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中富有情感的句子?生活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怎么解决?
古文赏析丨一分钟带你了解左传名篇《郑伯克段于鄢》,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壹品带砖侍卫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郑伯克段于鄢中富有情感的句子1
《郑伯克段于鄢》选自于《左传·隐公元年》,是《左传》中第一篇记事完整的篇章,也是《左传》中反映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之争的名篇,它通过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争斗并取胜、与其母姜氏反目而后和好的过程的生动记叙,反映了他们兄弟、母子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展现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最高权力而勾心斗角的情况,揭露了春秋时期统治者残忍无情、卑鄙虚伪的丑恶面目。
作者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刻画,褒贬之意从文章的场面和细节之中自然地流露出来。通过对人物语言和行为的描写,表现其鲜明的个性,魏禧在《左传经世钞》中说:“此篇写姜氏好恶之昏僻,叔段之贪痴,祭仲之深稳,公之吕之迫切,庄公之奸狠,考叔之敏妙,情状一一如见。”
郑庄公是个颇有权术、心狠手辣、阴险狡猾、虚伪至极的国君。他明知在母亲的纵容下,弟弟正在野心勃勃地从事扩张和篡权活动,却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面对臣下关于要有所提防的进谏,他不动声色地说道:“多行不义必自毖,子姑待之。”在共叔段的扩张活动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他仍然稳坐钓鱼台,让共叔段继续膨胀夺权的野心。当臣下因此而忧心忡忡,建议除掉共叔段时,他又冷冷地说了一句:“无庸,将自及。”他要让弟弟自己走向灭亡。见共叔段吞并西北边邑,扩张到了廪延,庄公仍是不慌不忙,并对臣下预言:“不仪不昵,厚将崩。”直到公叔段“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姜氏作为内应,准备打开城门之际,庄公才决定下手。因为弟弟的罪案已经酿成,母亲的把柄也已抓到,他可以师出有名地讨伐叛乱活动了。于是,他大兵压境,一举把共叔段打垮。
庄公不仅奸狠毒辣,而且十分虚伪。他在盛怒之下把母亲幽禁于城颖,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但马上就觉察到自己的失策,害怕蒙上不孝的罪名而极思解脱。当颖考叔 “食舍肉”,请求留给母亲享用时,他装出一副很难过的样子,假惺惺地说道:“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为他想出“阕地及泉,隧而相见”的办法时,他总算找到了台阶下,因为这样做既可以免除不孝之名而逃避指责,又不怕违背誓言而惹人讥笑。当他走进隧道时,居然装模作样地赋起“其乐融融”之诗,无以复加的虚伪暴露无遗。
共叔段与他哥哥的老谋深算、攻于心计相比,这位狂妄而贪得无厌的弟弟显得那样幼稚愚蠢。他热衷于扩张,得寸进尺,视庄公的放线钓鱼为软弱可欺,有机可乘。他擅自扩大京邑的营建规格,见庄公没有反应,即“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自以为庄公对他无可奈何,“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扩张得手,越发无所顾忌,准备袭击国都。他视夺权为易事,没料到自己的一切活动都在庄公严密监视之中,跳来跳去,跳不出庄公的手心。在庄公大军所向披靡的攻击下,他狼狈逃窜,夺权的希望成了泡影。
作品最后叙述了庄公母子的握手言和。这是一个极不自然却又极其自然的结局。它出乎读者的意料,令人难以置信,但却符合双方的思想性格和心理动机。庄公后悔,绝不是悔他报复母亲的手段过于残酷,而是悔这种手段过于 “真诚”,未加掩饰,不仅违背了“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的伦理道德,而且敲碎了罩在自己脸上的假面,露出了阴险残酷的真容,这样会使他失去人心。作为国君又难以违背誓言,收回成命,他故意露出的悔意,不过是为了蒙蔽国人的一种虚伪罢了。
作者集中笔墨,描写战前战后各种人物的活动,传神地刻画他们的性格,生动地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对春秋乱世统治阶级内部尔虞我诈、互相残杀的丑恶现象予以猛烈抨击。显然,作者的着眼点不在战争本身,而在引起战争的社会原因,在于反映政治斗争的某些本质规律,这就比单写战争过程要深刻而有意义得多了。
郑伯克段于鄢中富有情感的句子2
《郑伯克段于鄢》是《古文观止》中的首篇,也是名篇。故事好,道理深,看了一些评述,倒是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理解一篇文章,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渐进什么?
