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些很富有情感的句子?生活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怎么解决?
中秋节品人生,这十首古诗词,凸显出我国文化之博大精深,太赞了,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刺猬读书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古人一些很富有情感的句子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很巧的是也是教师节,在这里祝福各位国人中秋合家团圆,祝福老师们节日快乐。中秋节历史悠久,民间有很多的活动来庆祝这个对于国人来说极为重要的节日。当然,关于中秋佳节,也流传着很多传说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鉴十首关于中秋节的古诗,体会中秋佳节的意蕴。
与中秋相关的传说有许多,相信大家对嫦娥奔月的传说已经耳熟能详。相传因为嫦娥奔月成仙,后裔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欢的后花园,摆上香案和美食,遥祭他那位日思夜想的嫦娥。后来,百姓了解到这一消息,纷纷效仿后裔,家中摆上香案,以祈求“神仙”嫦娥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无事。
神话传说吴刚伐桂也与中秋息息相关。相传,吴刚修炼成仙后到了天界,因为犯了错误,被贬谪到月宫,日日夜夜伐木以示警处。他砍的树是桂树,但每砍一次,被砍的地方就立刻合拢。就这样,吴刚日日夜夜的砍,被流传至今。“诗仙”李白曾写下“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名句,以记录这一流传数千年的神话故事。
玉兔入月宫也是一个闻名遐迩的神话故事。相传三位老人向狐狸,猴子和兔子祈求施舍,两个动物都有食物救济,但兔子没有。后来兔子跳进火中,将自己的肉烧熟献给三位老者。上天感动了,将兔子送到月宫,便成了玉兔。另外,玉兔捣药又是一个传说版本,也与中秋传说有关系,在民间流传很广。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早期起义与月饼有关。据记载,中秋吃月饼开始于元朝时期,由于统治阶级残暴,人民苦不堪言,各个势力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元朝镇压,起义军传递消息非常困难,军师刘伯温献出一计,让下属将“八月十五夜起义”的消息藏于饼中。很快起义军得到消息,并取得胜利。朱元璋立刻下令,将月饼赏赐给群臣,全体战士与民同乐。
不可否认的是,中秋佳节在我国古代人心中地位是很重要的,古代文人自然也会对中秋节抒发情感。下面我们就一起品鉴几首古诗,体会古人的内心情感。宋朝大文学家苏轼有一首词作《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该词是在中秋时期,词人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体现出人生寂寥的窘境。在苏轼笔下几首关于中秋的作品中,这首词艺术水平较高,体现的情感较为深刻,是关于中秋作品的佳作。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这首诗是因为他因直言进谏惹恼权贵,被贬之后在中秋佳节之日,情感爆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俗易懂,通过今昔对比的方式,抒发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宋朝词人辛弃疾有一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这首词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体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并强烈表达收复中原失土的理想,极具时代感,也是那个混乱时期文人情感的写照。
在古代中秋节,文人普遍以思乡,感怀,悲叹情感为主,因为悲惨遭遇与郁郁不得志的窘境下,文人在这个合家团圆的节日中,却得不到团圆欢乐的家庭氛围,因而普遍以悲情情感为主。对于现代生活,中秋节确实是一个欢乐的节日,不仅是小长假,还有聚餐,饮酒等等一系列的仪式感的活动,以庆祝这个节日。
今天,在中秋节之日,也是教师节,我们一起来欣赏十首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体会古代文人的情思,一起体会我国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各位国人能够快乐的度过美妙的中秋节。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 〔宋代〕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唐代〕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宋代〕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宋代〕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对月
