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情感变化的三个句子?生活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怎么解决?
《兰亭集序》赏析,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人生旅客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兰亭集序情感变化的三个句子1
《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四十七岁时在浙江绍兴兰亭宴饮之后写下的。永和九年,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组织了一场聚会,四十多位文人雅士到场参加了这场风流雅集。江南三月,春光明媚,天气晴朗,惠风和畅,溪中清流激湍。潺潺的流水之声,听得人神清气爽。为了活跃气氛,有人想出了流觞曲水的玩法。
大家散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童将斟酒的羽觞放到溪流当中,让其即顺流而下。觞在谁的面前停下,谁就要赋诗。如果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还有人因为没有吟出诗被罚了酒。四十余人的风流集会和美好时光,不知不觉的就在曲水流觞和饮酒作诗当中悄然流逝了。为了把这些诗保存下来,他们决定把诗汇总编撰成集。
可是谁来作序呢?大家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了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半醉半醒的王羲之欣然应允,他趁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一气呵成,写下了备受推崇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写于何时?
东晋的穆宗皇帝——他的年号是永和——永和第九个年头,也就是公元353年,而更具体些的日期则是在三月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是唐代杜甫写的《丽人行》,说明在唐代还有今天所谓踏青这个风俗。
然而踏青这个节日要追溯起来非常古老,可能追到史前。冬天人们在屋子里住着、在城邑里住着,一到了春天的时候,古人为了祈求生育,为了消除身上的所谓晦气,就到河边去举行一些宗教仪式,这种风俗后来就逐渐变成了三月三。实际上它在古代只是三月份的第一个巳日——上巳之日。这个古老的风俗一直衍变,衍变到今天就是我们春天出去踏青。
王羲之约了谁?
那么三月三这一天,王羲之约了谁呢?王羲之约了谢安,还有孙绰,以及其他一些王谢子弟,一共四十一人。我们注意到这里面没有政府首脑,而这就是东晋的特点。
东晋的世家大族可以不买皇帝的账,所以当时有所谓“王与马共天下”,“马”,司马,我们知道东晋的皇帝姓司马;“王”,琅琊王,如王导,他们是共天下的。所以这些子弟们都是有头有脸的,都是当时的华贵门第。
至于地点,则在当时的绍兴,古称会稽,在这个郡里面的兰亭。兰亭后边有山,有王家的一块地,在这边修有一座亭子,是用来饮酒的地方,也就是踏青饮酒,而古人饮酒不白饮酒,还要作诗。这就是所谓的雅集。雅集这个现象从文学史上说也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征。
那个时代崇拜文学家,什么样的呢?崇拜才思快的。比如说点上一支蜡烛,或者点上一支香,等这个香烧到某个地方的时候必须要作出一首五言诗,要一定句数,要押某个韵,还要转几次韵,甚至限定一些内容,就是限时作文、限时赋诗。有些人敲小铜锣以表达自己才思快,一敲,那个尾音消失的时候一首诗就作成了。所以那个时代崇拜的文学家就是文不加点,七步成诗的。
而这个时候的雅集的特点就是在喝酒的场合要迅速地作诗,而且作完了把这个诗拢一拢,并挑一个领袖式的人物——也就是这场集会的主宰性的人物给这次雅集作一个序。
聚会上发生了什么?
这篇文字上来就开始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这一年用我们的甲子计算方式是癸丑年。暮春时节,不是早春,早春太冷。暮春时节的哪里?在会稽山阴,也就是今天绍兴东南这座兰渚山上。
做什么?修禊事也。也就是过三月三这个节日。那么这个时候“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然后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于是做些什么?“流觞曲水”,就是挖一些小河小沟,然后大家坐在小河的河道、小河沟的旁边,觞流到哪儿,流到谁那儿,谁就拿起杯来喝酒,可能还要作诗。
接着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畅叙幽情”这个词后来变成大家一个固定语了。这里突出环境的美,另外,“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即是说这次活动是雅集,却没有那么多长袍、大袖、锣鼓这种东西,它不讲排场、没有排场,而是强调清雅。
尚清雅,这也是当时士大夫的追求。而写了周边的环境以后,马上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讲气候好、天好,“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山好水好天气好,几个美好都加到一起了,从而标出一个“乐”字来。但乐极了,就该生悲了。
《兰亭集序》的情感基调
接着下面就是议论,写序不外如此。再然后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即是人在世界中生活,看到此情此景,人的思维难免就放开了,就说到了人生。
