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表达情感的句子

春江花月夜表达情感的句子?生活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怎么解决?

纯棉伴读 |《春江花月夜》江月照千古,孤篇盖全唐,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纯棉系的田园生活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春江花月夜表达情感的句子1

如果您嗅到了相同气息,请点蓝字纯棉系关注我们更新

好声音陪伴入睡 ▪ 好文字铺陈梦境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唐 扬州人)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精彩解析]“这个人作品不多,只有一两篇作品,所以叫孤篇;“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是说比全部的唐诗还要好。做诗人做到这样真是很过瘾,平时不轻易出手,一出手就是最好。” ——蒋勋

江月照千古,孤篇盖全唐

[诗文解析]

作者:蒋勋,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

《春江花月夜》的前四句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其中第一句的“平”和第二句的“生”、然后再是第四句的“明”,都是押韵。每四句是一个韵,一共有九次转韵,全诗九段,有三十六句,三十六句构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结构形式。经过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琢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完美关系,终于实现了。初唐时,还有很多五言、四言、六言夹杂的诗句出现,比如大家很熟悉的初唐诗人王勃,他最有名的《滕王阁序》,我想大家在教科书里可能都读过,他写: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关山难越”是四言,“谁悲失路之人”是六言,“萍水相逢”是四言,“尽是他乡之客”是六言,还是在用“四六”的形式,这是魏晋南北朝的诗人琢磨出来的规矩和结构,一直延续到初唐。

直到《春江花月夜》出现,我们看到一个很完整的七言诗的形式。张若虚是一个诗作非常少的人,所以很多人对他的作品不熟。可是清朝人编《全唐诗》,提到《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说这篇是“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这个人作品不多,只有一两篇作品,所以叫孤篇;“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是说比全部的唐诗还要好。做诗人做到这样真是很过瘾,平时不轻易出手,一出手就是最好。我基本上不把《春江花月夜》看做张若虚个人化的才气表现,而是强调初唐时期,人的精神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辽阔,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开始有一种扩大。

所以,我第一个想跟大家交换的意见是关于题目。可能你们会听到很多地方用到《春江花月夜》,有一首国乐的曲子就叫做《春江花月夜》,其实它早先的名字叫《渔舟唱晚》,很多中国的画家画画,也爱给画作起名为《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好像变成了美好时光、黄金岁月的代名词。张若虚写了这首诗以后,这个名称就延续下来。大概在我的中学时代,有一部法国电影,翻译过来的名字也叫《春江花月夜》,好像是用这个名称来代表电影想要阐述的非常美好的时刻。

1. “春江花月夜”到底是什么意思?

“春江花月夜”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会认为断句的时候应该断在“春江”两个字后面,然后下面是“花月夜”,我们在五言诗当中,习惯于“二”和“三”的关系,这样一来,就会发现“春”是在形容“江”,如果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春天的江水。

我们的语言比较复杂,不像西方的文字,动词、名词、形容词是不同的,我们通常一个字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动词,还可以是名词,一个人说“小孩子在尿尿”,这两个尿字当然不一样,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用汉语写诗的时候,有时候常常由词性本身带来一种暧昧风格。如果用五言诗来理解,“春江”就是春天的江水,“花月夜”的主词应该是夜晚,就是有花有月亮的夜晚,听起来挺俗气的。

可是汉语文学的有趣之处在于汉字本身一个字一个音,所涵盖的内容几乎形成了一个画面,而不只是一个词汇。我觉得将“春江”理解为春天的江水,可能是一个错误。最有趣的是,这五个字全部是名词: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我将这五个名词形容为一首交响曲的五个乐章,整首曲子有五个主题,春天是一个主题,江水是一个主题,花是一个主题,月亮是一个主题,夜晚是一个主题。五个主题在交错,它们中间发生了三棱镜般的折射关系,假设春天是一面镜子,花是一面镜子,江水是一面镜子,镜子中间产生了多重投射与折射的关系。这首诗之所以迷离错综和意向丰富,是因为它的五个主题都是独立的。

2. 《春江花月夜》为什么影响力这么大?

