘的,也不伺候娘,都是儿子自己管父母;因为咱农村自古都是儿子继承父母的土地、房产等家业,闺女是泼出去的水,在咱农村这种传统习俗现在还是很流行的,她们是不能继承娘家家产的,像咱家这种即出力又出钱、不继承娘家家产的闺女也是极少数的。

咱家您是老大,又是我唯一的儿子,你是我这一生的最爱,更是我老了唯一的指望,你上学升高中的那时候还实行推荐制,我和你娘商量着宁肯不让学习成绩比你好的妹妹去读,托人让你去了,读完高中又托人让你上卫校,当医生,参军,到乡里司法所上班,加上两次订婚、结婚,把我大半辈子的人脉和钱财积蓄都花在、用在了你身上……

三年前就因为我住院时让你掏了六七百元的医院住院钱,你就逼着我交出我每月几十元的农民养老卡,当时我不同意,因为你给我一年的花销,都不如你两口子在事业单位领取地十天的退休金多。

我认为你两口子在合伙欺负我,你光听老婆的,没人给我撑腰,我怕自己因为委屈而气病了,更为躲气生就忍了三年。再也没敢让你掏医药费了,二则当时如果把一年才一千多块钱的养老卡给了你,我就成了一个没自主权的人了,一点的安全感都没有了。

其实这一千多块钱也就够你们一家人聚一次餐的费用,我是自从80年代你娘病故后就一个人独立过了40年单身日子的人,钱多钱少都自己做主习惯了的人,你自从结了婚后很少关心我,不像庞眼子、崔石头等家的父母那样,与儿子生活在一起,在一个锅里搅勺一辈子,老人吃喝无忧,所以在这一点上外人都说你是不孝之子,我听了很难受。

现在三年过去了,谁还敢再提醒你给我涨点养老钱或掏点治病钱呢,你为何就不能主动点呢,自从2012~2022年这十年间,你每年只给我一千元的养老钱开始,我的地租钱和补贴钱你花着,你在我身上省下了上万元的钱,这些钱你都干嘛用了呢,都用到谁的身上了呢,这可都是闺女们替你花出去省下来的结果啊。

现在你的三个妹妹也都渐渐老了,没有以前那种挣钱的能力了,所以在我的养老钱问题上希望你还是体谅着我点,积极着点吧。我说上面这些的意思不是让你补偿前面过来十年的钱,是想让你根据我上面讲述的情况,思虑一下以后怎么办,做个改进更新的决定,对你绝对是好事。

假如你还是不更新、不涨点我的养老钱,这个每天2.7元的钱额在当今物价高涨的情况下是会饿死人的,因为每天2.7元钱是30年前的生活水平,我又觉得不能再只连累闺女们,因为我于心不忍,不过你放心,我不会让外人知道你没有真正赡养过我这个86岁老头子的,因为我丢不起那个人,我怕外人笑话你,更不能再继续只连累闺女们了……

儿子,你们几个孩子中,只有你大妹妹一人嫁到了附近的村子,你和二妹三妹都在县城住,你们都离我在农村的家有点远,我有病时不应该光让闺女即出钱又出力,那样不公平也不好听,应该儿子出钱让闺女们出力伺候才合理,这样你即省了很多心,也能调动闺女们的积极性。

等我百年后,农民社保卡内剩余的那点钱按照谁在我身上付出和花钱的多少,当遗产分了,因为你平时不能像闺女们那样在我脸前陪伴尽孝,操心跑腿(尤其因疫情近一年半以来)买这买那,所以你没有资格干涉我卡里遗留下的钱,因为这是平时花了闺女们的钱省下的,那是她们的钱(当然她们也不会要),她姐三个现在已经成了村里交口称赞学习的榜样!我每年都去医院治病、输液三四次,本应带头出钱又出力的儿子你出了多少药钱?你又在哪里?

