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表达情感的句子

二十四孝图表达情感的句子?生活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怎么解决?

“二十四孝”,大多发生在汉代,举孝廉制度下变味的人情冷暖,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易珩文化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二十四孝图表达情感的句子1

如今,好多地方还把《二十四孝图》刻在旅游景点醒目位置,或单位大院里。弘扬孝道,是中华民族历来的美德,是人性温暖温情的一面,但“二十四孝”却是有些变质变味的孝行,好多是带有严重的表演行为,以此在举孝廉的制度下谋取名利官运。新时代弘扬孝道固然是必要的,也是值得提倡和发扬的,但不必要一味地从古代的流传故事中追寻,更没必要重新拾起古人已经遗弃的东西,因为“二十四孝”中的好多故事是极其虚假、夸张的,有些甚至违背人性伦理的,是严重与现代文明精神不符的。

据历史学家杨伯峻考证说:“元代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流传世间。”二十四孝的故事有三分之一发生在汉代,这是与汉代的制度相关的。

“孝”源于“敬天祭祖”,是人性中温暖美好的一种情感和行为,后来孝就是指敬爱自己的父母。从先秦时候,“孝”被渐渐纳入道德体系,变成了人的崇高品德的一种。孔子是孝道的极大推动者,《论语》就讲:“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礼记》中要求对待父母要“和气”“愉色”“婉容”,即对待父母要心平气和、和颜悦色、满脸笑容。后来,专门有了《孝经》一书,把“孝”推崇到了极高的位置,“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渐渐的,孝不再单纯是一种敬爱父母的行为,而变成了治国方略和教化百姓的一个重要途径。

到了汉代,要求皇帝及诸王有“孝德”,到汉武帝时期,开始“独尊儒术”,更是把孝行孝道推崇弘扬,普及到全社会,成了全社会奉行的规范和美德。汉代时期,对于有孝行之人,大加褒奖、赐爵,而对于不孝之人,则谴责批评,严重者会施以重刑。皇帝更是亲身示范,汉孝文帝刘恒为母亲“亲尝汤药”的故事便是极好的楷模。

二十四孝图之亲尝汤药

汉代推行察举制,而察举制中的重要方面便是“举孝廉”,即推举孝子和廉吏。因此,“孝”成了从民间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有孝行孝道之人,就有机会从草民进入仕途,甚至可以官居高位,光耀门楣。举孝廉始于汉武帝,成熟于东汉。根据郡国人口来分配推举名额,郡国人口二十万以上的,每年推举一人;人口不满二十万的,每两年推举一人。三公、监御史、州牧、郡国首相等王公士族都有资格推举孝廉。“孝”成了连接官运仕途的通途,只要有孝的名声在外,就有被推举的可能,就有翻身做官的机会。

王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不断,临淄人江革,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官至五官中郎将。《后汉书·江革传》称他:“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国家每惟志士,未尝不及革。”

二十四孝之江革负母

我们熟知的好多名士都是出身孝廉,如李膺、符融、荀彧等等。举孝廉在一定程度上,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的,但发展到后来,就开始变质变味了,甚至滋生了极大的腐败和社会的虚假。“孝”成了当官发财,谋取名利官运的捷径。于是,弄虚作假、沽名钓誉、夸张变态行为盛行。《后汉书·陈蕃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平民赵宣,双亲死后下葬,他不仅没有封闭墓道,连吃住都在墓里面,以此彰显自己孝顺,被举荐给陈蕃,陈蕃去调查,发现赵宣的五个孩子在他守墓期间出生,可见这就是一种表演的虚假的孝行,其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名利官运。

举孝廉,后来不仅变成了弄虚作假,滋生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更催生了腐败,变成了权钱交易的勾当,注定了被淘汰的命运,后来,隋唐的科举制取代了察举制。

“二十四孝”故事里,有些是极其夸张,甚至恶心的,是与人性人情不符的。如“卧冰求鲤”、“恣蚊饱血”、“埋儿奉母”、“闻雷泣墓”、“尝粪忧心”、“刻木事亲”、“哭竹生笋”、“乳姑不怠”等等,为了显示自己孝顺,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化开寒冰,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亲口尝父母的粪便,可以随便休掉妻子等等,这些故事太过虚假,是与人伦人性不符的,不值得提倡和弘扬的,是应该抛弃的。

二十四孝图之卧冰求鲤

今天我们提倡的孝应该是文明的、合乎理性的。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和美德的时候,要辩证地看待,切不可认为是美德的东西就该继承弘扬,而是要选择其中符合现代文明精神的部分,抛弃违背人性伦理的部分。不加分辨地继承,也是一种愚昧的行为。