《春江花月夜》为什么影响力这么大?因为这是初唐诗中最具有典范性地将个人意识提高到宇宙意识的一个例子。当生命经验被放大到宇宙意识,张若虚在文学技巧上又把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思想拉回来——“江流宛转绕芳甸”。他的面前有一条河流,“宛转”地流过“芳甸”;“甸”是被人整理出来的一洼一洼的圃,就是田。为什么叫“芳甸”?因为不种稻子,不种麦,而是种花。河流弯弯曲曲地流过种满了花的、散发着香味的土地,“江流宛转绕芳甸”将主题变成了江与花的对话。

下面一句是月亮与花的主题:“月照花林皆似霰。”这首诗很好玩,一开始的时候是春天,江水在流,然后月亮慢慢升起,潮水上涨。初春时节,空气很凉,夜晚的时候,水汽会结成一种薄薄的透明的东西在空中飘,也就是“霰”。花有很多颜色,红的、紫的、黄的,当明亮的月光照在花林上,把所有的颜色都过滤成为银白色。我们看到张若虚在慢慢过滤掉颜色,因为颜色是非常感官的,可是张若虚希望把我们带进宇宙意识的本体,带进空灵的宇宙状态。“江流宛转绕芳甸”中的“芳”是针对嗅觉;“月照花林皆似霰”是针对视觉。江水把气味冲散,月光把花的颜色过滤。

“空里流霜不觉飞”就非常像佛教的句子,这里的“空”刚好是佛教讲的“空”,可以是空间上的空,也可能是心理上的空。春天的夜晚会下霜,可是因为天空中布满了白色的月光,所以霜的白感觉不到了。这是张若虚诗中出现的第一个有哲学意味的句子,就是存在的东西可以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听起来很抽象,可是生命里其实有很多东西存在,我们常常已经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比如死亡一直存在,可是我们从来感觉不到死亡。

“汀上白沙看不见。”因为沙洲上的沙是白的,月光是白的,所以汀上有白色的沙也看不出来,这句诗也是在说存在的东西,我们根本不觉得存在。开始的时候讲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非常绚烂。可是这两句诗一下将意境推到了一个空白的状态。

一首完美的诗,首先需要结构上的精炼。如果我们相信天才论,张若虚真是一个大天才。不然就是时代真是到了水到渠成的阶段,这首经得起如此分析与探讨的诗才可能产生。从“月照花林皆似霰”,到“空里流霜不觉飞”,再到“汀上白沙看不见”,就是所有的存在都变成了不存在。“江天一色无纤尘”——江水、天空全部被月光统一变成一种白,没有任何一点杂质。“空”就这样被推演出来了。所有一切都只是暂时现象,是一种存在,可是“不存在”是更大的宇宙本质,生命的本质或宇宙的本质可能都是这个“空”。不只是视觉上的“空”,而是生命经验最后的背景上的巨大的空。

“皎皎空中孤月轮”,在这么巨大的“空”当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圆。“孤月轮”就是一个圆。听过美术史的朋友大概都记得,西方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像蒙德里安这些人,一直在找几何图形的本质,与唐诗的状态非常像,就是追问到最后宇宙间还剩下什么。我们有时会讲到“洪荒”,洪荒是没有人的时代,没有建筑物的时代。我们今天在高雄的西子湾海港,会看到风景,也会在刹那间看到洪荒中的高雄,或者被命名之前的高雄,在这个情景下,人被放到自然中去做讨论。我不知道大家可不可以理解,通常我们在现象当中的时候,只能讨论现象当中的相对性;可是当一个文学家、艺术家把我们带到了哲学的层面,他就会去问本质的问题,本质的问题也就是绝对性的问题。

