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情感彷徨的四字句子

形容情感彷徨的四字句子?生活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怎么解决?

中国四大经典戏剧中流传千古的佳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丛云文字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形容情感彷徨的四字句子1

清昼开帘坐,风光处处生。

看花诗思发,对酒客愁轻。

社日双飞燕,春分百啭莺。

所思终不见,还是一含情。

古时有说书、有口技,还有戏剧这般许许多多人们喜爱的消遣方式。文人墨客选择游山玩水作诗,乡间民夫选择晨出夜归生活。这是千年以前,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的一幕情景。历史的长河滚滚流动,其间创造出无数文化瑰宝,戏剧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它是人们对统治阶级下社会风景的一种反射,是对自由、勇敢思想的憧憬和推崇。

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少文学作品,只有经典和更经典之分。这绝不是自吹自擂,这是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就拿其中的四大经典戏剧来解释,为何中华文化经久不衰,为何中华民族勇敢向上。

四大经典戏剧:《西厢记》

《西厢记》的原型取自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传奇是一种文学体裁,例如小说也是一类文学体裁)—《莺莺传》。该故事叙述的是一位名为张生的书生游学蒲州,与寄居普救寺的崔相国之女莺莺相恋,之后为入京赴试,深思熟虑后选择放弃恋人,离她而去。

这也算是人们对于美好结局的向往,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改写了这一让人伤心的悲剧结尾,故事中张生与莺莺相互爱慕,为争取爱情自由,在婢女红娘的热情帮助下,共同向崔老夫人进行斗争,最后一同出走的故事。

古时的婚姻大都是由家中长辈商议进行,而戏剧对当时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进行了大胆的描绘,以及剧终时愿“天下有情人终成了眷属”的祝福,都一遍遍透露着婚姻自己做主的气息。

佳句:


旧愁似太行山隐隐,新愁似天堑水悠悠,风流犹拍古人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君不见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四大经典戏剧:《长生殿》

《长生殿》是由清初剧作家洪昇创作的传奇,一共有两部分。前半部分写唐明皇、杨贵妃,长生殿盟誓,到安史之乱,再到马嵬之变后,杨贵妃香消玉损的故事。后半部分则采用民间野史传闻,叙述写安史之乱后玄宗思念杨贵妃,四处派人,寻觅她的灵魂。

故事中杨贵妃也是深深想念唐明皇,并为自己生前的罪行忏悔。他们彼此思念对方的爱情故事,感动上天。最后在织女星的帮助下,终于在月宫中相见的美好爱情故事。其中更是不乏有关爱情的佳句。

佳句:


流莺窗外啼声巧,睡未足,把人惊觉。

翠被晓寒轻,宝篆沉香袅。

宿醒未醒宫娥报,道别院笙歌会早。

试问海棠花,昨夜开多少?


恰便似缑岭上鹤唳高寒,恰便似步虚仙佩夜珊珊


升平早奏,韶华好,行乐何妨。

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


霓裳天上声,墙外行人听。

音节明,宫商正,风内高低应。

偷从笛里写出无余剩。

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


这一缕青丝香润,曾共君枕上并头相偎衬。


四大经典戏剧:《桃花扇》

《桃花扇》是由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故事发生在明代末年的南京。戏剧中以侯方域、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深刻地描绘出明末南京的社会现状。同时也侧面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它是一部最为接近历史真实的戏剧,因为其中重大事件均是真实存在过的,仅仅在一些细节上有着改动。作者选择以男女爱情来侧面反应国家兴亡,是此剧的一大特色。该剧作问世三百余年来长盛不衰,已经被改编成黄梅戏、京剧、话剧等多个剧种,在各地频频上演。

佳句: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

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 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

满天涯烟草断人肠怕催花信紧,

风风雨雨,误了春光。


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三载依刘。

归来谁念王孙瘦,重访秦淮帘下钩。

徘徊久,问桃花昔游,这江乡,今年不似旧温柔。


人不见,烟已昏,击筑弹铗与谁论。

黄尘变,红日滚,一篇诗话易沉沦。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

一带妆楼临水盖 ,家家粉影照婵娟。


四大经典戏剧:《牡丹亭》

《牡丹亭》是由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撰写的传奇。故事叙述的是,福建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到花园游玩,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梦醒后日日被这梦境所困扰,最后伤情而死。时隔三年后,柳梦梅去临安参加考试,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画像,和杜丽娘的鬼魂相会,并掘墓开棺。

