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中表达情感的句子

项脊轩志中表达情感的句子?生活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怎么解决?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情之所以,一往情深,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檐下之聆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项脊轩志中表达情感的句子1

初中开始学古文,从《孔子语录》《出师表》学起,满满的之乎者也,古文,似乎距离现代人太过遥远,但是有些时候,却有如此近。

读到苏轼的《赤壁赋》,里面的“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会不禁闭上眼睛,仿佛自己就站在船上,面对漆黑的江,江面上的波光粼粼的月。

读《兰亭集序》最喜欢的就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配图的“流觞曲水”总让我神往,仿佛这样打捞起来的酒,就特别的甘甜醉人。

还有《逍遥游》里的那个“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鲲鹏,我还中午打盹的时候会梦见。《苏武传》里那句“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让我久久难以释怀,一生一个信念,如此活着,到底值得还是不值得。

古文以另一种形式,展示了古人的情怀和人生。

其中,最让我唏嘘的,却是很不起眼的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一、略显晦涩的古文

和其他语文课本中的古文相比,《项脊轩志》是晦涩难懂的。虽然全文只有七百多字,如果不是一字一句翻译,可能初读,根本就不知道所云。我还记得当时我们没有学《项脊轩志》,老师叫全文一起朗读,然后好几次大家都不能同步,读得磕磕绊绊。

明代的归有光,写起文章来,比宋代的苏轼还要老派。

但是,当理解了里面字的生僻含义后,整个文章也就通顺了起来。

一开始,作者就说明了,项脊轩,其实就是他家南边的一处旧书房,也就是“旧南阁子也”。这个书房,很小,小到什么程度呢?——“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这个旧阁子也很旧,旧到什么程度呢?——“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也就是说,下雨天都不停的渗水。

同时,这个房子的通风啊,采光啊,统统都不行——“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想要移动书桌,因为太小,没有地方移动。因为朝北,所以房子里一点太阳都没有,过了中午,房子里就没有光了。

就是这样一个“老破小”,作者却很宝贝。

房子破了,他就修房子——“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这个房子朝向不行了,他就想办法改朝向——“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同时,他还孜孜不倦的在房子周围种花种草——“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所以,这个“老破小”深得作者的喜爱。

他在这里看书,冥想,独坐——“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每个夜晚,他在这个一方小小空间,听着鸟鸣,感受风吹,观赏树影斑驳,月光倾城——“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寥寥几笔,就把一个有故事的小房子描述出来。

关于它的故事,作者说“多可喜,亦多可悲”。

悲在哪里呢?这个小房子见证了太多的悲伤。

首先是家道中落,亲人分崩离析。“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父亲兄弟分家,庭中筑起篱笆,篱笆又成了墙,一句话就把分家后的那种冷漠表达了出来。

其次,是亲人故去。母亲曾伫立庭院,曾经在这里问,孩子是不是饿了,是不是要吃了。但是现在母亲已经不再了,只留下回忆。

还有就是这个房子,承载了他和妻子的愉快回忆。归有光的妻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就连大字都不认识。但是归有光并不嫌弃,反而在这一方阁子里,教妻子读文识字,两人如胶似漆。可惜妻子英年早逝,又留下作者孤独一生。

二、最感动的那几句话

虽然这个文章字数不多,却寥寥数笔,将作者一生写尽,饱含深情。

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回忆母亲和妻子的那几句描写。

【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母亲立于庭院,作者尚年幼,无所记忆,只能从母亲的婢女那里得知关于母亲的一星半点。比如,她抱着正在哭的姐姐,比如她担心还是婴儿的作者有没有吃饱。

只是短短的几个字,关于曾经发生的场景的回忆,就把母亲那种对子女的爱表现得淋淋尽致。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妻子已去,妻子手植的枇杷树,已经根深茂密。妻子已经去了好多年,人不在,而树还在,人不在,树却无所顾忌的生长。人和树的不同,让人唏嘘不已。

三、关于作者

首先,很多人觉得归有光是虚伪的。从归有光的结婚线索来看,他23岁娶了第一任妻子,28岁,魏氏死,时隔一年,他又娶了第二任妻子王氏。然后很多人就说,归有光写的《项脊轩志》看似深情,其实他不过是一个渣男。

