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个对比的句子表达情感?生活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怎么解决?
退休生活|老人之间不要过度比较,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齐鲁壹点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写一个对比的句子表达情感1
生活中,有时会不自觉地与别人进行比较。但与谁比、比什么、怎么比,选择不同,结果也会不同,下面几位老人的说法值得一看。
霍凤玲:理性比较 心情舒畅
前几天晨练时,偶遇一位多年未见的好友。一番叙旧交谈,得知她已退休,每月的退休金比我高2000多元。
回家后,我与老伴聊起了此事,感慨颇多。上世纪8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后到乡政府工作。1984年,好友高考落榜,回家务农。我鼓励她:“不能荒废学业,要寻找一切机会施展才华。”与此同时,我力荐她到小学任代课老师。后来,经过进修、转正,她评上了高级职称。
我跟老伴说:“这世间到哪儿说理去?想当年我是天之骄子,行政干部,辛苦工作大半辈子,却不如高考落榜的农家女退休金多。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老伴听后不禁一笑,说:“你这种比法本身就不理性、不科学。她虽是高考落榜的农家女,但也是县一中的毕业生,又遇到了你这个贵人,踏入了教师行列,在教学一线坚守了30多年。况且,国家对教师有倾斜政策,工资待遇不断提高,她又评上了高级职称,这些都是你这个行政干部不能比的。你这样的比法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我问:“那你说该怎么比呀?”老伴说:“应该跟你自己比,跟我们的上一辈比。”
是啊,我不也是农家女孩吗?而且生活在无人识字的家庭。我生在了新社会,才有机会跨入学校大门去学习知识。整个家族,只有我读完了高中,上了大学,离开农村成了行政干部。当年,我是全乡应届毕业生中唯一考上大学的人,曾让很多人羡慕不已。现在,我每月的退休金有好几千元,而我的同学们大多享受农民养老金,每月只有百十元。我的父辈生在战乱年代,没有机会上学,只能扛活为生,有时候晚上不敢在家睡觉,只能睡在商行里或庄稼地里,有时甚至住在坟堆旁。这样比较起来,我是多么幸运、多么幸福!
这样一比较,我的心情顿时变得愉悦起来,每天笑逐颜开的。
人生一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常理。尤其是到了老年时期,应该做到三比三不比:比健康不比财富;比家庭幸福不比职位高低;比子女孝顺不比子女辉煌。理性比较,才能生活在快乐中。
康昌清:比出不足 取长补短
我一生从医,最近几年对创作儿歌产生了兴趣,时有小作发表。我是在不断比较、学习中进步的。
比中学,学中比。首先是和名师比。我有幸得到河北师大退休教授安栋梁赠送的两本儿歌集,不仅从中学到了许多理论,还经常拿自己的作品跟安老师的作品作比较。譬如,同样写的《螃蟹》,我只写了螃蟹的外观、肉质和营养,意境比较平淡;而安老师写得灵动风趣、含义深邃,而且朗朗上口。其次是和文友比。《燕赵老年报》“育儿歌谣”栏目我每期必读,并剪贴保存,经常翻阅、对比。从中,我分析文友们所写儿歌的特色,哪些形象逼真,哪些风趣灵动,哪些符合“单纯、集中、短小精悍”的原则且富有童趣。然后,我在创作儿歌时注意避免概念化、语言生硬、不适合儿童口味等缺点,再对比自己的作品,在初稿和终稿中查找不足。譬如,我在《小蚯蚓》中写的是“一生爱在土中藏”,编辑给改成了“爱在土中捉迷藏”,既形象又有趣味性。
我起步晚,加之年迈体衰,要写出好的作品实非易事。但我不惧怕,多动脑,多动手,多比较,就能比出不足,取长补短,争取进步。
王银海:工作横比 生活纵比
比较是一种正常现象,如何比较却因人而异。我和老伴一直采用“工作横比、生活纵比”的方法,就是在学习、工作上向优秀的人看齐,在生活中把现在与过去进行纵向对比。