经过此事后,杜丽娘在柳梦梅的朝思暮想下起死回生,随后二人结为夫妇。但杜宝不承认他们的结合,直到柳梦梅中了状元,此事由皇帝作主,事情才得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式。最后美好的结局,是当时人们对美好爱情一种赞美。

佳句: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桓。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

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

梦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戏剧是一类舞台表演艺术,它的背后不仅仅是一个单调的故事或表演。它是文化的传承,是人们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侧面感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每一个戏剧、每一个故事在舞台上它只是一个故事,而在现实中它们则反应对美好事物的憧憬。

形容情感彷徨的四字句子2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创作的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全文构思新奇精巧,语言清新典雅,景物描绘细腻传神,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创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1925年暑假后,北京清华学校加办大学部,成立国文系,俞平伯推荐朱自清为该校教授。8月,朱自清来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此时的他单独而来,住在清华园的古月堂,家眷仍然留居白马湖。10月20日,朱自清在《语丝》第48期中发表诗作《我的南方》,表达对南方的怀念。“我的南方,我的南方,那儿是山乡水乡!那儿是醉乡梦乡!五年来的彷徨,羽毛般地飞扬!”此时距离他北大毕业,正好五年。1927年1月,朱自清接着北来,住在清华园西院,从此定居北京。该年7月创作了散文《荷塘月色》。


朱自清夫人陈竹隐在其《忆佩弦》一文中指出“1927年,蒋介石背叛了革命,大革命失败了,蒋介石统治了全国。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陈竹隐认为,朱自清当时之所以创作此文,是因为大革命失败产生的“惶惶然”,进而导致朱自清内心的不平静。屈毓秀在其《试论朱自清和他的创作》中也提到过类似的观点:“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以后,文化统一战线内部开始分化……此外,一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场暴风雨后则表现了苦闷和彷徨,朱自清就是这样……所以,在大时代面前,他感到歧路上的彷徨,觉得自己是‘一张烂纸,一张枯叶’,幻想‘超然’。超然的道路走不通,又寄望于‘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了这一生’。”




作品鉴赏


思想内容


《荷塘月色》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开头一段为第一部分,第二、三两段为第二部分,第四、五、六三段为第三部分,最后四段为第四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开头就说出这几天“颇不宁静”的内心状态。“颇”字是对不宁静心情的强调。下文中作者思绪翻飞,神驰万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句是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也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文眼。它以强烈的直接抒情开始,将淡淡哀愁流露在字里行间,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第二部分从荷塘周遭的环境写起,向“荷塘月色”的主体进发。作者先写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通过“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的叙述,暗写了在这种气氛环境中作者的一颗寂寞的心。继而实写荷塘四周的林木,虚写没有月光时的阴森气象,虚实相参地,勾勒出此刻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的心境。最后以赞美今夜的淡淡月光作结。平时无意于荷塘的月色,尽管今晚的月光只是淡淡地,仍然觉得很好。读者带着这种思索转入了下一段。这个结句完成了由写景到抒写作者心情之间的过渡。第三段紧承第二段,披露自己所以中意于今夜荷塘的原委,抒发自己踏月寻幽的万端感慨。“路上只我一个人”提起了下边关于踽踽独行于荷塘的一番妙论。“背着手踱着”这一细节,微妙地展示了作者此刻稍有宽解的心情。接下去是一段内心剖白:“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都加了“好像”、“像”这样修饰语,说明这种喜悦之情是建立在虚幻的遐想上的自我慰藉。从以后的行文中可知这当然也只能是不堪现实一击的淡淡地喜悦。尽管如此,由于此时此地能使身心挣脱生活的种种羁绊,偷得片刻安宁,因而才有了“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是个自由人”的感觉。只是这样一种感觉的获得,就能使作者发出:“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的自足的惬意的心声,足见这样一个小天地对困扰于人事中的作者来说,是多么难求的境界。这句话,细加品位,最能撩人心绪。从作者苦涩的微笑中,读者看到了一个痛楚的灵魂对现实的反抗。