“江畔何人初见月”,张若虚在公元七世纪左右,站在春天的江边看夜晚的花朵,然后他问,谁是在这个江边第一个看见月亮的人?这个句子字面意思一点都不难懂,可我们听到这个句子会吓一跳。我们在任何一个黄昏在西子湾看到晚霞,如果问谁第一个在这里看到晚霞的?那就问到本质了。通常我们很少看到这种重的句子,因为这完全是哲学上的追问,他忽然把人从现象中拉开、抽离,去面对苍茫的宇宙。我们大概只有在爬高山时,才会有这种感觉:

到达巅峰的时候,忽然感觉到巨大的孤独感,视觉上无尽苍茫的一刹那,会觉得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这种句子在春秋战国出现过,就是屈原的《天问》。屈原曾经问过类似的问题,之后就没有人再问了,农业伦理把人拉回来,说问这么多干什么,你要把孩子照顾好,把老婆照顾好。汉诗里面会说“努力加餐饭”,唐诗里面的人好像都不吃饭,全部成仙了。他们问的是“江畔何人初见月”,关心的不再是人间的问题,而是生命本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边的月亮现在照在我身上,可是江边的月亮最早什么时候照到了人类?这个句子这么重,所问的问题也是无解。唐诗之所以令我们惊讶,就是因为它有这样的力量,也就是宇宙意识。大部分朝代的文学没有宇宙意识,可是唐诗一上来就涉及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念天地之悠悠”也是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如此巨大的、无限的时间跟空间里的茫然性。我觉得茫然绝对不是悲哀,其中既有狂喜又有悲哀。狂喜与悲哀同样大,征服的狂喜之后是茫然,因为不知道下面还要往哪里去,面对着一个大空白。“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一步一步推到“空”的本质,当水天一色的时候,变成绝对的“空”。生命状态处于空之中,本质因素就会出来。这是《春江花月夜》第一段当中最重的句子。

3. 这么重的句子出来以后,接下来怎么办?

这么重的句子出来以后,接下来怎么办?神来之笔之后就是平静。我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读到这两句,就想张若虚下面要怎么收?因为下面还有一大半。其实我们读到这儿的时候应该会停下来,不会再继续读下去了,我们会被诗人带着去想这个问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我们去想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接下来给出一个非常平凡的空间,也就是回到通俗:“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是他完全用通俗性的东西来把“江畔何人初见月”这么重的句子收掉,第一个段落就此结束。

任何一个创作者写出一个惊人的句子,涉及哲学命题的时候,一定要用比较相反的方法再往回收,不然读者会没有办法思维。“人生代代无穷已”,就是人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没有停止。这是很通俗的句子。唐诗好就好在可以伟大,也可以平凡、简单,因为它什么都可以包容。如果选择性太强,格局就不会大。比如南宋的词,非常美,非常精致,但包容性很小,只能写西湖旁边的一些小事情。而唐朝就很特别,灿烂到极致,残酷到极致。我们常说“大唐”,“大”就是包容。今天如果我去做诗歌评审,看到“人生代代无穷已”这样的句子,会觉得真庸俗,可是张若虚敢用,因为他用的地方对。“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水、月亮每年都是一样的,水这样流下去,月亮照样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是自然当中的循环。

下面一句又是一个让我们有点思考的问句:“不知江月待何人。”其中的“待”,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字,这里的等待是指江山有待,他觉得江山在等什么人。我们回想一下,当陈子昂站在历史的一个高峰上,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他之所以如此自负,是因为他觉得江山等到他了,在古人与来者之间,他是被等到的那个人。生命卑微地幻灭着,一代又一代,可是有几个人物的生命是发亮的,是会被记住的?张若虚说“不知江月待何人”,里面有很大的暗示。在这个时刻,在这个春天,在这个夜晚,在花开放的时刻,在江水的旁边,他好像被等到了。“不知江月待何人”是“不知”还是“知”?接着前面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同透露出的是唐诗中非常值得思考的自负感。

