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生活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怎么解决?
苏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情感密码,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艺术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江城子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1
苏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情感密码
马黎丽
左牵黄 右擎苍
宋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38岁,任密州知州,距他自请外放离开京城已四年有余。
是年冬,苏轼作新词《江城子·密州出猎》,颇为自得,就给鲜于子骏写信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古乐多不存,无法想象北宋东州壮士的歌声是如何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但若置于当世,我以为当用秦腔苦音,由一个嗓音略带沙哑的西北汉子,高亢激越、回肠荡气地嘶吼出“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细读“左牵黄,右擎苍”一句,竟不觉怅惘难言,这一句犹如整首词的情感密码,只有通过对它的解读,才能洞见作者隐藏在词中的深意。
这句话化用了《梁书》中张充的典故。少年张充乃纨绔子弟,年二十九依然不务正业,成天“左手臂鹰,右手牵狗”,呼朋唤友,打猎行游。某一日在河边偶遇其父张绪,被呵斥“一身两役,无乃劳乎”,张充跪下回答:“人们都说三十而立,我今年二十九,请允许我明年痛改前非。”从此他修身改节,博览群书,很快获取了美好的声名,最后官拜尚书仆射。
苏轼此处用张充出猎典故,首先表现了自身“左牵黄、右擎苍”的狂放不羁之情态和返老还童之乐趣。在众人的簇拥下,他打马飞奔,驰骋平冈,凌厉中原,豪气干云。然而,密州任上的苏轼,实则是受朝廷冷落的“下野”之人。此处用张充的典故,还隐含着几分自嘲的意味。苏轼戏说自己虽是老夫,却如青年张充一样疏狂不羁,一身两役,一事无成,事实上这也是他彼时的真实处境。
1071年,因为直陈新法弊端,得罪宰相王安石,迫于京城险恶的政治风波,苏轼只得自求外放,先任杭州通判,第四年调赴密州任知州。古代士人都有根深蒂固的京城情节,即使在地方官任上政绩显赫,也不算功成名就,只有在政权中心得以施展才华并得到认可,才算得经世济民,方了平生夙愿。而宋代官制本重内轻外,如果一个官员在地方上连续任职而不被调往京城,就说明他仕途不顺。苏轼当时已年近四十、两鬓微霜,然新党当政,前途渺茫,所以他才会急切盼望早日“遣冯唐”。冯唐持节云中,是为了赦免遭贬谪的云中郡守魏尚,这个典故曲折地表达了苏轼希望朝廷消除对自己的疑虑、早日重用自己的意愿。
但是,苏轼向来以豪放面目、旷达胸怀示人,极少哀吟之语,他将内心的痛苦失意深藏在文字里。他称自己的作品为“小词”,固然是世人推尊诗体的缘故,但更多的恐怕与曹子建“辞赋小道”之说有着更多相似和共鸣。文学创作固然可以抚慰人心,但“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的抱负,岂是区区小词足以负载?西晋时潘岳三十有二,始见二毛,慨然而有仕途蹭蹬之哀。苏轼三十有九,两鬓微霜,怎么会没有“时归功未建”的郁闷之情呢?内中多少叹息,尽在“呵呵”二字吧。深味苏轼内心的苦闷,《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词境亦因此并非一味的豪放慷慨、意气风发,而是颇具悲怆苍凉之况味,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无奈、痛苦和在逆境中的自我振作与自我宽解。
灰心霜鬓更休论
其实,早在1071年冬,当苏轼刚刚离开京城到任杭州通判之时,他的苦闷之情就已经表露出来了。这一年所作《游金山寺》起句极为高远:“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当真“将万里程、半生事一笔道尽”,大气磅礴,意境高远,深情款款——宦游之人对家乡的思念,尽在其中。而“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则将这思乡之情推进一步,词人登高望远,青山处处遮望眼,不见家乡在何方,更不知何日是归程。诗中“羁愁畏晚寻归楫”一句,情感再递进一步,诗人仿佛一个零落天涯的孩子,害怕黑夜的降临,徒劳地寻找着母亲的庇护。然而归楫亦无处可寻,虽山僧苦苦相留,却并无相对论道之乐趣,独坐江畔,看落日断霞,江月初魄,直看到月落二更,天地一片深黑。这时候江心激荡起神秘的炬火,诗人苦苦思索,不知道这非鬼非人之物是凶是吉,似乎隐然有前途莫测之感。最后诗人怅然归卧,久久不能成眠,或只听得潮打金山,涛声如雷,他内心鸟儿倦飞的思乡归家之情,犹如江水一样澎湃奔涌,竟至于对着江水盟誓:“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被迫远离京城,苏轼内心的苦闷是显而易见的。许多与《游金山寺》作于同一时期的其它诗作,都表达了苏轼内心的牢骚不平和苦闷无奈。如《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之一:“眼看时事力难胜,贪恋君恩退未能。迟钝终须投劾去,使君何日换聋丞。”首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在朝之时面对时局的无能为力和忧虑焦灼,然后写自己虽然不愿离开京城,但最终未能与王安石势力对抗,只能自请外放。“聋丞”本指地方副佐,又有老而无用之意,苏轼当时正好是佐官之任,故而借自嘲表达出内心的牢骚不平。再如《夜泛西湖五绝》其二:“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诗人夜晚泛舟西湖,三更之时半月将落未落,湖光月色呈现出奇异的景象。这景象没有带给诗人岁月静好的美妙,而是触动了他对世事难料的感叹,无眠的诗人久久仰望星空,直到苍龙星渐渐西沉。
及至调任密州知州,苏轼内心的苦闷之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消解。作于密州任上的《寄吕穆仲寺丞》,更有沧桑之感:“孤山寺下水侵门,每到先看醉墨痕。楚相未亡谈笑是,中郎不见典刑存。君先去踏尘埃陌,我亦来寻桑枣村。回首西湖真一梦,灰心霜鬓更休论。”诗中叙写与吕穆仲同游孤山寺的美好回忆、不见友人时的自我宽解、友人将回京城而自己依旧独留桑枣村(密州)的淡淡失落,不禁感叹人生如梦,大有欲说还休之叹。
人生到处知何似
中国古代的文豪,大多仕途不顺,经历坎坷。作为有政治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步履沉重的儒者,他将个人悲愁都化入对苍生家国的忧念:“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李白是一个凌波微步的儒者,更具仙侠之气,将人生失意或化作傲视权贵的狂放之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或化作超越红尘退隐江湖的梦想“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而苏轼则是一个脚步稳健、不轻不重、不疾不徐的儒者。他最可贵、最令人钦佩的地方,在于他直面逆境之时的心态和行为。单说乌台诗案之前,外放期间的苏轼,所受的困扰不仅仅是仕途的失意,不仅仅是对时局的忧虑,还有身体的疾病、内心的孤独和难以摆脱的现实困境。苏轼在密州任上所作《乔太博见和复次韵答之》中,慨叹“百年三万日,老病常居半”,自嘲“非才更多病,二事可并案”,勉励自己笑看沧桑:“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抒发意欲退隐的逍遥之想:“逝将游无何,岂暇读城旦。”
密州出猎,距离乌台诗案尚有四年,苏轼终其一生方走完的坎坷悲辛的贬谪之旅,尚没有拉开序幕,但后来长达八年的外放经历,已经初步展现了他行走世间的姿态、气质和风度。