第三部分开始正式的对荷塘和月色的景致进行详细的描写。最先扑入眼帘的是满塘荷叶。“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风姿秀丽,“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在纵观之后,凝神细审,视线移到万绿丛中的点点白花。盛开的袅娜喜人,含苞欲放的流露着勾人情思的娇羞,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进而用“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样的比喻,写出荷花从光色上给人的感受。“明珠”是写近处荷花的玲珑剔透,“碧天里的星星”是写在满塘荷叶衬托和月光的辉映下,远处荷花的闪烁迷离。既看到宜人的花色,也就必然会嗅到沁人的花香。“缕缕清香”,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是很难的。但作者以歌声设比,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把听觉和嗅觉两种感觉沟通起来,这种移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实在可以传神。在这番静态描写之后,又把荷塘的动态捕捉进镜头里。清风徐徐,荷叶的一丝颤动,化为一道碧痕,荡向荷塘那边。这种细致的描摹,使人宛然若见。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之后,作者又用“更见风致”概括地写出淡淡月色之下,脉脉流水之上的荷叶的美。第五段描绘荷塘的月色。月色是单调的,难以着笔,而作者把它和形态不一、色彩有别的景物结合在一起进行描写,就使月色有了光上的变化。作者继续展示出月光下荷塘四周的景象。“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重迭词语的运用,造成了树木错落有致的层次感。


第四部分为文章结尾。从单纯的写景写开来,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而不能得的复杂心理。


艺术特色


构思奇巧


散文具有“文眼”,这是中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荷塘月色》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荷塘月色》一开篇就点出文章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着写小路的“静”、月色朦胧的“静”,来反衬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文章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脉络清楚,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达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可贵境界。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设眼有致”。


画面感强


有学者评论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如同“工笔画”,景物描绘精雕细刻,细腻传神。此言放在《荷塘月色》尤为确切。《荷塘月色》第四、第五自然段充分体现了朱自清先生散文“工笔画”的特点。


首先,朱自清先生把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荷塘月色”细分为“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一段以月色为背景,重点描写荷塘的各样景;“月光如流水一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段以荷塘为背景,重点描写了月色的层次变化。这样划分,使景物描写得以细腻地进行。


其次,朱自清先生对剖开来的“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作进一步的“精耕细作”,从视觉(“弥望”“不能见”等)、听觉(“渺茫的歌声”“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等)、嗅觉(“清香”等)等角度去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这样,就把景物表现得非常细腻。


再次,在“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的描写中表现出朱自清先生高超的修辞技巧。《荷塘月色》第四、第五自然段短短378字仅比喻就有十一处,另有拟人两处,通感两处和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通感的运用巧妙而自然。这样,就把“荷塘月色”描绘得细致入微,形象生动,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语言隽永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典雅的美。

一是朴素美。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是最为人称道的。他一向追求“谈话风”的语言境界,认为文学只有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才能亲切有味”。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一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似乎把读者当做可以倾诉的朋友,让人觉得诚恳自然,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那种情境中。再如“我悄悄地披上大衣,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等等,都平白如话,自然流畅,读之使人感觉分外亲切。


二是凝练美。朱自清具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语言看似普通,不做惊人之语,但实际上是经过作家的精心锤炼的。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写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给画面涂上一层素淡清雅的底色,月色朦胧,若有若无,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一个“泻”字,一个“浮”字,用的绝妙之极。


三是音乐美。作者常常运用叠字叠句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在《荷塘月色》中,共运用了“日日”“渐渐”等叠词25个26次(“淡淡”重复了一次),使文章柔美、舒缓、流畅。同时“袅娜”“仿佛”“斑驳”“均匀”“到底”和“苍茫”“独处”“零星”“宛然”“酣眠”“一例”等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也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


四是修辞美。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语言的一大特点。经这些修辞手法装饰的语言更具艺术魅力。朱自清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他的比喻,往往能出乎人的意料,发前人所未发,但又在情理之中,贴切自然。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亭亭的舞女的裙”喻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赋予荷叶动态的美,极为生动,又极为贴切。再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用“一粒粒的明珠”和“碧天里的星星”两个喻体同时比喻“白花”,分别突出苍茫的月光底下的荷花的光亮和白花在绿叶丛中隐约闪烁的动态。从色彩和光华上极写荷花之美,十分生动形象,又不落俗套,很能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