二十四孝图表达情感的句子2

《二十四孝图》是散文集《朝花夕拾》的第3篇。在这篇散文中,对待文学革命,有鲁迅惯用的杂文式的情感激进。对待封建孝道,爱憎分明,又不失客观公允。

对于文学革命:“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开篇,鲁迅即表明自己的坚定立场,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以鲁迅、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先驱倡导白话、民主与科学,反对文言、专制与愚昧。尤其鲁迅,自从他接受钱玄同的建议,冲破“铁屋子”开始“呐喊”,为未来预约希望开始,便以笔作投枪,写下一篇篇向封建势力、复古势力宣战的檄文,创作多篇散文、散文诗、小说,致力于国民精神的改造。

对于农民,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对于知识分子,他主张自剖自省。

对于旧体制,他毫不留情。

对于孩童,他关心备至,尽心呵护。早在现代文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他先是对封建道统质疑:“从来如此,便对么?”,最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对于文学革命以来中国孩童的书籍供给还是颇感欣慰的,但总有现代评论派的闲话、有复古势力的谣言,“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对此,鲁迅是相当愤慨的,先后三次在文中间接或直接强调:“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并由此,作者笔锋一转,谈到《二十四孝图》。

对于《二十四孝图》中的封建孝道:爱憎分明,又不失客观公允

初得此书,“高兴极了”。“我”之所以高兴,是因为《二十四孝图》“上图下说,鬼少人多”。(图文并茂,人是主角、并非多鬼神怪异类的图册。)

高兴之余,就是“扫兴”。当“我”得知二十四个故事的内容后,“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因为里面的好多内容,想要做到,太难了,有的简直胡闹、荒谬之极,是与人性、生命相悖的。

那么,对于文中提到的几个有代表性的故事,“我”分别持什么不同的态度呢?

“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合乎一定情理,可以勉力效仿。

“陆绩怀橘”——为了达到吃的目的,“也并不难”。(人的本能,都是吃货一枚。)

“哭竹生笋”——令人感到“可疑”,夸张到不现实。

“卧冰求鲤”——此举有性命之忧,不可效仿。

“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不能理解,相当反感。因为一个滑稽、一个荒谬。

当然,这都是儿时的“我”对这些故事的理解、态度与看法。成年后再看,它们都是“老玩意,谁也不实行”,因为它们裹挟着的,是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是对儿童心性的荼毒与戕害。所以,当1925年《京报副刊》征求“青年爱读书”和“青年必读书”书目时,鲁迅应邀写下《青年必读书》一文,扔下一枚大炸弹——“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里的中国书,当然是以《二十四孝图》之类为代表的宣扬封建糟粕的书目。

当然,鲁迅还在《无声的中国》演讲中这样鼓励青年,要“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他还在《导师》杂文中嬉笑怒骂“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他激情呐喊,青年们,你们只管向上走就是!

二十四孝图表达情感的句子3

孝感动天 

队队耕田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鹿乳奉亲

老亲思鹿乳,身挂鹿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戏彩娱亲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闱。



百里负米

负米供甘旨,宁忘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啮指痛心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芦衣顺母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

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亲尝汤药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汉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拾葚异器

分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

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行佣供母

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

哀求俱获免,佣力以供亲。



埋儿奉母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扇枕温衾

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

儿童知子职,千古一黄香。



卖身葬父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

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涌泉跃鲤

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

子能知事母,妇更孝于姑。



刻木事亲

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

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哭竹生笋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怀橘遗亲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

袖中怀赤橘,遗母报乳哺。



闻雷泣墓

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

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扼虎救父

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卧冰求鲤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恣蚊饱血

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

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尝粪忧心

到县未旬日,椿庭遘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乳姑不怠

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梳。

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弃官寻母

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

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涤亲溺器

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

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瑞丰堂:2007年陕西省成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基地,瑞丰堂木版年画社成为首批省文化厅获邀入驻的成员单位。2008年成为西安市碑林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汪氏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至今瑞丰堂木版年画社坚持每年举办一次“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暨木版年画校园行”的系列活动,在社会中引起很大的反响。2012年汪瑞被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评为西安市十佳优秀艺术家称号,西安市非遗中心特聘的非遗顾问。2016年瑞丰堂木版年画社推出《瑞丰堂中国木版年画》系列丛书及画册,全面地介绍中国木版年画和传统文化。2020年入驻西安民乐园文化街开办瑞丰堂木版年画研习馆。

本文经瑞丰堂堂主汪瑞先生同意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