其实这个锅归有光不能背。

古人续弦是常见的。就连写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苏轼,也一样的续弦。这是大环境使然。

《项脊轩志》写于归有光18岁,也就是说,第一版写的时候,他并没有娶妻生子。而后他多次修改《项脊轩志》,那也是他娶第二任妻子期间了。也就是说,他再次修改的时候,加上了关于第一任妻子的东西,其中就有枇杷树。

所以,他并没有忘记第一任妻子,反而枇杷树就是他所说的,是第一任妻子留下的念想。他说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一方面是妻子确实去世多年,另一方面是,自己在妻子去世多年后又多次修改《项脊轩志》,项脊轩志成了一个他情感的寄托,从侧面反应了,他却这个“老破小”的依赖与爱。

作者说自己从小就在项脊轩之中读书,“余自束发,读书轩中。”而不停地读书,只为了考取功名。自己的奶奶也对自己寄予了很大的厚望,“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甚至将祖传的象笏给了作者,以鼓励他读书。

可是,作者到底有没有成功呢?

很可惜,归有光终其一生,都没有走通科举的路。

他从十几岁考到了三十多岁,中了举人。然后接着考了八次,一直到六十岁才中了进士。但是归有光只活了66岁。

这个过程漫长得让人觉得可怕,但是归有光还是一直坚持着。何尝不是因为他承载着家族太多太多的希望呢?

再追溯一下归有光的人生。

他母亲在他八岁就离开了他,从此他家道中落,家里内斗不断。

他是天才,九岁成文,十四岁应童子试,二是对考了第一名,三十三岁中举人。

他第一任妻子离世后,四十三岁痛失长子,时隔一年,第二任妻子也离世。

他的一生,以神童开始,却落得凄凄惨惨的。

一个文采如此好的人,为什么屡屡不中呢?可能是他的八股文写得不好,也可能是他没有靠山,无人提携。总之,归有光的一生过得并不顺遂,他教书为生,清贫潦倒。到了老了,才中了一个进士,却人生时光所剩无几。

有人说,归有光的文章,读起来都有一股凄凉感。也正是生活的不如意,他的文章和当时科举需求的策论也格格不入,但是他又一次次的参加考试,一次次被考试所否定。他被当时的社会价值观牵着走,一生都过得极其违心。

如果有了这个基础,再反过来看《项脊轩志》,正如作者所说的,“多可喜,亦多可悲”。

对于作者而言,项脊轩不仅仅是一个书房,而是他全部的情感寄托的地方。这个房子,有他儿时母亲对他的爱,有他妻子和他的快乐,还是他一生苦读的地方,在这里,他真心的快乐过,也真心的悲痛过。这个房子,如同他身体的一部分。

对于项脊轩的感情,作者是特殊的,情之所以,一往情深。

他十八岁就写了项脊轩的初稿,却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多次修改,不断增加内容,虽然文章不足千字,却读起来感人肺腑,我想,亦是因为,他在这里倾注了太多的感情。

小时候我只感动于他对妻子的深情,稍微长大后,又感动于,只寥寥几笔却勾勒出的他母亲对他的深情,而如今,则感叹于他有才华如此却生不逢时,一辈子清贫苦闷,终生不得志,真让人唏嘘啊。

项脊轩志中表达情感的句子2

文/赵超然

上学的时候,为明代的归有光所作的《项脊轩志》所深深感动。

这种纸短情长的感人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发深沉。好的文章大抵便是如此,经得起岁月的沉淀无论何时读起来,都能唤醒内心和骨子里的感动,我们且把它称作“艺术的生命力”。

归有光曾被称为“今之欧阳修”,他的散文在后世被称为“明文第一”的高度赞誉,而《项脊轩志》无疑是他的典型代表作品。读起这篇文章,我们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浓浓深情,虽然只有不足八百字,却能唤起真正的“纸短情长”的文章情境。

相关画面

文章从一座百年老屋的书斋写起,“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文章中的南阁子显然是座被岁月侵袭的老屋“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沉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如此老屋,在作者的修葺下逐渐焕发出光彩,“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内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显然在归有光的整理后,老屋瞬间变得雅致盎然,给人以非常强烈的画面感。