- 对文章本身文义的理解。左传的文笔,真是不许粗心人一字等闲放过;
- 对整篇著作,也就是左传的阅读和理解。可以理解书中人物的性格和生平,左传的文法,时代背景,来龙去脉等;
- 周边著作的阅读和理解。比如,看了诗经中的叔于田、大叔于田,就会对共叔“厚将得众”的情况有更深切生动的体会。
- 自己人生阅历的逐步提高。随着阅历的增长,对文章的消化和认知能力也会增加,不会做出简单的“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的天真论断。——须知,人物形象塑造的“鲜明”,并不就是说他模式化、简单化。
-------------------------------------------------------------------------------------------
既然是过程,就不会有一个最终、全面、完美版的回答,只能说是我自己当前的一些认知和理解:
在文章里面,人物各有性格,但并不能简单的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那是小孩子的判断标准啊,十八岁以后咱们再论人,就应该问“ta是怎样的人?”而不是“ta是好人还是坏人”。
人出生,就具备了自身的地位、角色和利益,为了地位和利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是而已。
郑庄公是长兄、长子、国君,母亲不喜欢自己,喜欢老二,大抵妇人爱少子,也是通病了。但偏爱可以,帮着老二谋夺老大的君位,这就过了。庄公的应对办法是什么?不进行正面冲突,在保全核心利益的前提下,逐步退让,然后寻找机会,一击取胜。站在国君的角度,做得非常不错了。
从儒家的角度,当然是希望国君能把母亲和弟弟教育好,一家子和和睦睦,老吾老幼吾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这个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在那个角度,那个位置,怕是说不清道不明。试想一下:
“母亲,您别偏爱老二,您也要疼疼我啊!”
“我怎么不疼爱你了?哪有儿子这样诽谤母亲的,你亲弟弟你不疼,还说我偏爱他,你是怎么当哥哥的,可怜我孤苦伶仃,老头子在天之灵你看看啊,寤生他是要逼死我和二段子啊,段子你过来,收拾一下,我们娘俩走!!”
红楼梦里面,贾赦用笑话说贾母偏心,贾母“半日”笑道:我也得这婆子针一针就好了。贾赦听说,自知出言冒撞,引贾母疑心了,忙起身笑与贾母把盏,以别言解释。里面这个“半日”才笑,大家试想一下,笑之前这半日是什么表情……
三个人的纠葛,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家庭纷争,上升到了政治斗争的高度。而政治斗争,讲究的是有理有利有节。从这个角度来说,郑庄公很不错,先逐步退让,不起激烈冲突,获胜后也没有穷追其弟,和母亲闹翻后,也找机会和好。从一个国君的角度去衡量,这就是有道明君了。
历史上的郑庄公也的确如此,郑国是在他执政期间兴盛起来的,左传开篇的部分,几乎都是郑国的辉煌。他有衷心拥护自己的文武班子,其中包括文中涉及的颍考叔、祭仲、公子吕等。站在现在的立场上,说他阴毒虚伪,毋宁说是老谋深算,以静制动。只不过打赢的是自己的亲人,一个“克”字其实是对其隐晦的批评,但要说是彻底地否定了这个人,我觉得也未免低估了夫子的智商。运用政治智慧,维持了政局的平稳,总体上还是要肯定的。
郑伯战胜后,和姜氏说的“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有一种取胜后淋漓尽致的快意,也有对之前母亲和弟弟勾结推翻自己的愤懑,在情绪爆发的一刻,自然会冲口而出,不留后路,所以“继而悔之”。为什么悔?除了亲情的缘故,政治上也有考虑。这一断绝,就将自己置身在“不孝”的地位上,而“圣朝以孝治天下”,是历代都标榜的,国君放逐其母,还公开发誓不相见,对国家和自己都是不利的,庄公不傻。
做领导好就好在这里,懂事的臣子自然会给自己台阶下,这不颍考叔就来了,正好借题发挥,就坡下驴。中国人的变通,好就好在这里,坏也就坏在这里。好就好在规则总能根据需要来变通,甚至180度转向,坏就坏在再好的制度和规则也会被潜规则给破坏的荡然无存。一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就被“大隧相见”的办法给轻松解决了。母子见面,自然有感情的迸发,说完全是统治阶层的虚伪,这也太扯蛋了,再不亲的母子,也总归有感情。
老话说“家和万事兴”,这个“和”,如果不能达到内心的和睦,那么维持一个表面的和睦,也是很重要的。俗话说,人与人之间,可以不成为好友,但最重要的是不成为敌人。维持一个表面的和睦,就有进行沟通商洽的机会。话不能说死,事不能做绝。母子和好,对政局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
最后再说共叔段,在文中,似乎就是个官二代,二世祖,整天游荡无脑的小白脸。但是在诗经《大叔于田》中,对他的描述,那是俊美倜傥,武艺超群的偶像级人物。
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罄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文中叔段可以“袒裼暴虎”,还献给庄公,庄公还告诫弟弟要小心,不要让老虎伤了你。真是一派兄弟和睦,互敬互爱。再看《叔于田》: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洵美且武,是时人对叔段的赞美,又有颜值又有武力值,还是国君之弟,手掌实权,所以子封才担心其“厚将得众”。