苏轼最为可贵之处,在于他获得了在逆境中蓬勃生长的胸襟和改变逆境的能力。狂傲放诞、牢骚愤懑甚或云淡风轻,都只是对抗现实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态度,对于现实本身是无能为力的,但苏轼每每以顺应逆境来对抗逆境,最终把逆境改造成为通达的人生境界。
苏轼不是幻术大师,而是坚韧不拔的行动派。他在地方任上政绩卓著,以造福百姓、尽忠职守之举作为立身之本。他把自己交付大自然,以清风明月这无尽的宝藏荡涤身心,洗去烦忧。他把情感寄托于亲情、友情,在与兄弟、友人、乡邻、山僧等的交往中探讨人生的真谛,领略思想的妙趣,感受人情的温暖。他把快乐植根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一蔬一饭,一花一叶,一举一动,都因他的审美发现而意味无穷。他谐谑、疏狂,又认真、诚挚,他旷达、乐观,又深藏着人间世的痛苦,唯此,他才如此真实和生动。
江城子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2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江城子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的作品,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这首江城子更是一个"狂"字贯穿全篇。苏轼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自己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苏轼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苏轼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酒酣之后胸胆更豪,进而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这首词是千古传诵的苏轼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表现了苏轼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也是苏轼最豪情的一首江城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你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你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我们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你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可谓千古第一悼亡词。
苏轼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苏轼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苏轼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王弗逝世转瞬十年了,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这十年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到食杞菊以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及儿子均在身旁,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的妻子老挂在心间呢?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经忘却。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难以消除的。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又怎能"不思量"。
对于这首词,不便做过多的解读,因为经历过才能懂,而人生最怕的该是这种懂得。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江城子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3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当年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自称“老夫”,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暗含了岁月流逝却壮志未酬的忧郁。“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写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将军左手牵着黄色的凶猛猎犬,右臂上立着苍鹰。随从战士们戴着锦缎做成的帽子,身上穿着貂皮织成的裘衣,千军万马像疾风一样从空旷的山岗上席卷而过,烟尘滚滚。
“卷”字极言打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以及打猎场面之壮观。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和抖擞的精神。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亲射虎,看孙郎”运用典故,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又何妨”,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够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虽“鬓微霜”,但“又何妨”,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够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词人以云中太守魏尚自比,委婉含蓄地借此表示希望朝廷重用自己,杀敌报国。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如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角度一: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如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词人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角度二:“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角度三:运用比喻修辞,雕弓如满月,生动形象地展示力量,表明报国决心。引用,用“射天狼”,委婉地指出边防重点。
角度四:句中的“挽”、“望”、“射”是三个顺序连贯的动作,勾画了一个动感鲜明的特写镜头,诗人是以挽弓射箭的壮举,来表达内心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任选—个角度,内容具体,表述明确即可;从其他角度赏析,合理亦可。)
中考真题
①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画面。
①将军左手牵着黄色的凶猛猎犬,右臂上立着苍鹰。随从战士们戴着锦缎做成的帽子,身上穿着貂皮织成的裘衣,千军万马像疾风一样从空旷的山岗上席卷而过,烟尘滚滚。
②请从“狂、卷、挽”中任选一字说说这首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
②示例一:“狂”,激情狂放,统领下面的“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冈”等,展现了粗犷豪迈的风格。
示例二:“卷”,体现了打猎场面宏大,气势壮阔。
示例三:“挽”,拉满弓的强劲姿态,表达了自己老当益壮、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