这个老屋伴随着归有光的童年记忆,“余自束发读书轩中”,这里是他读圣人教诲和对建功立业的第一个起点,同时这个屋子是这个家族诗书传家的见证所在。更包含了他要继承祖先遗志,光耀门楣的志向。先是作者描述了在这里的“多可喜”然后笔锋一转,便衍生出更多的“亦多可悲”,那么为什么悲呢?为岁月的流失变幻莫测和家族的衰落感到可悲,为这个家族曾经的辉煌已然如同过往云烟,到如今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归有光陷入一种深沉的痛苦感到可悲。

相关画面

无疑这些都是“百年老屋”所沉淀下来的故事,项脊轩是家族荣誉的象征,同时到了归有光时期,已经成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家道中落的标志。《项脊轩志》中归有光的祖父母父母、老妪乃至自己的妻子曾住过项脊轩,但又一个个地离他而去了。虽然现在这个老房子破败不堪,此前却一度十分辉煌,这就要追溯到当时的一点历史。

其实,项脊轩历经多代,更应该理解为家族风雨百年的象征。归有光出生于正德元年12月24日(即公元1507年1月6日)。他的父亲是个屡试不第的寒儒。而他的祖父则是进士出身,后为翰林院庶吉士。皇帝十分赏识他的楷书,被推荐供事内省,授中书舍人。尝待从皇帝山巡于南北二京。正统年间,官至太常寺卿直内阁。

归有光集

而“太常寺卿"是怎样的官职呢?按照唐制,太常寺卿属于正三品。朝廷举行大礼时般由太常寺卿赞引,其主要任务是“皇帝派官摄行条祀时,则为亚献官,三公巡行园陵时,由其陪同”。显然归有光的祖父们是江南的大户人家,由此到了这一代的没落自然会引起后人的深刻感叹。

祖母是作者的又一条情感牵绊。

归有光的祖母出身名门,亲历了这个家族的繁盛,更亲见了它的衰落:“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读书久不效"说明归家还是个读书人家;但“久不效",说明长久没有人读书做官了。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读书久不效”是非常尴尬的事情。史料记载,归有光父亲是个穷困的读书人。在其妻子年仅二十五岁就丢下三子两女去世了。这对于穷困的归有光父亲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归有光本人自嘉靖十九年(1540年)院试中举后,曾八次到南京应进士试,但皆落第,直到第九次方中了三等进士。因此,客观上说,这“百年老屋”是家道败落的见证。

相关画面

当她看到整日闭门读书的归有光时,内心燃起了家族复兴的希望,于是有了文中“大母过余”的文字祖母对归有光不仅有长辈对晚辈的寻常关心,还有对他的深切寄托。这中殷切期望热切而又含蓄。"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日:‘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项之,持一象笏至,日:‘此吾祖太常公宜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我们甚至可以猜想,归有光心中那份复兴家族的责任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祖母的影响和教导。遗憾的是,祖母并未等到归有光振兴家业的那天。

相关画面

作者情难自禁,写下“令人长号不自禁" ,写出了作者想起过去的祖母殷切,悲从中来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在老屋子里嚎啕痛哭。第三段中,归有光写道:“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短短几个字包含薯庆幸,更流露出一种信念此时的归有光相信多次遭火不被焚毁的书裔似乎暗示着什么。他相信,冥其之中祖上福荫.如同祖母对自己的厚望.预示着自已应该也一定可以从房书中走出去,带领这个家族走上复兴之路。19岁的归有光就是这样写成了《项脊轩志)的前半部分,我们读到这部分文字时,仿佛能看到那个胸怀壮志的年轻人行走在逐梦的路上。

《项脊轩志)的后半部分是归有光人到中年的补记。

从文章里说的时间推算下来,补记的内容至少也在十三年之后了.此时的归有光已过面立之年。从少年迈人中年.经历了人生悲喜。科举坎坷,中年的归有光又写下了关于项脊轩的文字.虽然是多年后的补记,却与前文的“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脉相承,浑然一体。