接下来是“但见长江送流水”,水不断地流过去。自古以来,水被用来象征时间,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讲的就是时间。在中国文化当中,水的象征性非常明显,一直代表着不断流逝的时间。“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用水做象征,来表达这个意思。“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张若虚,觉得宇宙间有自己不了解的更大的时间跟空间,刹那之间,他个人的生命与流水的生命、时间的生命有了短暂的对话。如果说魏晋南北朝一直都在为文学的形式做准备,但始终没有磅礴的宇宙意识出现,那么在《春江花月夜》中大宇宙意识一下被提高到惊人的状态。

声明:本文伴读属“纯棉系”原创作品,

感谢您也喜欢!

如须转载请回复“转载”联系授权。

本篇伴读郭伟:播音名韦辰,庐州土著。安徽城市之声《韦辰书场》主播,安徽科教频道《我爱诗书画》主持人。平素疏于笔墨,只用声音画画。

更多……

纯棉历

纯棉历 02.06/2016

纯棉历 01.30/2016

纯棉历 01.23/2016

投稿请发至邮箱 chunmianxi@163.com

把有营养的内容,分享给热爱生活的人们!

春江花月夜表达情感的句子2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

夜静了。明月缓缓升上来,柔辉洒在万家灯火中。

这是我们眼中的月,也曾是诗仙李白眼中的那轮明月。

李白的诗里,总也少不了这一轮明月。欢时望月,悲时望月。醒时望月,醉时也望月。不知是月装饰了他的诗,还是他的诗,陪伴了孤独的月。

月与诗仙李太白,早已是老朋友了。那年李白尚且年少,怀着诗与远方的梦,初出四川。故乡的风物渐行渐远,蜀江波浪滔天,唯有峨眉山月洒下清辉,照耀孤帆,一路相伴。他离开了家乡,飘飘摇摇,浪迹江山。"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踌躇满志之时,他欲揽过这一轮明月,共尽欢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忧思难遣之时,他与明月对饮,一诉衷肠。离开了家乡和熟识的故人,惟月能成为他的伴侣,他的灵魂知己。

(峨眉山月)

李白的一生,和月说了无数的话。1059首诗作中,有341首诗涉及到月亮。《把酒问月》,也是他和月的一场对话。那一年,李白四十四岁,离他初出故乡的二十四岁,整整过了二十个年头。

前一年的暮春,他还在兴庆池的牡丹园中,为唐玄宗和杨贵妃写下了《清平调词三首》。"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瑶台月下重相逢,这么庄重的场合,自然少不了他的老朋友。这是多么光辉灿烂的一年,如烟花在最高层璀然盛放。皇帝对他钟爱有加,甚至于"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古往今来有谁享此殊荣?龙眼垂青之时,李白醉眼朦胧中,仿佛看到这一生宏伟蓝图,正缓缓铺展在万里河山。

(兴庆池之会)

可现实总无情,击碎了他的琉璃幻梦。唐玄宗之所以垂青于他,只不过希望有个"诗仙"光环的御用文人,来粉饰大唐盛世太平。至于他的胸襟抱负,又有何人问津?他的苦闷因此化了豪纵,"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玄宗呼之亦不赴朝。又有权贵记恨,佞臣馋谤,无边黑云,定要遮拦住那月亮。杨贵妃的厌恶,让玄宗也对他日渐疏远。烟花虽璀璨,只不过是如梦一瞬间。

(李白醉酒图)

又是一年早春时节。面对官场的蝇营狗苟,李白心意阑珊,却又无处诉说,于是他摆下酒宴,又一次邀请了他的老朋友,月。这一次,他是那投江汨罗屈子的化身。既然屈原的《天问》能问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历史哲学天文地理诸多方面无一不包,成为千古绝唱,那他李白为何不趁月来此,停杯一问?

青天有月,几时曾来?

攀明月,不可得,何故又与人相随?