人生有不同,“俯仰一世”何意?就是一俯一仰一辈子过去了,比那个白驹过隙慢不了多少,甚至比它更快。而有些人比较喜欢清雅、清幽的生活,“取诸怀抱”,就是把自己的怀抱抒发出来,在室内谈一谈。另有些人把自己的内心的这种想法通过放浪形骸把它表现出来,用不守规矩的做法。西晋放浪形骸的例子就比较多,光膀子的,喝酒喝到大醉,跟猪在一块儿躺着,甚至见到美丽的女孩子躺到人身边的。
东晋以后趋雅了。这个话是因着他说到这,我们顺便讲一讲当时的风俗。而人是不一样的,“趣”在这读取,就是指取舍不同,但是有一个特点,就是当他兴头来了的时候,遇到这种光景的时候会很快乐,但是倏忽之间、顷刻之间,当这个情景过去了以后就变了。
王羲之接着说:“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即遇到这种光景我们放浪形骸,会高高兴兴,但是疏忽之间、片刻之间过去了,之后我们就开始生感慨,情感就发生变化。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刚才还高高兴兴地过,但是当高高兴兴被某种情景所感染的时候,片刻之间就变成了陈迹,成为过去时了,这个时候“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人生感慨,时过境迁,这个事情本身会让人产生无限的感慨,这就是“不能不以之兴怀”,就是要产生感慨,“兴怀”就是怀抱里面有诸多的感想。
接着来了一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古人认为死生这个事情很大,这是鉴于《庄子》里面一句话,死生的事就是大事。而“岂不痛哉”,刚才是乐,现在这个痛就是悲——乐极生悲。
在美好的环境下大家那么多好朋友相聚,此情此景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悲凉情绪——人生太短。这个情感抒发得是很自然的,一大批名士召集到一起很不容易,面对着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风、这样的阳光、这样的美酒,在这样一个情形下,想一想没有几天我们便四散离去了,再想一想没有几天我们就湮然物化了,当然迅速地乐极生悲。故而这篇文章就表现了一种士大夫王羲之特有的脆弱和敏感。
过去有些史学家讲说魏晋时期人情骚动,这种乐极生悲的情感很容易产生,表明那个时代的脆弱和敏感,于是道教容易兴、佛教容易兴。人为了抗拒这个短暂的生命,总得皈依点什么,以期长久。这个是这篇文章所显示出来的那个时代的一种风貌。
乍看那些士大夫们、名士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实际上他们内心也是很柔弱、很脆弱的。看下一段,“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个话表明他因为人生苦短、人生的这种脆弱感而产生了一种对过去一种说法的不信,不信什么呢?就是他说我看过去人他们的文字里也有这种人生感慨,差不多都是感觉人生很短暂,俯仰之间,倏忽一世。因此他们一写文章就悲伤、就感慨这个事情,没有一个人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喻之于怀”实际上就是完全释放,就是把它放掉、一切放下,但没有这样的人。“死生亦大矣”,死生是我们每个人的大事情,所以没人能放得下。因此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就是有人说生死如一,这是道家的观点,道家庄子就有这样的说法,他强调我们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我们死后还回归万物、回归本然。
总而言之,王羲之因为这样一个美好的情境想到人生短暂,眷恋于生活,对死不能释怀,所以他对老庄的态度,尤其是对庄子的态度产生了怀疑,这也是这个地方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为什么写《兰亭集序》
接着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我们今天看过去的人就像将来有人看我们一样,这句话有了格外的含义,人活一世,这代人活一世,怎么做,后代子孙是有评价的,因而做人——我们还是给后人留下点美好印象的好。所以“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最后这实际上回到了序:我们是什么?我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当时有这么多人坐在这,他们各有所述,就是各自作了诗,看他们这些诗,你也会得出我这个结论——就是大家都会在美景中感慨人生苦短,我们今天在这伤悼、在这发这种愁,将来的后来者再看这个文章的时候一定会被我们这种情感所感动吧,或者他们会有同感吧。这个文章跟前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连起来了。
这篇文章并不长,三百多字,也是仓促之间、在片刻之间对客挥毫写出来的,但它把当时的真情实感写出来,而且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基本的状态,就是在优美的情境下我们总是感觉到人生是短暂的,背后则是对死亡的忧虑,具体点说、准确点说,即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眷恋之情,不爱这个世界的人是不会产生这样的情感的。虽然它很敏锐、很脆弱,显示那个时代特有的特征,但是它又具有普遍的意味。
兰亭集序情感变化的三个句子2