我上中学时,有三位要好的同班同学,学习都很好。我向他们学习,努力追赶,终于在毕业考试中超过了他们。无论是在军校学习期间,还是转业到地方工作后,我同样向身边优秀的人看齐,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最终被评为高级政工师。老伴仅有初中文化程度,但她刻苦自学,参加了职称考试,取得了主管护师的职称。在生活上,我们与过去比。上世纪60年代,我和老伴每月只有80多元的工资,却要养活全家6口人,如今3个孩子都已长大参加了工作,全家收入增加,有了积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
这样的比较方法让我们自尊自强,让我们知足常乐,高高兴兴,避免了不必要的烦恼。
适当的比较会激励我们为目标前进,而过度的、盲目的比较,则会让我们偏离了原有的方向。学会正确比较很重要。据《燕赵老年报》
写一个对比的句子表达情感2
曾因工作原因有幸在新疆待了八年,所以对新疆是有一定感情的。自09年以来,因为维稳等各种原因,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回到了内地。可今天看完乌鲁木齐昨天晚上的疫情防控发布会报道后,我的第一感觉居然是温暖。市常委的两次道歉中能够看到担当,能够体现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至于做会做到什么程度,只有目前身处其中的人才能客观的去评价了。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吐槽出自己所在地的诸多不好,自己可以说家乡的各种不好,但是听不得他人说自己家乡的不是。因为每个人都深爱着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头顶的这片蔚蓝。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再出现问题,只能说明发展过于墨守成规。对于突发事件虽然也有各种预案,但是每件突发事件都有它独特的属性,就好比疫情病毒的变异传播,因此就会因其特殊性产生新的问题。那么面对这些新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怎么行之有效的快速解决问题并预判可能引起的其它关联问题,积极主动的谋划解决,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当大方向的基调明确之后,每一层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协调,这里所说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就会检验出平日工作是否扎实,也就是对自身情况、相关数据及力量的掌握是否清楚准确。说简单点就是,老爸让孩子去放羊,孩子最起码得知道去哪里放,放了多少只羊!
目前全国只要是涉疫地区,每日都会公布疫情的最新数据。我没有对比太多,只是将三亚、乌鲁木齐和当前较为严重的成都三地进行了对比。数据的表达是否详细一目了然!偏偏是地域最小、人口最少的三亚数据最单一。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搜索查看一下其它地域的每日疫情发布,很多都会明确截止公布时当天确诊者、无症状者、集中隔离人员分别增加了多少,治疗观察后又分别出院了多少,增加者都是分布在哪个区,甚至是哪个小区。免去了大家的疑惑及猜忌。
城市划分为几个区、区里有各个社区、社区中又包含了很多小区物业。市与市、区与区、社区与社区、物业与物业之间横向对比后,你的感觉是什么呢?
做了和做好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是否用心,是真的想做好这件事还是只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希望大家共勉!总结出不足及短板,共同去提升效率、精简环节,有效的上传下达,以便共同应对未知的事件,保护自己的家园!