只见海上升明月,怎知隐没白云间?

捣药白兔,孤栖嫦娥,谁可陪伴谁为邻?

李白自问得尽兴,而月,惟答以清辉。

(江上月)

李白问那永不回答的月,实是以问,来抒自己的心。你看那月,看似高不可攀,可不管远行的旅人走到天涯海角,它都能相与同行,如在身边。它远吗?近吗?神秘,崇高,永恒,而又孤独的月,它如一面镜子飞照宫阙,即使一时被云雾阻挡,也终绿烟散尽,投照清辉。月伴人生,人生又何尝不如月?纵然一时被困苦遮蔽,耐心等待,总有守得云开的那一瞬间,但月与人生的无常与孤独啊,又为何不可摆脱?

这是从李白家乡跟随他千里迢遥走来长安的月亮啊。

这是陪伴他二十年雨打风吹的月亮啊。

李白所问的月,眼里的月,杯中的月,已不再只存在于这一刻时空了,它照亮了更辽阔的远方。今人不见古时月,古人何曾见今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月依旧照今人。互文式的结构,回环重叠,让月光洒向古往今来的一切时空,飘摇在大地上。这不禁让人想起《春江花月夜》中的句子: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一样的月勾起了一样的情,果然,古人今人,共看明月,都皆如此。逝者纷纷,如恒河沙数,而月光朗照,亘古如斯。

人生短促,唯月永恒。

(《春江花月夜》)

结句里,李白说,唯愿当歌对酒时。曹操《短歌行》里也有同样的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人生短促,是古与今,将相与黎民,唯一的平等。及时行乐,也不过是苦闷中的一个怀抱,短暂安慰,却无法消解悲苦。此时只愿在变化中寻求不变,在无常中寻求永恒,归结到眼前,只消酒杯中的一轮明月长照,也就足够了。

(对酒当歌)

写下《把酒问月》的李白,在春还未尽时,上书请求归于山林,赐金放还,远去长安。洞彻了人生短暂,庙堂失意的李白,再一次纵情山水间。人生之不幸孕育了诗作之大幸,没有"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愁,也无处寻找诗仙李白。

而月亮,又一次无声的安慰,陪伴在他身边,共去了远方。

(城里的月光)

生于唐代长安元年(701),卒于宝应元年(762)的李白,如今逝去已千年。但我们抬起头,还是能够看到那轮曾经照进他杯中的月亮。

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已经到达了他诗里的远方。而月亮,正照往照亮更远的地方。


文/李熠

图/网络

春江花月夜表达情感的句子3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蒋勋先生对唐朝的定位:唐朝是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

回溯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梳理延绵的农业伦理,唐朝的确是调整了一下历史的角度,给个人以空间。唐朝,就像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如同一次露营,是一年中最美好的一次回味。“在农业伦理里受不了的时候就出去走一下,去唐朝过两天再回来。”初唐伊始,经过汉末魏晋南北朝三、四百年的磨砺融合,人的精神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辽阔。初唐诗中体现着个人意识的提阔,文人及文学作品的思想得以摆脱一贯以来的农业伦理的束缚而短暂地“出走”、放大,从而引出其后李白一干人等的天马行空,大唐的璀璨华章。