曹松 〔唐代〕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唐代〕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思佳客·闰中秋
吴文英 〔宋代〕
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
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
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十五夜望月
王建 〔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醉落魄·丙寅中秋
郭应祥 〔宋代〕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
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
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
折桂令·中秋
张养浩 〔元代〕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
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古人一些很富有情感的句子2
文|古今闲客
编辑|古今闲客
诗词歌赋是历代文人墨客表达情感、比拼文学造诣的一种方式,文人大多都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委婉表达爱意。
古人在表达爱意方面都偏向保守,喜欢婉约美,或遮或掩,或裸或露,自有分寸,喜欢营造朦胧美。
但也不乏一些奔放的诗词,这些诗词直抒胸臆,毫不避讳地展现内心的想法,其中不乏一些淫词艳调,骨感而裸露。
今天我们来赏析古人那些让人脸红的诗词,有些诗词还是出自于文学大家,李清照、李白、李煜……
李清照的雨后求欢诗《丑奴儿》
李清照生于宋代,是诗词界的一位“奇女子”,更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她的一生波折而传奇、精彩又令人惊叹。
有人或许对她的身世不太了解,但是一定读过她的词,李清照的词婉转悠扬、意味深长,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不愧是抒情写词的女诗人,细腻的文笔带读者身临其境,一字一句都把握得恰到好处,她的文笔直击灵魂。
清代有位诗人陈廷焯对李清照的评价极高: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
陈廷焯将李清照的词封神,认为她的词最为深情、动人,一字一句都非常的秀雅,是元人作词的争先模仿的对象。
“艺术来源于生活”,李清照的笔下,世间万物都有了情感,那是因为李清照将自己的情绪赋予了它们。
李清照再有才华,也是一位女子,也需要爱的呵护,她有自己的脾气、个性和真情,也想拥有“执子携手,与子偕老”的爱情。
李清照的感情十分纯粹,她渴望忠贞不移的爱情,和一个志气相投的男子相伴左右,一起度过漫漫余生。
李清照在感情方面没有“半遮面”式的抒发,而是直接明了地表达,丝毫不矫揉造作、装作扭捏之态。
一次雨后,李清照主动约丈夫赵明诚,想与他雨后把酒言欢,几杯凉酒下肚,李清照来了兴致,写下一首《丑奴儿》。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大概意思就是,晚间一阵风,送来清爽的凉雨,将白天的闷热洗净,天气逐渐凉快起来。李清照一会儿弹笙簧,一会儿又对着镜子化淡淡的晚妆。
绛红薄绡的半透明睡衣将肌肤隐隐约约的遮盖,雪白的皮肤在月色下若隐若现,雨后的空气中都弥漫着醉人的香气。
李清照嘴角弯弯,唇色微红,笑着对赵明诚说:“郎君,今晚的竹席可真凉爽呵。”
李清照的诗向读者勾勒出原始肌肤的美感,不加装饰地沉溺于红尘之中,李清照不再是清高的女诗人,而是安于岁月的妇人。
在平静的日子里,李清照和赵明诚是人人羡慕的恩爱夫妻,是你侬我侬的神仙眷侣,这样的爱情真的抵得过岁月的颠簸吗?
金兵进军中原,战火纷飞,赵明诚被朝廷委派前去抵御金兵,但赵明诚只担心个人安危,弃城而逃,将李清照和满城的百姓留在城中。
赵明诚是个伪君子,陷国家于不义,陷百姓于水火,此等令人寒心的做派伤透了李清照的心。
最终两人没能共白头,赵明诚在战乱中生了重病,骤然离世,李清照在孤苦无依之时选择了再嫁。
李白的《对酒》
李白是世人敬仰的“诗仙”,他的一生创作出三千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有豪情壮志的《蜀道难》,有抨击权贵的《清平调》,有惜惜相别的《赠汪伦》……
李白是浪漫主义的诗人,他所写的脍炙人口的诗,风格大多清新俊逸,反抗传统的束缚,追求一种理想的境界。
但是李白是洒脱的,他不被定义,不被束缚,生活的不如意如同手中的一杯酒,一醉解千愁。
李白有首《对酒》,用词一如既往地大胆,字里行间都是他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也被后人称之为“情诗”!
