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写情感的句子

醉翁亭记写情感的句子?生活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怎么解决?

九年级文言文《醉翁亭记》赏析附中考阅读训练,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隐匿学者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醉翁亭记写情感的句子1

《醉翁亭记》赏析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也是北宋仁宗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因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失败,被贬滁州。他那时有被贬的失意、丧子的悲痛。但欧阳修毕竟是欧阳修,来到滁州这个偏远、破败的地方,励精图治,带领滁州人民发展生产,治理病害。庆历六年,滁州已经变得“政通人和”。

此时的欧阳修登山望远,饮酒作文,把自己内心的“与民同乐”赋于笔端纸上,成就了千古一文《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是中国古代“记”类散文的经典之作。因为它的写景手法、语言特点、表达的作者的思想超乎同类的作品。

作者写景清新,景物变换自然。文章开篇“环滁皆山也”五字点出醉翁亭环境的清幽、位置的不同凡响。作者写早晚之景“日出淋霏开”“云归岩穴暝”写出醉翁亭早晚的变化之奇妙;“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写出了春天的多姿多彩,夏天的浓阴树茂;作者以一个“水落石出”写出冬天的水枯景色的衰败。无论一天之景,四时之景,作者尾尾写来,以极简之笔墨,写优美之胜景,并且写景转换自然,无任何之雕琢,这还是欧阳修提倡的“文风自然”主张。

《醉翁亭记》语言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作者写景语言凝练,写景特点突出。如写早上雾气消散,只用“开”字,如写冬天之景“水落石出”写出冬天的特点。作者在语言运用上,骈散结合,调动“而”的运用和“也”的句式,一气呵成,读起来朗朗上口,却也通俗易懂。这种清新凝练的语言让人如坐春风,心情为之一快。

《醉翁亭记》以景取胜,以情悦人。全文以“醉”为写作的点,以“乐”为写作的线。作者写众人之醉是“宴酣之乐”;写太守之醉是“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一个醉翁,一座醉亭,写的是一种表像,作者想表达的他内心的“乐”。作者在文中写游人乐、宴酣乐、丝竹乐、宾客乐、禽鸟乐,最终写太守乐,那是“与民同乐”。作者表达的这种有了情怀与范仲淹表达的“先天之乐而乐”有其曲同工之妙,而这些来自于他们“乐以天下”的家国情怀和博大的一种胸襟。

《醉翁亭记》虽是一篇散文,但他有散文的精妙,有诗词语言的凝练、诗词意境的优美清新。欧阳修不愧为北宋文坛领袖,北宋文学改革的先锋!

附:《醉翁亭记》中考阅读训练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阅读训练题:

一、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面山而居 B.吾恂恂而起

C.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D.而不知人之乐

二、解释下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饮少辄醉 ( )

2、射者中,弈者胜

3、杂然而前陈者

4、名之者谁?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开:

6、杂然而前陈者。 杂: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四、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绝者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C、前者呼,后者应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五、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A、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B、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D、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六、对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先介绍醉翁亭之所在,引出人和事;接着由写景到写人,最后再到写“乐”。脉络清

晰,层次分明。

B.本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第③段的用意不在写宴会之盛,而在展现人民的安居乐业。

C.文章结尾处写了“乐”的几种情境,依次是禽鸟之乐、太守之乐、游人之乐,并且层层递进,点明主旨。

D.文章语言简洁流畅,委婉有致。开篇“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写尽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令人叹服。

七、用课文原句回答

(1)现在用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的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2)写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时之景的句子分别是

(3)表明“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

(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呼应前文什么话

(7)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

(8)全文的主旨句

九、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4、“太守之乐”有哪些?

5、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6、《醉翁亭记》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文中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的是哪一句?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8、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

9、“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10、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醉翁亭记写情感的句子2

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黄庭坚,外号“诗中达摩”。作为江西诗派鼻祖的黄庭坚,其实是一位“洗稿大王”。之前我们曾聊过,他和苏轼二人为了“洗稿”张志和的《渔歌子》,吵了一场架。

黄庭坚说,苏轼填的词填得太滥了,苏轼则嘲笑黄庭坚笔下的渔夫,刚刚还在“新妇叽”,转瞬又到了“女儿浦”,简直不要太浪了。

和苏轼掐架,黄庭坚落了下风,于是就耿耿于怀几十年。直至暮年,还忍不住把张志和的原作拿出来,用《鹧鸪天》当词牌,又“洗”了一遍。

非但自己“洗”,黄庭坚还发动了自己的侄子,用《浣溪沙》、《鹧鸪天》这两个词牌把张志和的《渔歌子》“洗”了四遍!如此没完没了,搞得苏轼相当无语。

话说黄庭坚习惯性“洗稿”,他不只“洗”唐朝的张志和,连北宋欧阳修也不放过。欧阳修最出名的代表作《醉翁亭记》,就被他“洗稿”成了自己的词,名叫《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这首词的内容,照搬欧阳修原文不出奇。奇怪的是欧阳修用了21个“也”字来做句尾,黄庭坚填的词也用了12个“也”字来押韵。并且这首词,还紧紧地扣住了欧阳修原文想表达的主旨。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赏析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北宋·黄庭坚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久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白话翻译:

滁州的四面环山,远远地望去,深幽秀丽、绿荫茂密的地方,就是琅琊山了。进山沿着小路,走上六七里。泉水边上有一个亭子,亭檐翘起如飞鸟的羽翼,那就是“醉翁亭”了。

这里是让太守感觉到快乐的地方,而他的快乐,源自他自己的心灵,而非外物。他只是在借醉酒,寄托内心的感情。再加上山中野花盛放,林木秀美,风和日丽,景色无边。

此时去游玩,与宾客共享野味佳肴。泉水酿造的美酒,从杯盏中不断地溢出芳香。面对此情此景,太守一高兴就喝醉了。陪同他的宾客们,自然也很欢愉。

该怎么来描写宴席上醉酒的快乐呢?太守的快乐,并不是丝竹之声带来的快乐,而是感觉到了宾客们的快乐而快乐。若问太守是谁,他就是欧阳修啊!

根据辞书上的相关介绍,黄庭坚这种“洗稿”的方式,事实上是古代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常见手法,叫做“隐括”。

黄庭坚这篇词作的内容和词作想要表达的主旨,完全属于欧阳修那篇《醉翁亭记》。黄庭坚的工作,不过是在“玩弄文字技巧”罢了。

只不过所谓文学,往往是文章内涵与“创作技巧”并重的。因此即使一篇文学作品,即使完全没有内容上的创新,只要叙事技巧有所提升,那么它都会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

我想这一点,大概是如今很多年轻读者无法理解的。因为假如把黄庭坚这首词拿去给机器程序检查“原创度”,我想它肯定也是过不了关的。

不过不管怎么样,诗词专家都认为,黄庭坚将这首词的“文字技巧”玩弄得非常地高超,因为他完全没有改变欧阳修的行文顺序和叙事手法。

比如黄庭坚词中的第一句,直接就是欧阳修散文的第一句。第二句从作者沿途所见入手,开始介绍琅琊山和醉翁亭的位置,也和原文顺序相同,全词几乎没有一句是他的“原创”。

词的上半阕,就是散文中第一、二段的内容。只是把欧阳修原文里面,介绍谁建了亭子的部分内容,以及关于山中风景的四时的变化,晦冥交替的描写删除了。

删除这些以后,黄庭坚在这首词里面,着重突出了《醉翁亭记》里最重要的那部分内容,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词的下半阕,同样是在做“减法”,黄庭坚删除了原作中关于“游人”的角色,以及宴会结束的时候,关于风景和人物的过度描写。

读过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的人,初看黄庭坚这首《瑞鹤仙·环滁皆山也》,会觉得黄庭坚把原文剪裁得非常“粗糙”。

就像一个蹩脚的杂志编辑,为了把一篇四百多字的文章,硬塞进一个一百字的豆腐块儿栏目里,削足适履。他大刀阔斧地把一株原本枝叶繁茂的树,削成了一根惨不忍睹的“光棍儿”。

但是且慢!评价一首“隐括”的古词,却不是现在人这么评价的。因为黄庭坚这首词,出众的地方并不在内容上,而是在艺术手法上。

直白地说,黄庭坚就是在玩文字游戏。欧阳修原文用了21个“也”作句子结尾。黄庭坚就故意在词中用了12“也”字来押韵,这就很不简单了。

要知道,古代的一些诗人、词人在作诗填词的时候,经常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字来押韵,而出现“凑韵”的现象。

但是黄庭坚这首词,在必须严守词格的同时,还全部采用了欧阳修散文里的句子。叙事的顺序,叙事的内涵、主旨,甚至是句子几乎都没有一句原创。

好好一篇《醉翁亭记》,简直被他玩儿成了“真假李逵”。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坚持“也”字押韵,并且不会让人觉得句子有突兀的地方。炫技炫到这个份儿上,也是没有谁了。