另外,朱自清也善于运用通感手法来塑造形象美。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是嗅觉感受,可闻而不可听,可嗅而不可见。作者把淡淡的清香比做渺茫的歌声,就让读者很形象地体会到这香气是飘渺不定、似有若无的,非常新颖而又贴切。再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把树影与月光交织在一起时所构成的黑白相间的优美画面的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激起读者无穷的遐想。这样写,不但可以促使读者进一步想象荷塘上和谐的画面,宁静的气氛,而且大大丰富了月下荷塘诗一般美的意境。






名家评价


正面评价


现代作家、诗人张白山《漫谈〈荷塘月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传诵一时的作品,听说到现在也还有一些青年人喜欢读它,这大抵由它是抒情的散文,写景很美,满贮着诗意的缘故。”


现代文学研究家吴周文《谈〈荷塘月色〉》:“与作品的意境,基调相一致,诗人运用了近三十个各种类型的叠词,这些叠词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产生了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效果。如描写荷花荷叶、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一粒粒’‘缕缕’‘密密’‘脉脉’等叠词,准确而又传神地描写出倾注诗人主观思想的美的形象。其中一些从古典诗词中选用的描写香草美人的叠词,大大浓化了妙若美女的荷花形象的情态和风韵,与作品的内在抒情取得了和谐的契合,使描写语言有一种典雅的美,清丽的美。”


现代文学研究家何以聪《朱自清早期散文的艺术特色》:“《荷塘月色》则以‘一路行去’为行文线索,从小路到荷塘到伫立顾思到神往凝想,形成鲜明的空间顺序,使各层情节得到步步深化,使内心感受得到充分展示,加上一首一尾,自然呼应,都显示出结构布局上的严谨精美,为细节的描写和简练的表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功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复杂情绪。同时,从各篇的布局中都可以看出,有些部分精炼,有些部分松动,精炼和松动互相配合,互相调剂,做到疏密相间,呼吸自如,更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结构上严谨精美特色的高度表现。”“《荷塘月色》中‘一路行来,伫立凝想’这条线索,描绘着小路、荷塘,叶、花、香、动、月、树、雾、山、色彩是多种的,情态和角度也各各不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蛙声蝉声的对衬,酣眠小睡的比喻,情境也交融在这个‘淡’字上;而这种集中烘托出来的‘淡’字韵味,正好跟作品内容‘偷来的片刻逍遥’的情态丝丝入扣,吻合无间,所以能收到巨大的感染效果。”


负面评价


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朱佩弦先生》:“他早期的散文如《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写得有点儿做作,太过于注重修辞,见得不怎么自然。”


现代文学理论家唐弢《晦庵书话朱自清》:“佩弦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被称作早期散文里的代表作的,论文字,平稳清楚,找不出一点差池,可是总觉得缺少了一个灵魂,一种口语里所包含的生气。”


现代作家、诗人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朱文的譬喻虽多,却未见如何出色。且以溢美过盛的《荷塘月色》为例,……十一句中一共用了十四个譬喻,对一篇千把字的小品文说来,用喻不可谓之不密。细读之余,当可发现这些譬喻大半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在想象文学之中,明喻不一定不隐喻,可是隐喻的手法毕竟要曲折、含蓄一些。朱文之浅白,这也是一个原因。惟一的例外是以睡眼状灯光的隐喻,但是并不精警,不美。”

形容情感彷徨的四字句子3

熟悉诗词的朋友主要熟悉的是唐宋诗词,也会了解一些先秦的《诗经》。当想到汉代文学的时候,想到最多的大概是汉赋。汉赋因为距离现在时间太久远,加上大部的汉赋擅长堆垛辞藻和好用生词僻字,以及多写皇家,所以不太容易一下子抓住普通读者的眼球。除了汉赋之外想到的就是乐府古诗。而乐府诗中最著名的就莫过于《古诗十九首》了,它标志着乐府古诗向文人化的转变,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作者和名称已不可考,每首诗歌都以首句为标题。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开一代先声。它深刻再现了汉末文人在社会动荡间的遭际。把人们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等融入诗歌中,化作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与思绪。如,理想破灭的失意、人生离别的怅惘,世事无常的悲叹......这些情感正是人人有情而不能言,能言而言不能尽。