一统千年来之五言、四言、六言的夹杂“四六骈文”,《春江花月夜》以完整的七言形式,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占有重要地位。全诗九段,三十六句,每四句是一个韵,一共有九次转韵。结构严谨工整,描写雕琢细腻,音律和谐清丽。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涤荡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诗篇意境空明、寥廓、深沉、柔情,是对个人生命经验提升扩展到宇宙意识的哲学思考,素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先生评价《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由长安南返回家的路上,途经湖南、湖北之北马南船交界,露宿于江边。春天、江畔、月圆夜,诗人触景生情,诗性油然而发。蒋勋先生认为,这首“春江花月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春天的江水”和“有花有月亮的夜晚”,而是“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全是名词,即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为题,全诗扣紧这五个字,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开篇入题,诗人勾勒出一幅春天江潮皓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浩瀚无垠;一轮明月从江面随潮涌出,月共潮生,气势宏伟。这里的“海”只是虚指,这晚,身处江边的诗人是看不到大海的,但在诗人的眼中,江潮仿佛和远方的大海连在一起,他的精神状态是扩大的,他的目光是辽远的。这是江水与月亮的对话,从春江潮水的平阔,拉升出明月的高悬普照,“连海平”、“共潮生”,已然是一尊月夜春潮的雕塑像。“滟滟随波千万里”,随着月亮的逐渐升高,月光十分明亮,俯照在辽阔的水面上,水波宛若道道发亮的光线,连绵不断逐波而去,一泻千万里而不回,一种蓬勃的空间感豁然开去。在这个春天里,哪一处的江河不在明月朗照之中呢?身旁的江水是如此,家乡的小河定然亦如此,“千江有水千江月”,天下的江河湖海都应如是吧?全诗开篇的四句,诗人将个人意识提高到宇宙意识,体现了在初唐时期,人的精神世界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辽阔,扩大了空间和时间的地域局限。


回想起九月的黄岛,独坐在风河入海口边的礁石上观海。正是退潮期,海水轻拍着沙滩。夜幕垂下,一轮圆月从海上缓缓升起,风河水在月光下由远而来,静静地汇入大海,又随着海潮磷光闪烁,涌向大海另一方的他乡。此时此景,脑海中跳出的,即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林间,泻在花树上的月色,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以致流动的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已经辨不分明了。


“江流宛转绕芳甸”是江水与花的对话,“月照花林皆似霰”则是月亮与花的交流,但在这个段落,月色才是主角。初春的夜晚,乍暖还寒,水汽结成薄薄的透明的“霰”在空中无声地飘动。明亮的月光照在花林间,照在花甸上。江水冲散了花蒲的芬芳,月光过滤了花林的多彩,月色就这样荡涤了世间万物,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般的银白色,因而“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诗人通过对月光的精微、细腻的笔触,勾画出这样的一个幽美恬静的世外境界,充分点出“春江花月夜”的题面。在这一部分,张若虚用文学的描绘技法,把开篇四句的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思想拉回到眼前的现实世界,从“月照花林皆似霰”,到“空里流霜不觉飞”,再到“汀上白沙看不见”,似乎就是所有的存在都变成了不存在,给读者描绘的是一个非常哲学的意境,即存在的东西可以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种存在,但“不存在”却是更大的宇宙本质。


曾在夜幕垂下的海边渔港漫步,空中的明月俯照着港口。一只渔船缓缓地从港内驶出,驶进了橘黄色柔和的月光中,披星戴月,向大海深处而去。船上的渔工在忙碌着,船帆徐徐升起。光影中,平静的海面上浮动着渔船的剪影,渐行渐远。其实,无论花前月下,何遑流水飞霜,生活,就是一个平凡的样子,就是真实的存在。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月光普照,水天一色,没有半点的灰尘;月朗星稀,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江畔,谁是最初仰望天空看见月亮的人?而江上的月亮,又是在哪一年最初俯瞰照耀着人间呢?人生一代代延续,无穷无尽,只有江畔的月亮总是一年年地如此。不知江月在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送着流水,浩浩汤汤,亦是无穷无尽。

清明澄澈的天地,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一个“空”的宇宙。在这巨大的“空”中,只有一个圆,就是“孤月轮”。全诗从第一段落的潮水“连海平”、明月的“共潮生”、波光的“千万里”,转至第二段落的江流、芳甸、月光、流霜、白沙,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画面逐渐聚焦为似霰的月色,引导着目光从无纤尘的空灵,最后凝聚在那一轮孤月上。