庄公的步步退让没有让叔段适可而止,或者警惕,而我觉得,庄公很可能在他身边安排了细作,所以他的举动才会被庄公及时得知,所以:公闻其期,曰:“可矣!”真是千古好文,两个字就把庄公憋屈、激动、决断的神情描摹如画,汉书可以下酒,左传读至此,亦当浮一大白。
我们经常说每临大事有静气,说谋定而后动,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能不说叔段和姜氏也是蓄谋已久,但面对庄公这种老油条,真就不够看了。
读赏析,每当看到说庄公阴险狠毒,总觉得编者智商堪忧,后来在一本书上看到说他老谋深算,深沉果决,觉得深得我心。
最后,难得甄嬛传,最后把这段文字拿出来说事,也算是善学善用了。
读书,开始读的是文字,后来读得是智慧人心,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洵然。
郑伯克段于鄢中富有情感的句子3
《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左传》第一篇,历来无数名人墨客都从各个角度对它做过解读,就连几年前的大热剧《甄嬛传》也曾引用了它的故事来例证君主的权谋。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越是经典、内涵丰富的作品,越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
鲁迅先生在评论《红楼梦》时曾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
今日我想从本故事的主角,郑庄公、姜武及共叔段三人的不同角度,说下亲情与权利的冲突与契合。
郑庄公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不受自己母亲待见,郑庄公的童年想必并不快乐且压抑,或许这也是造成他性格中隐忍那面的直接原因。
幸好他有一个待他很好的父亲,可惜在他13岁时就驾鹤西归,于是他年纪轻轻就登上王位,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母亲干政,他一忍再忍,忍常人所不能忍。
不过他虽年少,却具有足够的政治智慧,这从他刚即位为国君,其母为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时,就可见一斑,他表明了态度:“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这句话的意思:一是,制这个地方地势险要,原本不属于郑国,经过流血奋战才取得的,对国家的安全极为重要,故不能封给共叔段;二是,若是封给其它城邑,他都可以照姜武的意思去办。
据说虢叔仗着制这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修德政,结果被郑武公所灭,只是对于庄公这句话隐含的杀机,武姜却未能参透。
短短一句话,就表现出了他对于时势的认知,并且在世人面前塑造了一个大度、忍让的形象。
不知小小年纪的庄公在说这句话时是个什么心情,刚失去父亲,就得与自己的母亲百般算计。
后姜武为共叔段请求的京邑,也在庄公意料之中,由此可见,姜武一开始的筹谋就已落入庄公的掌控之中。
共叔段肆意修建城墙,超了先王的制度规定,朝臣们恐生祸患,劝谏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他却似乎很无奈地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随后共叔段又命原属于郑国西边,北边地区归自己管辖,面对着他昭然若揭的狼子野心及步步紧逼,朝臣们都看不过眼了,纷纷请命除之,他还是很淡定地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继续听之任之。
直到听闻共叔段将起兵偷袭郑国,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时,庄公才胸有成竹地说:“可矣!”出兵讨伐京邑。之后共叔段遭到京邑人民背叛,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共叔段再次逃到共国。
从一开始,庄公就在徐徐图之,在自己实力不济之时,韬光养晦,当时机成熟后,就果断出手,以雷霆之势,制止叛乱,彻底铲除了这个忧患,且让国人称快,把舆论风向朝向自己,取得舆论优势。
很多后人都评论说郑庄公阴险、狡诈,故意纵容事情发生,没有给母亲与弟弟改过自新的机会。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左传》把庄公称之为“郑伯”,也是讥讽他有失教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希望这种事情发生的,所谓他母亲想要这样,也只是借口罢了。
郑庄公在处理共叔段谋反这件事情上,可谓筹谋算计、步步为营,但这对于身处他那个环境、地位的人来说,这或许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不得不采取的非正常手段,甚至是不得已而为之。
郑庄公也是唯一个被毛泽东称作“很厉害”的历史人物,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不过是被他用“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一笔带过,这足以见得毛泽东对郑庄公一生所体现的政治策略及技巧的认可。
