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抒发情感的句子

六年级上册抒发情感的句子?生活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怎么解决?

八年级上册中考古诗词鉴赏必会——黄鹤楼,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清平乐语文课堂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六年级上册抒发情感的句子1

八年级上册中考古诗词鉴赏必会

1. 《中学生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40首古诗词,是中考考试范围。40首中八年级上册共包含8首,即《黄鹤楼 》《使至塞上》《钱塘湖春行》《饮酒(其五)》《望岳》《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任务不多,八年级新生可以提前学习,学会鉴赏,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考,打下基础。清平乐老师将用4天时间逐首讲解,请同学们按时关注。


黄鹤楼

一、原诗与节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文常填空。

1. 作者简介:《黄鹤楼》的作者是崔颢唐代诗人。此诗是作者宦游至湖北武昌黄鹤楼而作的一首吊古伤今的名作。

2. 解题:本首诗体裁是 七言律诗 。

三、重点词解释。



去:离开。 川:平川、原野。

空余:只剩下,仅留下。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历历:分明的样子。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烟波:烟霭笼罩的江面。




四、理解诗意。

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飘飘荡荡的白云。晴日里的原野中汉阳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得非常茂盛。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五、理解默写。

1.诗人凭栏远眺,悬想费祎乘黄鹤飞经此地的情景,吊古伤今似有无限感慨的句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 运用设问的修辞,故乡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表达了诗人的怀乡愁绪的句子: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主旨句)(抒情点旨)

3.诗人试图追寻黄鹤的踪影,却杳然无得;看到的只有千百年来悠悠飘荡的白云,写出作者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的句子: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运用叠词和对偶,描绘黄鹤楼上望见的美景。

5.《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六、中心与感情。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临黄鹤楼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今的慨叹、漂泊异乡的伤感、思念家乡的愁绪。

七、历年中考题集锦

1.炼字:首联、颔联两个“空”字有何妙处?

首联的“空”即“只有”,表达了昔人已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

颔联的“空”为“空空的,空荡荡”。表达的是因漂泊在外,诗人的孤独、寂寞、伤感,重在抒情。

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画面: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中那个一棵棵葱翠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得非常茂盛。

作用:两联各用一个叠词,富于音乐美,写出了草木葱绿的特点,渲染凄清的气氛,又为尾联抒发思乡之情做铺垫。

3.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你做出赏析。(修辞角度)

运用设问的修辞,自问自答,引起读者共鸣。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4.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

尾联情景交融,长江的浩浩烟波,形象地代表了诗人无边的乡愁,越来越深的暮色,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

5.本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前两联先写神话,再写眼前景物,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写出诗人吊古怀今的感慨;以神话起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丰富了诗歌内容。

抒发了吊古怀今的慨叹、漂泊异乡的伤感、思念家乡的愁绪。

6.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地是哪一个字?

“愁”

7.“烟波江上使人愁”中,崔颢愁的是:漂泊异乡的伤感、思念家乡的愁绪

8.《黄鹤楼》下列说法有误的是:(D )

A.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登黄鹤楼时所见所感,抒发诗人吊古怀乡之情。这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B.诗的首联与颔联都是从神话传说写起,再写眼前景物,先虚后实,既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又借现实之景写出诗人怅惘之情。

C.颈联写登楼所见,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丽的日景;尾联以抒情作结,写黄鹤楼下江上晚景触动诗人无限愁思。

D.整首诗所写景象前后三变:从朦胧凄迷,到明丽如画,最后归于神异渺茫,使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画意。

【答案】D有误,应为“先是神异渺茫,接下来明丽如画,最后归于朦胧凄迷”。

9.下列对诗作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化虚为实,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抒发了一种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感以及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无限感慨。

B.后四句虚写,描写想象中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引发乡愁。

C.颈联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晰可见、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景致之美,令人陶醉。

D.尾联中“日暮”的苍茫,“烟波”的迷蒙,与怅然的乡愁交织。由景生情,融情于景,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

【答案】B.有误,后四句描写了登临黄鹤楼远眺的所见及所思,抒发了漂泊的伤感与乡愁。“所见”是实写,不是虚写。

10.下面对《黄鹤楼》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首联借仙人乘鹤的神话传说为寻常江楼罩上一层虚幻的神秘色彩。

B.颔联中“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空”字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C.颈联忽转写登楼所见朦胧之景,境界阔大,色彩鲜明。诗人也从怀古之思回到现实中来。

D.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抒写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

【答案】C.有误,应该是写登楼所见明丽景色。



有用请关注收藏哦

六年级上册抒发情感的句子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恶善、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一、课标第三学段(5~6年级)学习内容

(1)阅读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短论、简评,结合校园或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学习有理有据地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并思考成语、对联、谚语、

绕口令等多种语言现象的特点,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3)阅读有关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故事,用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辅助,简洁清楚地表述科学家发现、发明的过程,学习科学家的创造精神,体会猜想、验证、推理等思维方法。