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一千多年前的张若虚,站在春天的江边,仰望无纤尘的空中那一轮孤月,向空灵的寰宇发问。谁是这个世界上在江边第一个看见月亮的人?江边的月亮最早什么时候照到了第一个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是全诗篇中最重的句子,所问的又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惹得后人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都相继如问。

但诗人并没有陷入前人窠臼,去哀伤叹息,而是神思飞跃,进而更深地去探索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关联,反转意境,“人生代代无穷已”,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与“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共生共存,“无穷已”,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也体现出唐诗的宽阔和力量。


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人,却又不能如愿,“不知江月待何人”,江山有待,历史将会选择何人?陈子昂登幽州蓟北楼远望,慷慨悲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历史选择了他等到了他?还是他壮志难酬,不为明君所器重而孤影独叹?蒋勋先生认为,陈子昂之所以如此自负,是因为在古人与来者之间,他是被等到的那个人,是江山等到他了。同样,张若虚说“不知江月待何人”,里面的暗示即指他好像被等到了,透露出的是唐诗中非常值得思考的自负使命感。

笔者倒是不以为然。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悲情,是无以报国得志。而张若虚则还在离庙堂之远的江边月下,焦急地期盼着、等待着,“但见长江送流水”。在中国文化当中,水象征着不断流逝的时间,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生命卑微地幻灭着,一代又一代,可是有几个人物的生命是发亮的,是会被记住的?


历史的长河就在这送流水中涤荡淘沙,等待、遴选着每个时期的灵魂人物。“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同张若虚、陈子昂一样,有志之人无不期待着被委以重用,以图鸿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真正被历史遴选上的人物,却是发出冲天豪情,在历史的长河中“浪遏飞舟”,引领着历史前进的潮头。

诗人在这里很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的相思离愁。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这是全诗篇的一个转换,由上半部分泼墨挥毫的大番写意、着笔轻奢的工笔素描,以至宇宙人生的哲学探索,转景为柔肠挥不去的相思离情。白云一片,扁舟绰影,嫩叶青枫,孤独的明月楼。


一番思绪的天马行空,已是夜深十分,诗人将目光从空中仅有的一片飘荡的白云上,落到前方的江面。这样一个明月之夜,是谁家的游子坐着一叶扁舟漂流而去?他家何处?他的爱人又在何处的楼上伫立,思念着她那远方的飘零者?江边的青枫浦旁,如水月光照在玉户闺楼之上,那里又有谁在极目眺望,她的离人现在又飘落在何方?“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不止是一家、一处有这样的离愁别恨,一种相思,两地离愁。


月明之夜,离愁别绪更加萦怀,使人无法排遣。诗人并不直说思妇的悲思,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诗中将“月”拟人化,月光充满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它要陪伴她,为她解愁,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她在楼上倚栏远望离人,月光静静地伴在她身旁;她想梳理成他最喜欢的妆式,月光急忙为她照亮妆镜台。然而,她哪里有心情去理妆,返身回到屋内,放下窗帘欲卧榻而睡。月光对她独自一人不放心,又浸透帘珑悄悄地看着她。她有些烦了,卷起窗帘,月光并没有被卷去,反而直接照进她的屋中。她相思无眠,睡不着就起身,端着衣服到江边捣衣,月光又跟随而来,撒在她眼前的砧板上。她愈加心烦意乱,胡乱地将月光挥手拂去,但月光不忍离去,依旧回来照着她的捣衣砧。她触景生情,反而更加地思念着她远方飘零的离人。有情的月光,无情的生活。她抬头望着空中的月亮,此时的他也在望着这轮明月吧?以月为介,只能彼此瞩望而无法相依相诉,就是有再多的相思情怀,对方也无法听到。多想随着这浸透天地的月光流飞到你的身边,照耀在你的身上,和自己的爱人相拥,尽情倾诉彼此的相思啊!可是,即使象鸿雁那样不停地高飞,也飞不出这清澈无边的月光,即使是江水中跃浪的鱼龙激起的阵阵波纹,也逐渐消迹于月光下的江面上。内心的相思是何等地愁怅与迷惘!诗人的寥寥数语,把思妇的离愁别恨写到极致。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描写了满怀相思离愁的思妇,自然要去述说飘零在外的游子。在收尾的八句中,诗人用闲潭、落花、流水、残月、树影、无限路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