再次翻阅《兰亭集序》时,忽忆起《小石潭记》和《赤壁赋》,回忆这两篇文章的行文脉络,情感抒发,似乎和《兰亭集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尤其是《兰亭集序》和《赤壁赋》。无外乎,人处困境,自我寻求解脱方式,沉浸在美景美事之中,忘却烦恼,获取快乐。可是,乐至一定程度,悲从中来。不禁感叹,自我,感叹人生,感叹生活。这是我们常人心态。往往到此,就被卡住了,走不出烦恼,让痛苦折磨着自己。
不过,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我总觉得,最高明的人,莫过于苏轼。从《赤壁赋》我们可以看出,苏先生假想一个客,让客充当了真实自我,或者说是内心受创的真实自我小孩。望着那个曾经受到创伤的真实自我,他没有否定,而是静静地倾听他的陈述,感受着他的渺小和无助。等待内心真实自我宣泄了情绪之后,苏轼以同样的话题,变换思维模式,跟他促膝而谈,引领者内心受创的小孩走出困境。
可是,王羲之呢?柳宗元呢?似乎缺少苏轼的这份高明,让烦恼浸染着自己。我们感叹王羲之的“悲夫”,也无法逃离柳宗元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就像爱国诗人屈原,永远摆脱不了内心那个受伤小孩的控制,无奈之下,跳江自缢。
这从某些程度上来说,走不出自我困境的人,很大程度上,这个人的心胸不够开阔,学识不够渊博。
为何这么说呢?我想,王羲之所在时代,虽说玄学成风,但大家似乎都在外走,隐居山林,游山玩水,暂时麻痹自我。而苏轼呢?苏轼在当时,才学都是屈指可数的,不仅仅在文学方面,绘画,佛学等各方面都有很好地造诣。
绘画能帮助人疏通自我,佛学向内观望,拓展自我内心境界。
为此,苏轼在面事,明天要比他人高明一筹,情感也不会过于自我纠结。
总而言之,多读书,读各种各样有意义的书,方可更好地打开自我。
兰亭集序情感变化的三个句子3
#「活得通透」主题创作大赛#
古往今来,生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也是人们讨论的话题。是以,围绕生死这个议题衍生出不同的流派,其中以佛家、道家影响最为深远。佛家讲求万事随缘,因果轮回,看淡生死,因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而道家不同,道家追求永生,只要潜心修炼,再辅以仙丹妙药,长寿不是问题。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公元前353年(永和九年),有一个50岁的老头儿,于暮春之初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里,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那一天,天气晴朗,春风和煦,天空高远,目之所及:竹木葱茏,百花争艳,水清山幽;耳中所听:水声汩汩,鸟鸣啾啾,风声徐徐。
一大群老的少的才俊们,在此冶游集会,剖竹为引,溪水作媒,上面漂着酒杯。众人围坐一圈,开怀畅饮,喝一杯酒,吟一首诗,表情达意,好不畅快!
他们怎么做到情感一致的?
老头儿听着不对呀,怎么这些老的少的,内向的外向的,不同圈子的人面对同一种事物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是一样的呢?
难道看待事物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吗?难道喜好不同的人面对美景美酒也同样赞叹吗?
老头儿年纪已经五十岁了,却在众人都很高兴的时候感叹起来。他想,你们这些人啊,喜欢的是这一刻,却不知道,人生过一刻就少一刻,等过段时间这些景致衰败的时候,又该集体感叹了吧。
是啊,以前所喜欢的东西瞬息之间就已经是过去式了,等到看腻了,感情又被另一种物事吸引住,不能不令人感慨。
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尚且能引发人的感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还是到生命枯竭。古人说的“死生亦大”即生死都是人生大事,怎么不会令所有人想起来就悲痛呢?
所以啊欣欣向荣的春天令人心生喜悦,就像是孩子出生之时带来的喜悦。秋末草木渐渐凋零,令人在秋天之时顿感悲凉,犹如人之迟暮,感慨万千。
这个时候,心中难受之极,因为人年岁将终,大家想得都是一样的。
回想人这一生,有多少壮志难酬?有多少报负成空?有多少人生不如意?
呵,你看看一看那些古人们留下的诗文里面的感慨,哪个不是感慨迟暮?叹生命将终?无一例外。所以佛家说的,生就是死简直就是胡说,道家说的生命命永恒同样是信口开河。
他说,我把现在人的语录记下来,我把感慨写在这,也许以后的人看我写的东西,也跟我看前人的感受是一样的,肯定也会边看边感叹。
这个从一场集会中感悟出生死真谛,抨击佛道虚妄的人就是著名的王羲之。
生命的真谛
此时五十岁的王羲之正是孔子所说“知天命”的年龄,东晋时期,佛、道学说盛行。思想分为两派,一派主佛,一派主道。
主“佛”的认为生死是轮回,生就是死,死就是生,所以不必太过看重,也不必汲汲营营。
主道的就寻丹求药,奢靡享乐,醉生忘死。
而王羲之就从小被这两种思想熏陶,他生于当时“王与马,共天下”的王家,要权有权,要钱有钱,生活奢靡无度,子弟纨绔,享乐。
但王羲之却一直活得清醒通透,不喜欢做官,却喜好书法,也只与谢安等大贤交游。一般这样的人多是看不惯世道,才会如此。
他大概也是满腹牢骚,才会借醉,骂一骂那些只知靠求佛问道来麻痹精神的人们。道出生死的真谛:
人,从生下来注定走向死亡,时间有限的狠。学佛?生即使是死,此生受苦,来生享乐?那你一辈子都只能体味到苦。学道?寿与天齐,求仙问道,然后实现人生报复?那你一辈子就是个草包了!
现实一点儿,生命就那么短暂,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别到后来,悔之无及!
#「闪光时刻」主题征集活动二期# #生命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