所以,这《古诗十九首》是真正道出了人人意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情感与体悟,可谓写尽平生伤心事!也正因此,它能够穿越岁月的鸿沟,而真情依旧动人!比如首篇《行行重行行》,就是以一个女子的语气口吻,倾吐出了她对久别不归丈夫的深切哀婉的思恋之情。全诗只有16句,计80个字,就在这有限的篇幅里,描绘出了一个思妇深婉的情致和复杂的心态,从中透露出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时代的折光。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先叙初别,次说路阻会难,继诉相思之苦,最后,以自我宽慰作结。全诗十六句,是首完整的五言体诗。它可分两大部分:前六句叙别离,追溯过去别离情状;后十句,则写相思,诉说当前的心境。语言精练含蓄,而又不晦涩难懂,且内容丰富,韵味隽永。

首先,诗人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二句拎起全篇,并定下了基调:“别离——悲”。首句五字中,连叠四个“行”字,其中仅以一“重”字映带。“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痛苦和伤感的氛围,顿时笼罩了全篇。“与君生别离”,这是思妇“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回忆,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压抑不住以后发出的直白的呼喊。诗中的“君”,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诗人拉开悲剧之序幕后,紧接着从正面叙述这个“生别离”的可悲“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你看,要会面,多么艰难啊!一个在天边,一个在海角,路途既艰险又遥远,谁知道还有没有再聚会的机会。这里的万余里、天一涯,都是表示最遥远的概念,是由年深日久、杳无音讯而产生的,并非记实。至于阻且长,正是用了《诗经·蒹葭》的成语,其含义要比《诗经》广泛一些,“长”承上文“万里”、“天涯”而来,也是极言其远长;“阻”,不单指道路艰险、河关隔阻,而更包括造成行旅阻碍的一切社会人事因素在内。正因为如此,才说后会难知。说是“生离”,实为“死别”!这两层意思合成一个内容:别离,它是写过去生离死别的情况。

仅接着,诗人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生一波澜,巧借形象,由物及人,写出了思妇对其夫的设想:胡马、越鸟尚且眷恋故土,难道自己的丈夫不心系家园?若不是情爱甚深,岂能对丈夫的久游不归有所理解。理解虽是理解,但游人毕竟未归,思念总是排遣不开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 《一剪梅》 ) ,遂致憔悴,“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着一 “缓”字,写足了思妇的相思无已;其形枯神悴之状,也宛然如在目前。这形神兼及之笔,便真切表达了思妇的万千愁绪,凄婉至情。

如果稍稍留意,至此,诗中已出现了两次“相去”。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别离时间之长。相隔万里,日复一日,是忘记了当初旦旦誓约,还是为他乡女子所迷惑,正如浮云遮住了白日,使明净的心灵蒙上了一片云翳。

所以诗人又抛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两句,写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徨之中。诗人通过由思念引起的猜测疑虑心理“反言之”,思妇的相思之情才愈显刻骨,愈显深婉、含蓄,意味不尽。猜测、怀疑,当然毫无结果;极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这就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最后“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两句,历来也有两种解,一说是劝慰游子,一说是思妇的自我宽慰。我们觉得还是前者较为合理,较为符合诗的原意。这两句话的意思,朱自清先生解释为: “反正我是被弃了,不必再提罢;你只保重自己好了!”(《古诗十九首释》)这样解释,好象和略带怨恨的“弃捐勿复道”是矛盾的,在语气上似乎也不太合逻辑,但总观全诗,这“掣笔兜转”的一笔,实是神来之笔,如果把“努力加餐饭”理解为思妇的自我宽慰,一是有损于思妇形象的统一性,二是把诗的和谐整体破坏了。这首诗的基本旋律,是刻骨铭心的相思,它的基本结构是一句一情,一情一转,愈转而意愈深,而“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正是这首诗旋律中的最强音。

此诗深得民歌优长。首先它善于运用优美而单纯的语言,通过回环复沓、反复咏叹的表现手法来制造气氛。如“相去万余里”、“道路阻且长”、“相去日已远”,反复说一个相近似的意思来逐层加深其所表现的情感,这是从民歌叠句、叠章的形式中变化出来的。其次,是比兴手法的运用,即用客观习见事物来表现深刻而曲折的主观心情,这种手法在“十九首”中是普遍纯熟地运用着的。象本篇胡马、越鸟、白日、浮云的比喻,都精当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