结语

黄庭坚改写欧阳修的散文,在整体上保持原貌的情况下,适应了《瑞鹤仙》的格律要求。这就等于是拿欧阳修的散文,改写成了一首歌的歌词。

这首歌的曲调(风格)是固定的,内容也是原汁原味的。如非对曲牌和原文烂熟于胸,绝不可能做到这个地步。

可见,黄庭坚平时一定很欣赏这篇《醉翁亭记》,绝对没有剽窃、抄袭它的意思。只不过这种“隐括词”,填词的内容全部都是拾人牙慧,毕竟算不得好看。

于是后来朱熹写杜牧的“隐括词”时,终于开始有自己的寓意和内涵了。不过不管怎么样,黄庭坚这首“隐括词”已经出名了,没有人敢说他的这首词是“抄”了欧阳修的。

毕竟散文不用按照词谱来填字,更不用讲究押韵。所以黄庭坚改散文成曲子词,虽然是“小道”,但是依然还算是个匠心独运的“技术”活儿。

醉翁亭记写情感的句子3


公元1045年的一天,主持庆历新政的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已经被贬到外地,欧阳修在书房正想上书为其辩护,忽然管家气喘吁吁的跑进来说:“外甥女被婆家送到衙门里去了”。一细问原因,原来外甥女不守妇道,与家里的一名男仆陈谏偷情。


欧阳修与这位外甥女是妹夫张龟年和前妻的女儿。妹妹出嫁没多久,妹夫就死了,留下妻儿寡母。欧阳修从小没有了父亲,知道做母亲的辛苦,所以把妹妹和这位没有血亲关系的外甥女接到家里和自己一起生活。外甥女长大后,由欧阳修作主,嫁给了欧阳修的侄儿欧阳晟,外甥女成了侄儿媳妇。



张氏与男仆私通东窗事发后,被婆家送到开封府,接手这个案子的是开封府代理市长杨日严。杨日严任益州转运使时,因贪污被欧阳修弹劾过,所以一直怀恨在心。得知张氏是欧阳修没有血亲的外甥女而由欧阳修抚养长大,再加上欧阳修私生活放荡不拘的个性,他严刑拷打张氏,硬逼着她承认未出嫁前与欧阳修有染,而且搬出“证据”。


所谓证据就是有欧阳修写的《望江南》“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微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


这首词翻译出来就是:“江南的柳树,枝条如丝,实在不忍心折断它。你看那黄莺,也心疼树枝细嫩,不愿意在枝条上唱歌。算了吧,还是等等,再等等,等到春意深深,枝条长粗了再说。春深十四五,得空了把着琵琶再去看。当我从堂下走过,堂上小姑娘正在玩游戏呢。这姑娘,当初见面,我就暗自留心,如今再见,心潮万千。“你听,这不是在写外甥女是写谁呀。杨日严为了报当日的弹劾之仇,严刑拷打张氏,张氏屈打成招,咬定出嫁前与舅舅有染,这首词写的就是自己。


宋仁宗知道后,非常生气,你欧阳修平时弹劾这个,弹劾那个,说这个名节不行,那个名节不行,你自己的标准是做圣人,想不到你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于是派人把他抓起来扔进大牢。欧阳修的政敌谏官钱勰抓住这个机会,狠狠地弹劾他,对皇帝说:“欧阳修不但和外甥女乱伦,还霸占了张家的家产”。


仁宗派太常博士苏安世重新调查此事,让内侍王昭明监督。苏安世、王昭明与欧阳修关系也不好,但是王昭明比较公正。经过一番调查后,认为欧阳修侵吞外甥女的家产,至于私情一事均不存在。


欧阳修的政敌没能把他一下子拉下马,还不甘心,又上书仁宗皇帝,要求严惩欧阳修。虽然说私情一事不存在,但也霸占了外甥女的家产。于是,皇帝出于保护欧阳修,同时也给对方一个交待,把欧阳修贬到了滁州任太守。


欧阳修生性达观,随遇而安。到了滁州后,工作之余,邀上一群好友,前呼后拥,到处游山玩水。他最喜欢去的就是今天的琅琊山景区。


琅琊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位老和尚,名叫智仙。智仙和尚和欧阳修是好朋友,为他在山上修了一座亭子,欧阳修就给亭子取了个名字叫醉翁亭。


醉翁不仅是亭子的名字,也是欧阳修对自己的称呼,在一群游玩的人当中,欧阳修的年纪算是最大的了,故称自己“翁”,又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号叫“醉翁”。醉翁在一次酒后给我们留下了全文以一个乐字贯穿的《醉翁亭记》,留下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俗话说“苍蝇不盯无缝的蛋。”给苍蝇这个缝的,正是欧阳修自己。


欧阳修眷恋妓女,私生活浪漫。《宋稗类钞》中记载:“欧阳修间居汝阴时,二妓甚颖,而文公歌词尽记之,筵上戏约他年当来作守。后数年公自维扬果移汝阴,其人已不复见。视事之明日,饮同官湖上,有诗留撷芳亭云:‘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可见,他对妓女是多么眷恋,私生活是多么浪漫。


正是因为他的多情和浪漫,不仅传出了和外甥女有染的绯闻,和儿媳妇有染也被传得众人皆知。这两件事给欲做圣人的欧阳修打击很大,他一再申请告老还乡却未得到批准,不久后,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