(4)阅读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感受其中的智慧,学习其中的思维方法。


二、五年级上册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第一单元:人文主题《万物有灵》。语文要素:1、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2、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二单元:人文主题《书海撷英》(阅读策略单元)。语文要素:1、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2、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第三单元:人文主题《民间故事》。语文要素:1、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第四单元:人文主题《情系祖国》。语文要素:1、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

第五单元:人文主题《把事物说明白》(习作策略单元)。语文要素:1、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2、

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第六单元:人文主题《舐犊情深》。语文要素:1、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第七单元:人文主题《四时之美》。语文要素:1、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2、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第八单元:人文主题《读书明智》。语文要素:1、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2、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三、单元要素对应“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内容

单元要素。第二单元:人文主题《书海撷英》(阅读策略单元)。语文要素:1、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2、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学习内容。(4)阅读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感受其中的智慧,学习其中的思维方法。

单元要素。第三单元:人文主题《民间故事》。语文要素:1、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学习内容。(4)阅读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感受其中的智慧,学习其中的思维方法。

单元要素。第六单元:人文主题《舐犊情深》。语文要素:1、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学习内容。(1)阅读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短论、简评,结合校园或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学习有理有据地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

单元要素。第八单元:人文主题《读书明智》。语文要素:1、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2、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学习内容。(4)阅读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感受其中的智慧,学习其中的思维方法。

六年级上册抒发情感的句子3

作者:王冉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从本世纪初才引发广泛关注的吴敬梓《文木山房诗说》来看,在吴敬梓的《诗》教观中,有着很明显的推重“声教”之思想倾向。

古人认为,《诗经》在流传过程中曾经有过一段合乐的历史阶段,其中,《礼记》与《吕氏春秋》《诗大序》等还把《诗》之合乐提升到了“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高度。吴敬梓不仅引《诗大序》肯定了这种观念,他甚至在《文木山房诗说》第3则“风雅分正变”中还从不少古籍中找到出处,将“乐”在教化中具有的作用进一步神秘化了。

《诗经》学史中曾经有过重“声教”还是尚“义教”的争论。吴氏对“圣人之经”的“义理”一向很看重,无论是对朋友治经的赞美,还是治经乃“人生立命处”的说法,无不着眼于“义理”。这样的倾向性在《文木山房诗说》中当然也并不例外。不过,在《文木山房诗说》中,吴敬梓还明确指出,《诗》之义理更多地蕴藏于“语言文字之外”,而“章句”与“谈理”这样的“义教”则因拘执语言与逻辑而表现出种种局限性。如《文木山房诗说》第2则“四始六义之说”强调,《诗经》中的作品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进行表达时往往会“所咏在此,所感在彼。读其诗者所闻在彼,所感在此,浸淫于肺腑肌骨之间,而莫可名状”,“章句之学”则受限于“所言在此,所感即在此”,不能在“语言文字之外”体验到作品中所要传达的真实情感;第9则“汉神”中,吴敬梓以在《楚辞》中体验到的情感解读《汉广》,指责谈理之儒“欲为道学,不知俱堕入俗情”;此外,吴氏还在第2则“四始六义之说”里集中指出“义教”会有“拘于卷轴”“循其义例”“拘窒不通”“牵扭附会”“其泥亦太甚矣”等许多弊病。

与之相应,吴敬梓在《文木山房诗说》第3则“风雅分正变”中指出,“声教”虽然“已失其传”,今人已无法“聆音而知其故”,但是,“声教”以音乐作为“义理”载体所具有的优势在人们不得不经由文本来阐发义理时却可以借鉴:与语言文字相比,音乐作为“义理”载体的优势正是传达情感而不是进行抽象思辨、逻辑推演。可以说,看重“声教”使得吴敬梓在《文木山房诗说》中进行义理探究时有着一个重要特征:非常注重探究体验《诗经》作品中的情感内涵。

以第20则“鸡鸣”为例,吴敬梓认为朱熹与诸儒皆未能领会《女曰鸡鸣》一诗“妙在何处”。在他看来,此诗之“义理”不是要在语言与逻辑层面给出缺少生命温度的标准与规范,而是让人在“乐天知命”的情感体验中受到教化。吴敬梓先是描绘了“功名富贵之念热于中”所引发的负面情感,然后细致分析了诗中之“士”与其妻子“乐天知命”的具体情感状态,最后强调若“比户尽如此士女”,都能认同并具有诗中的“乐天知命”之情,自然就能实现“风动时雍”的社会和谐,而《诗》教对“人心政治”的重要作用才能得到实现。

《文木山房诗说》中,举凡对义理进行阐发之时,总是离不开对情感内涵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对于吴敬梓而言,圣人经典中的“义理”不是抽象空洞的形式化之“虚理”,而是渗透着情感体验的、有着感性显现的“情理”。可以说,吴敬梓强调“声教”的目的在于推重以“情”教化。历史上,关注《诗》之“声教”者本来就有这样一种思路,且不说孔颖达在为《诗大序》作《疏》时已明言:“声能写情,情皆可见”“诗各有体,体各有声,大师听声得情,知其本意”,距吴敬梓时代较近的明末侯玄泓亦曾旗帜鲜明而又言简意赅地指出:“《诗》之为用者声也,声之所以用者情也。”