武姜
从《郑伯克段于鄢》通篇的描述中,武姜是个很褊狭、任性的母亲,经过九死一生的难产,受到惊吓,便厌恶无辜的儿子。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她偏心严重,只爱小儿共叔段,想让共叔段当太子,要废了周公,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直至周庄公即位,她还是不死心,与共叔段合谋,苛索封地,觊觎君位,终使兄弟兵戎相见,酿成大错。
母爱是母亲的天性,但古往今来,偏心老大或者偏心老二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无论对于偏爱或者忽视的那个孩子来说,对他的性格影响也是极大的。郑庄公与共叔段之所以会发生矛盾,归根结底,武姜畸形的母爱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全文最让我觉得奇怪的一段是,庄公最后将母亲囚禁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可却在颍考叔的孝心感染下,听从建议走进地道去见武姜。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在这里先不谈论郑庄公是真的出于对母亲眷念还是别的什么政治目的,挖地道,现黄泉,与母亲相见,并将她迎回新郑。
也不谈他们母子“和好如初”究竟是个什么状态。
只说,武姜在听到郑庄公赋诗后,便快速赋诗回应,这一举动实在让人有捧腹大笑的冲动,太怪异了。
或许这就是政治家族在权利与亲情面前的无奈吧,断绝亲情,为了彼此的利益,也要妥协活下去。
共叔段
共叔段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就是个被宠坏的孩子,愚蠢又狂妄。
武姜多次向郑武公请求立共叔段为太子,郑武公都没有听从她的意见,或有遵循“周礼”的成分,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在郑武公心中,共叔段是不及郑庄公的,但他还不自知,恃宠而骄。
在被封京邑后,违规建造城墙,使原来属于郑国的土地也背叛归为自己,范了国君的大忌。
还越来越膨胀,步步紧逼,使自己处于舆论的下风。
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共叔段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即使扩大土地,都师出无名,失于仁义。
不懂何谓“有利,有理,有节。”
最终应了庄公那句“多行不义,必自毙。”败走鄢城。
有句西方俗语说:上天让谁灭亡,总是先让他膨胀。
要毁掉一个人的方法就是先让其膨胀,待到他满盈之时,便是毁灭之日。
共叔段在与郑庄公的争斗中,从恃宠而骄的愚蠢不自知到狂妄,失道义,失民心,注定一开始就失败了。
《郑伯克段于鄢》中,共叔段的最终结局是“出奔共”。庄公并没有像历史上其他君主那样无情,将他置于死地,除了他已构不成威胁外,或许还有一丁点的亲情因素。
《诗经·郑风》中有一首关于共叔段随郑庄公田猎的诗词:
《大叔于田》
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襢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磬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诗中的共叔段勇武、英姿飒爽,兄弟两人也曾有过美好的时光,可由于母亲的溺爱和哥哥的“成全”,在权利与政治的考量下,最终身败名裂。
结语:
《郑伯克段于鄢》创作背景为春秋时期,周王室渐微,各诸侯国之间及内部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加剧。
通过一段兄不友,弟不恭,母不慈,子不孝的故事,用一个反面的例子来体现儒家孝悌仁爱的思想。
纵观整个社会历史,亲情与权力在统治阶级内部中似乎都存在着某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正如的《大明宫词》中一段台词所言:
“权力,我平生第一次直觉地感受到权力,那君临千万众之上的迷人感觉……我凝视着广场上凯旋的战士们那一张张还隐隐浮动着战争烟云的刚强面孔,聆听着自己嘹亮的喉音如展翅腾飞的云雀刺穿头顶瓦蓝的天空。
我终于开始领悟到我的哥哥,父亲,包括我的母亲那永远晦疑莫测的表情之后深刻的背景,开始理解这让世人前仆后继,宁可舍去生命亲情也要夺取的绝对幸福。
权力,这是你我生命中的永恒主题,是隐藏在你高贵血统之中挥之不去的神的印记!”
郑庄公为了国家政权的稳定,隐忍二十几年,一次性彻底解决了母亲与弟弟,从某个层面来说,这也许是对的。
他与母亲的和好,不管两人是出于何目的,我都希望他们在某一时或某一刻能感受到母子温馨的时光。
反观我们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结构变革,功利主义盛行,人情逐渐淡薄,孝悌仁爱的概念也渐渐模糊,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个危险的信号。
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在符合道德和正义的前提下,追求自己及他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