儿子,我不奢望你跟闺女们平均分摊我的医药钱,哪怕您对我不关心,不操心,但是不要再见到我以后,进门就三句话,不站住的随说随向外走,不管我咋看着你亲,追着你说话你都不停住脚步,不顾我话还没说完等等。

儿子,在我的花销上涨点吧,介于一千元和闺女们花的钱之间就行,哪怕能掏“半个儿子”的份额也行,以免村里人笑话咱,你以后每次来了唠嗑十分钟再走行吗?给我也做点你老婆孩子们爱吃的拿手饭菜,让我也尝尝你做的饭,听说你管着给三家孩子做饭,是专职的“伙夫”。

儿子,在我身上一年花个三两千块养老钱不吃亏,是好事,会有福报的。

你现在也在慢慢地老去,珍惜当下有亲姊妹的美好日子吧,每每跟妹妹们像小时候那样在爹娘这里聚聚,叙叙,是人生最幸福、最完美的一件事,这是与任何亲朋相聚都代替不了的,不信等失去了我再回味会懊悔的,会来不及的。

儿子,谁家的父母都怕自己的孩子不和睦,哪怕他自己不花钱、甚至有病不治,宁肯早死都行,都不愿意看着儿女们不和睦,咱前院的老太太就是例子,因不愿意看着孩子们因为摊药费钱有分歧而选择一夜之间走了,儿女们从此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在浩瀚宇宙天空中漫无边际的游荡,找不到彼岸,不后悔吗,其实就像将来你们老了以后,希望儿女们都多亲多近,争着孝顺、都主动给你们多花钱,是一样一样的。

此致

我亲爱的儿子

感谢替你尽孝的闺女们!

2022.4.16日

长辈对孩子做饭的心情感言句子3

清粥滋润亲情暖

■淄川 黄秀美

 刚结婚时和婆婆一起吃住,后来,婆婆搬到另一处宅院生活,主要是为了照料年老体衰的奶奶。相距不是很远,只是在一处吃饭颇有不便,我和先生只好另起炉灶。



  那时年轻人工作又忙,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对于做饭大都是删繁就简。结果,不到半年,胃病就来了。婆婆心疼,说:“哪里就会生病,都是吃饭不宜时闹得,不行还是在这边吃吧。”那时,奶奶已经去世。父亲厨艺极好,即便是几根胡萝卜,他也能调出清爽的美味。婆婆每餐都会用慢火熬小米粥,通常放了红枣或是花生等。现在想起,婆婆熬的哪里是粥啊,分明是一份暖暖的亲情。婆婆勤俭,为人豁达,有时候人刚到家,她盛的饭就递到手里,那些温暖会驱赶所有的阴霾。有婆婆精心调理,胃病渐渐好了。



  后来,孩子大些,公婆也上了年纪。先生的朋友经常到家里小聚,再去婆婆那边心里不忍。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也终于肯静下来,一心一意,三般两样地做饭。民以食为天,渐渐觉得做饭原来是件很重要的事。前几年,父亲去世,我们几次三番动员婆婆搬来同住,方便照应。她每次都婉拒。说一个人住挺好,在小院里养养花,喂喂鸡,有点事做比闲着强。还有几个知己的老姐妹常来串门,说说体己话,彼此解解闷,挺好。婆婆说的也在理,以顺为孝,也就由着她的性子。只是,每每做了好吃的,必恭敬由心给她老人家送去,隔三差五也常去看看。



  前几日因为暑热,也或是其他原因,我竟生起病来,病怏怏地去看医生,说是气虚,遂包了中药,掩住鼻息一碗碗喝。远在江苏的先生天天打电话“请安”,只能告诉他好些了。儿子没说太多话,我心里有点小小的责怪。


  昨日下过一场雨,天气虽是清爽,下了班还是有些疲乏,换了衣衫就想去屋里躺下。谁知,儿子竟从厨房冒出来。“妈,吃了饭再休息……”我有些纳闷,回身的功夫,他竟变戏法般端出了晚饭。一盘炒蛤蜊,一碗蒸鸡蛋,还有一锅散发着清香的米粥。


  坐在桌前,用小勺搅着碗里的饭。桂圆小米红枣,散发着凝合莹润的色泽,想象着儿子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又是欣慰又是感动,端着碗,一时语塞。儿子若无其事略带调侃“妈,这叫三宝养生粥,您多喝点,我今天休息,饭已经给奶奶送过去了。”
  我时常觉得儿子长不大,见头见影的就想敲打敲打他,端着这一碗暖心的米粥,倒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了。
  时常觉得孤独,仿佛所有的不愉快都是一个人在消受。原来,亲人间的关爱一直都在,温暖的岁月里,亲情像一粒种子,不经意间发现时,它已悄悄发芽开花。

陈晓春 微评
  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

【本文选自淄博财经新报 特此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