相关画面

虽然归有光的婚姻生活一度非常幸福,“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间古事.或凭几学书”乖巧而又黏人的娇妻形象跃然纸上。归有光20岁中秀才,四年后妻子嫁到这里两个人在这间书斋留下了无数美好的记忆。妻子就连回娘家和诸小妹的闺阁语言也都告诉归有光,可见夫妻的恩爱。然而人生无常悲喜轮转,“其后六年再妻死",短短几个字,如一-把刀,割断了他的这段美好姻缘,颇能让人想起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这种深沉情感。“室坏不修"一这里无心打理的不仅仅是书屋,也是归有光的心,他的经历已经让他产生了许多绝望,如同庄子所言“哀莫大于心死”这样的情境,幸好,归有光的心最终走上达观。

相关画面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段话是文章最后结尾,却包含大量信息,妻子去世后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以至于病卧不起,可知一切尽在不言中。而院中的这颗枇杷树给了作者无尽的想念和寄托,因为那是妻子所亲手植下的,睹物思人,这种情绪无不让人感到动容。同时,树,在文章的意义中都是不同凡想的。

相关画面

早在庾信《枯木赋》中便写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而院中之枇杷树已经亭亭如盖,可见这棵树早已成了他对妻子的深沉寄托。这篇归有光的小文,感人至深,文辞朴实却意境幽远,每次读来都能唤起强烈共鸣。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有一个这样的老屋情结?在这里出生、成长、嬉戏,然后暮然回首,人已经满鬓斑白,曾经我们经历的、追求的和得到又失去的,无不在这篇文章中都能够找到答案。

项脊轩志中表达情感的句子3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也许是在同样寂静的夜晚,明朝归有光当年这样缓缓落笔,是啊,室雅何须大?方丈之余的小屋,在文人的心底笔端就是一个梦开始的地方,同时,也是其一生绕不开的归宿。因此,当归有光用他饱含着浓厚情愫的笔墨娓娓道来时,既是对他自己青春年华的追忆怀旧,也是对他身边物是人非的深情慨叹!

板凳须坐十年冷,不知何时起,便成为了士子们年少生活的全部。一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刻画出了多少读书人的用功形象。十年寒窗,归有光便是在项脊轩中度过的,苦读的生涯自然是苦涩的,尤其是在这不时“尘泥渗漉,雨泽下注”的百年老屋,“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窘境可想而知。

然而,纵使没有“诗酒趁年华”的潇洒,作为读书人的归有光在“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中对着满架书籍,也是怡然自乐的,多少个“三五之夜”,每当夜阑珊,借着明月清辉,想着金榜题名,望一眼轩外桂影斑驳,所有的苦都荡然无存,看风移影动,也觉“珊珊可爱”。

其实,比起人世沧桑,读书那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情景,在归有光回忆的时候,心境里多的是悲,悲欢离合的悲。尤其是当家中老妪说起他已故母亲的旧事,“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不仅归有光和老妪相泣,即使我们读之,又怎不令人涕泪飘零呢?归有光自束发读书轩中,他说有一次奶奶来看他,对他说“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一心读书的归有光,是家里的希望,也是真的能坐的冷板凳啊!朝夕相处的项脊轩见证了他年少的奋发图强!这一切,如在昨日,却已成往事!

扃牖而居、闭窗苦读的归有光,对项脊轩充满了浓浓的眷恋,尤其是他认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因此,扬眉瞬目间,往往自得其乐。

后来,归有光娶了妻子,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有红袖添香,一段美好的时光从此拉开帷幕,想必这是读书人最美的念想之一。这让我想起沈复《浮生六记》中夫唱妇随的诸多情景,都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然而归有光寥寥数语,却将与妻子的情深意浓表达的淋漓尽致,“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最让人痛心而睹物思情的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十年生死两茫茫,人生如此,夫复何言?

项脊轩承载了归有光太多的往事和感情,对于归有光的仕途及其他,我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和关注,然而就是这一篇散文《项脊轩志》,却触碰到了读书人最敏感的神经,令人心有戚戚焉。所谓“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归有光所经历的这一切,项脊轩又怎会知道呢?然而,项脊轩又怎会不知道呢?

最后,我想用胡适先生的《梦与诗》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也借以表示对震川先生归有光的崇敬,以及对其作品《项脊轩志》的欣赏!

《梦与诗》—胡适

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象,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