“义教”阐发“义理”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在“章句”与“谈理”这样的语言逻辑层面进行操作,而语言与逻辑又只能以空洞抽象的方式罗列出“教条”,对人之“应然”作出“指示”,这就使得儒者所期待的“义理”之规范与引领作用在现实中其实微乎其微。因为,“教条”的“指示”对于人之生命个体来说毕竟是外在、“异己”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与压抑性,如果没能得到个体自我的情感认同,没能把命令式的人之“应然”内化为意愿式的人之“欲然”,就算个体自我遵循了“教条”的“指示”,那也只是出于对外界压力或“教条”之权威性的情感认同,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情感的驱动下才能实现“义理”所可能具有的规范与引领作用。缺少了情感的驱动,“义理”之教化不过是外部形式而已,只能体现出语言与逻辑的空洞性抽象性,无法实现对生命个体的良性培育与塑造。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以小说的形象性与直观性很好地揭示了这一点。

《儒林外史》中被讽刺否定的士人言必称代圣贤立言,动辄以“理”为自己找出种种高尚的借口,他们的情感取向与具体行事却总是与圣贤之“义理”相悖离。第三十四回中,高翰林的一席话很有代表性:居然将“敦孝悌,劝农桑”视为“呆话”,是“教养题目文章里的词藻”,不可“拿着当了真”,可见,作为圣贤义理载体的语言文字对于高翰林等人来说只是为文章增色的漂亮形式而已,而能够凭文章中进士才算“有本事”。也就是说,高翰林之流对圣贤义理并不认同,他们真正的情感取向乃是对功名富贵的热衷。他们对儒家经典之“章句”的熟悉、“谈理”之头头是道反而彰显了“义教”的局限性:传递的只是作为义理载体之语言与逻辑等外部形式而已,并不是义理本身,徒有其表,不能改变人内在的情感取向,更不能改变人的具体行事。尤为可悲的是,这些外部形式甚至还会沦为无良士人追名逐利的敲门砖、掩饰丑恶行径的遮羞布与欺压损害别人的凶器。

例如,明明是见钱眼开,王德王仁兄弟凭“我们念书的人,全在纲常上做了工夫;就是做文章,代孔子说话,也不过是这个理”(第五回)的说法“占据”了道德高地,只怕连他们自己也以为把赵氏扶正不是因为拿了严监生一百五十两银子而是因为他们要伸张正义。可是,他们诚心所好的不是什么“纲常”,而是利益;他们真正所恶的也不是什么悖理,而是自己的受损。而且,“次日商议写覆呈”,这两人又抛出一句“身在黉宫,片纸不入公门”(第六回),不仅有“明哲保身”之效,而且又一次享受了站在道德高地俯视众生的优越之感。此时,作为义理载体之语言与逻辑等外部形式不仅未能促进士人的自我反省,还会因其占据道德高地的假象遮蔽士人的良知。《儒林外史》中,范进本来有“不知大礼上可行得”的不安,却被张静斋一句“礼有经,亦有权,想没有甚么行不得处”打消了顾虑(第四回),也体现出了这种遮蔽。他的良知已被作为“义理”载体的语言、逻辑等外部形式遮蔽了。

宁宗一先生在《〈儒林外史〉:伟大也要人懂》一文中曾精辟地指出,《儒林外史》除了对历史、社会与风俗的外部描写之外,还“在更宽广,更深邃的意义上表现了人性和人的心灵深层”。《儒林外史》之所以具有这样的艺术表现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吴敬梓“倾其心力于人生的况味的执着品尝”。可以说,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并不以说理议论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思想智慧,而是通过情感场域的营建传达出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况味”,以对“人生况味”的执着品尝发人深思,启人智慧。

就以范进中举为例,说吴敬梓揭露批判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毒害,这样的评语实在是太隔靴搔痒了。所谓揭露、批判有时候不过是一种外部姿态,是简单的情绪宣泄,缺少深刻的反思与触动心灵的力量。吴敬梓则不仅写出了范进特定人生经历中的情感体验,他还把自己人生经历中的情感体验注入范进身上,一方面由己及人,与作品中的人物共感同受;一方面又由人及己,在讽刺作品中人物的同时也有着对自己的嘲弄、反观与拷问。在由人及己与由己及人双向互动所形成的情感场域中,吴敬梓描绘出科举制度所造成的刻骨铭心之“人生况味”,对科举制度阴暗面的揭露和批判才真正入木三分、撼人心魂。而且,在这样的情感场域中,尽管有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尽管《儒林外史》中的“戚”不是肤浅单薄的一己之悲,而是以文化理想为底蕴的深沉厚重之情,以“乐天知命”消解种种之失意,以“安贫乐道”激励理想之坚守,这样具有中和之美的情感基调使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的讽刺减少了许多意气之用事,人身之攻击,增加了更多的人性之温情,自我之反省,于是,“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不仅是一种蕴藉隽永的审美风格,还是一种闪烁着智性光芒的文化精神。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17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