昨天晚上梦到了静静的潭水,潭水中落入了很多潭边开放的花瓣。这是诗人对家乡的记忆。花落幽潭,春天已过半,可他这个可怜的“扁舟子”却还在回家的路上,映射出他对“明月相思楼”上人的思念。“江水流春去欲尽”,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政治憧憬。江水流春,春已过半,眼前即景是“长江送流水”的逝者如斯,诗人可是在悲春感怀?甚或,似水流年,人生已过半,却仍然不得以重用,一生的报复会付之流水?

天色已近后半夜,家乡潭水中的落月应该已是偏西了,眼前的江面之上,沉沉的海雾遮隐了西边的落月,黎明即将到来。全诗以黄昏时月亮升起开篇,中间描写夜深人静的望月思绪与离愁,现在已是黎明前的落月沉西。碣石是北方的山名,潇和湘是南方的江名。诗人在此用“碣石”和“潇湘”喻指无论是在山中还是水上,在北方还是在南方,有多少人正在行路回家,而思乡之人回家的道路却是那么地遥远。在这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回归自己的家乡。月光将水边树木的倒影投入江中,满江的树影随着水波晃动着。诗人的离情乡愁,伴着残月余光,如同这江水中摇曳的树影,充满了他的心怀。



蒋勋先生解释,诗的结尾,存在的是两个张若虚,一个是回家路上的张若虚,一个是在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前思考生命归宿的张若虚。笔者赞同。

曾经,朗月辉映下的小河边散步。蝉纱薄雾,月明星稀,流水徐徐,清风习习。《春江花月夜》的诗句在脑海中不断涌出。“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或许是脚步声的惊扰,一只水鸟从草丛中飞起,但它并没有高飞,而是贴着水面,落在了不远处的蒲草从中。忽而水中有鱼儿跃起,随即又潜入水底,水面泛起微微涟漪,又快速地一圈圈扩开散去,“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留下的,仍是流水中的秋荻、蒲草、礁石,还有摇曳的树影,“落月摇情满江树。”抬头看着不远处的大海,仰望空中那一轮明月,思念正在大洋彼岸求学的游子,“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小儿子,你吃得好吗?盖的暖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思念,无论是春江,还是秋水。



春、江、花、月、夜

清代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阐述到:《春江花月夜》“起用出生法,将春、江、花、月逐字吐出;结用归消法,又将春、江、花、月逐字收拾。……此诗如连环锁子骨,节节相生,绵绵不断,使读者眼光正射不得,斜射不得,无处寻其端绪。”

整首诗篇由景、理、情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全诗按时间先后,以月亮在一夜之间的升起--高悬--西斜--落下进行谋篇布局:

海上明月共潮生——月始初升

皎皎空中孤月轮——月到中天

可怜楼上月徘徊——月转西移

斜月沉沉藏海雾——月落西山。


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将春江花月夜的清幽意境展现的淋漓尽致。诗中以月亮为主线,采用多变的手法和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同是月光,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有玉户帘上卷不走、捣衣砧上拂不去、明月楼上复徘徊的月光;同是这一轮孤月,有初升明月,有中天皓月、有西边斜月,有沉沉落月。在描写景中色彩时,用皎洁的月光,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

这天晚上,诗人的眼睛看到了明月,看到了春花,看到了鸿雁,看到了鱼跃,看到了水波的涟漪。因而引发诗人对月亮的天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把大自然之景与诗人感悟之情浑然于一体,拓展意识的空间,从而创造了一个哲思睿智、恬淡豁达、寥廓悠远、虚静深邃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