“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李白这首七言古诗,节奏明快,对细节的把控恰到好处,其中“蒲萄酒”“金叵罗”“芙蓉帐”,都是美轮美奂的精巧之物。
诗中女主人公——吴姬出场,一匹小马驮着芳龄十五的吴姬,可见吴姬体态轻盈,妩媚多情。
吴姬画着稚嫩的眉毛,穿着红色的锦绣靴子,口中正唱着熟悉的歌,却将调子改的陌生化,自带一种新鲜感,正如她的出场方式。
李白看得如痴如醉,吴姬怀中夹着酒杯,面染红润,半醉半醒,双眼迷离,李白深谙其中的门道,吴姬是在撒娇,发嗲。
不得不说,吴姬十五岁就懂得如何讨客人欢心,对人情和歌艺都把握得炉火纯青,的确不简单。
诗中对吴姬的直接描写并不多,但是她的天生丽质、一笑倾城却跃然纸上,这也是李白下笔如有神之处。
李白的一生饱读诗书且开智较早,用他自己的话说:“十五观奇书,做赋凌相如”。
李白的漫漫求学路,拜过不少老师,吃了不少苦头,自然也取得不小的成就,二十四岁学有所成,便开始游历天下。
一人、一剑、一壶酒,李白仗义走天下,他的一生没再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就连父母病逝也不曾回来,他的心归属于天地间。
杜甫是李白的“崇拜者”,他曾作诗称赞李白的才华:“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的这首《对酒》就是在他游历吴越时所做,也是他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肆意洒脱,放浪不羁。
牛峤的《菩萨蛮》
不同于李白与李清照的情诗,牛峤的《菩萨蛮》似乎更有“初恋”的味道,让人心生醉意。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
牛峤的这首诗,写的是少男、少女之间的爱恋,他将场景描绘得几乎完美,用词有着极高的精确度。
诗的大概意思是,少男、少女在炎热的见面,坐在竹编的凉席上,席上有绣着鸳鸯的枕头,女子午休时流的汗裹着香粉,残留在枕头上,画面可以说是很清晰了。
两人说说笑笑,此时女主人公想到什么,“敛眉含笑惊”眉头皱又舒展,一瞬间的情感变化,牛峤掌握得很好。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挂在山头了,时间已经不早了,地上的柳树影子还在微微摆动,女主人头上的发鬓有些松散,或许是钗子重吧。
女主人公笑着对窗外的男主人公说,愿意陪他再聊一会,直到聊到郎君高兴为止。
牛峤在描写女主人公时,大胆奔放,不似平常印象中的娇羞状,而是说话都很直白,不加修饰。
牛峤的诗词很大胆,但是却不入俗套,有自己的风格,不流于低俗的情爱之间,却也不是婉约含蓄之派。
牛峤一生经历丰富,身为宰相之孙,却没有纨绔子弟的做派,肚子里有些墨水,只可惜他身封乱世,中进士没多久,国家就被起义军攻破,他也开始了自己一生的流浪生涯。
后梁崛起,大唐帝国崩塌,全国大一统的局面破碎,天下割据,战争四起,牛峤在西蜀停留。
西蜀的经济文化是最发达的,境内也少有战事,于是士民游乐之风盛行,文化的碰撞也最为激烈。
牛峤所见所感,都化作他笔下一首首诗词,这首《菩萨蛮》也是在这期间所作,诗词中的大胆用词,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清人彭孙《金粟词话》中说:“牛峤‘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是尽头语。作艳词者,无以复加。”
李煜的《菩萨蛮》
李煜,世人皆称其为“李后主”,他是南唐最后一位君主,他在金陵即位之时,南唐已经气数将尽了,只能安于江南一带。
宋太祖多次派人前来接李煜北上,都被他拒绝了,最后宋太祖只能兵戈相见,将他俘到汴京,封为违命候。
李煜曾写下千古绝唱“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宋太宗嫉妒李煜的才华,命人将李煜毒死在宴会上。
李煜一生很短暂,却留下许多耳熟能详的诗句,但大多都是感时伤怀的悲情诗,但是有一首《菩萨蛮》,风格迥异。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大概意思是,繁花簇拥争艳,雾气笼罩在上面,像一层薄薄的纱,今夜的少年郎要到哪里去呢?
少女轻手轻脚地往外走,以袜为鞋,不敢发出半点声响,轻盈的步伐,顾盼的神情,一切尽在不言中。
少女走到相约的地方之后,见到了心仪的少年郎,他们相依在湖畔边赏月、聊天、互诉心意。
少女出来一趟不容易,希望少年郎多珍惜她,今晚的景色正好,适合赏月喝酒,以后恐怕难遇这样的机会了。
李煜这首词中出现“见”“颤”“难”“怜”等字,极富韵味,将两人见面时的生动画面,写得淋漓精致。
李煜在作这首词时,与小周后经常在后花园的湖畔幽会,这首诗可以说正是他与小周的真实写照。
王偁《窃见》
王偁的父亲——王赏,在宋高宗绍兴年间是位实录修撰官,掌握着北宋的历史的大部分史料。
王偁小时候就接触诗词,在舞文弄墨方面极具天赋,也深得父亲王赏的真传,可谓子承父志。
王偁心怀大志,是位有抱负的壮志青年,他也曾负责编撰《东都事略》,其中记载了长达九朝的历史事迹,事无巨细的全都记录下来。
自古文官多傲骨,一身正气如松竹,但是王偁却不同于那些腐朽的文官,他在文官界独树一帜,一首《窃见》就能说明一切。
“象牙筠簟碧纱笼,绰约佳人睡正浓。 半抹晓烟笼芍药,一泓秋水浸芙蓉。 神游蓬岛三千界,梦绕巫山十二峰。 谁把棋声惊觉后,起来香汗湿酥胸。”
大概意思是,女子在午睡,房间的布置很是精美,象牙制的纱布灯笼,房间还有芍药的香气,桌上的花盆里还养着芙蓉。
王偁想象这女子梦到美如仙境的蓬莱岛,在梦中云游巫山的十二座山峰,不知是谁的落棋声惊扰了女子的美梦,起来后汗水浸湿了衣裳。
诗中的王偁,是一个无意间窥探女子午睡的狂徒,他被熟睡中的女子深深地吸引,幻想女子的梦境定然很美好。
只是诗中用词很开放,“烟笼芍药”“水浸芙蓉”“ 神游蓬岛”等,用词都很微妙,十分清新雅致。
但“梦绕巫山”“汗湿酥胸”的用词略显轻佻和俗气,不够委婉,过于直白。
这首诗是王偁笔墨强烈,诗句动人,诗中的女子是仿照张红桥所写,在王偁在闽县停留时,献给了张红桥。
这首是少有的“雅”和“俗”同兼具的诗,真可谓雅俗共赏,读来不禁让人脸红心跳。
结语
古人的诗词造诣很高,所写的情诗也别有一番滋味,既深情款款,又大胆奔放,极具诗词欣赏价值。
这些大胆示爱的诗词,打开了我们对古人表达爱意的眼界,不只是一曲肝肠断的悲惨恋情,还有寸步寸缠绵的相依相守。
真挚的感情不会纠结于表达方式,浪漫也不拘于一种形式,大胆的辞藻不用华丽的修饰,也能让人感觉到深深的爱意。
“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爱意是一个琢磨不透的东西,怎么描绘他都不算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古人一些很富有情感的句子3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此话出自梁启超,指的是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好男儿当以国家之兴亡为己任。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古已有之,不论身处何地,都心念祖国,是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内心的意念。今天精选几首古诗词,很适合今天读。
《从军行七首 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戍边将士时刻关注着边防形势,尽管戍边生活孤寂又艰苦,但他们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有着更多的自豪感。“黄沙百战穿金甲”更是表明戍边时间无比漫长,战事无比频繁激烈,边地无比荒凉,但是将士的报国壮志非但没有因此而消磨殆尽,反而在艰苦的战争中变得更加坚定,从而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
《塞上曲二首》
唐·戴叔伦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愿将此身报效国家,又何须活着回来呢?这是多少军民的泣血之语,正是因为有了先辈们的视死如归,才有了后来的胜利。诗人认为,无论是否活着返回故乡,重要的是能报效国家,死而后已。
《南园十三首 其五》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是个书生,本就诗名远扬,但他的入仕之路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地堵死了,于是他一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此诗作于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安史之乱后。面对当时的分裂局面,诗人感到激愤不平,急切希望自己也能参加削藩平叛的战斗,建功立业,为国出力。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通过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感慨,表达自己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士兵们的信心。边关是汉时的边关关,明月还是秦时的明月,历史朝代不断变换,但征战未曾断过,导致多少男儿战死于沙场。假设国家有李广这样的“龙城飞将”,就能抵御外敌、平定边疆、维护和平,实现是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愿望。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白马篇》
魏·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诗人笔下的边塞好男儿游侠骑士,武艺高强又心怀天下,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一次次地上战场面对侵略者,视死如归,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作者借描写和歌颂边疆地区一位富有爱国精神的形象,抒发自己誓死报国的志向。
从古人的家国情怀中,反思当今局势。更多的情绪与心意,都在诗词中,愿与君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