写一个对比的句子表达情感3
父亲节当天,#爸爸好像跟我不太熟#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我们对父职的期待,从一个社会意义上的父亲身份,经历了反叛和对抗的命题后,回归到私领域的爱的呼唤。”
在与父亲的聊天对话中,面对孩子的节日祝福和红包,有的父亲公式化回答“收到,谢谢”,有的仅回复ok的手势表情,还有的直接收了红包一言不发。
(网友的聊天截图)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老爸”,这种“爸气”行为不是只有一回两回,许多网友们翻看和老爸的聊天记录,发现基本上都是红包转账和不超过三两行的简单问候,不禁纷纷调侃到:感觉自己和老爸是真的很不熟了。
从最亲近的家人到“最熟悉的陌生人”,在网友调侃下,父亲身份发生了转变。借着节日,网友对亲密关系落差的抱怨,不仅是一次父爱沉默的心照不宣,还代表了一种对现代父职的期待和呼吁。
熟悉的陌生人:亲子关系的网络披露
不同于母亲节“刷屏式”的祝福感恩,在父亲节当天,亲子互动受到了“灵魂拷问”。
一方是主动送上祝福、热情孝顺的孩子,另一方是十分官方、冷漠回复的父亲,明明是社会关系中最亲密的人,微信聊天界面上的回复客套而礼貌。亲密能量的对比下,爱意表达演变成“爸爸好像和我不太熟”的集体共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控诉转化为娱乐化的戏谑调侃,“揭底”父亲的不善言辞。
亲子关系在网络场域的披露下好像翻了车,在社交媒体沟通“红利”下,父亲式语言经过解码后,被定义为沉默和不善言辞。但似乎这种亲子关系场域的披露和解读本身就是不对等的:无论是父亲节还是母亲节,主导家庭传播话语权的多是孩子,我们是透过子女的双眼看到父亲。
子女主导的家庭传播让父亲们的权威形象被解构,却很少有人窥探到父亲自己的内心感受。
“不知道为什么,母亲节我可以大大方方给妈妈一个拥抱,父亲节却只能在和我爸擦肩而过的时候,小声说一句‘父亲节快乐’就落荒而逃”,父亲们在屏幕中的笨拙和不善言辞,将自己雕琢成了一尊冷峻而遥远的雕像,徒留下寂寞的影子。
或许父亲是沉默的,却也是被沉默的。
代际沟通中的语境理解会带来回复的误读。父母们习惯了线下面对面交流中的“线性思考”模式,习惯于原封不动地套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力图讯息的直白易懂。但子女们更多是用个性化的网络用语,“能指”和“所指”的分离不仅体现在话语的表达上,还体现在信息的理解上。
(父亲节“同乐”)
父爱如山式的沉默早已成为心照不宣的事实,节日中的又一次印证,让这种沉默变成了网络用语下“好像不太熟”的咂摸。或许,这并不是一次翻车,反而是一次正视亲子差异、正视家庭关系下父子“另类”互动关系的表现。
我们对父亲的想象,在媒介呈现中从不缺席。从《第一次亲密接触》里强硬施压、不近人情的父亲,到《都挺好》中毫无主见、自私小气的软弱父亲;从《爸爸去哪儿》中温柔的与孩子平等交往的“朋友”型父亲,到《女儿们的恋爱》中面对代际情感微妙的父亲。父亲形象正在变迁和多样化,但无论是调侃还是批驳,父亲们和子女的关系好似一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苏大强)
表层的戏谑调侃、默认的父爱沉默,“爸爸好像和我不太熟”将父亲从权威的位置转移到对话的位置上。
在父亲节的契机下,亲子关系的网络披露并不是一次抱怨和批判,而是一次网友对父亲式话语的深入理解,也是一次对父爱的强烈呼唤和社会性再造。
情感失语症:“爸气”中的男性沉默
父亲节当天除了#爸爸好像和我不太熟#的词条,一同上热搜的还有#爸气行为图鉴#,这些充满“爸气”的父亲们有的在公园里捉迷藏躲到湖里,有的和学法的女儿斗智斗勇,还有的在直播间当起了“社牛”的试衣模特。
(爸气行为图鉴)
“爸气”的父亲们至死是少年,“沉默”的父亲们一字千金。笼罩在“爸气”下的父亲们,既是孩子的玩伴、朋友,也是孩子的教练、榜样,让似乎“被消音”的父亲形象年轻化、立体化。
网络上有这样一群父亲,他们在家庭场域的亲密关系中出口成“段”、搞笑戏精,在孩子们“当着父母的面撒谎”的整蛊视频中忍不住吐槽爆笑;在面对妻子的批评时软话硬、串通证词。这些整蛊耍宝的父亲们似乎成了幸存者偏差,总能吸引网友们的点赞、评论,留下一句“这样的家庭氛围真幸福呀!”的称赞。
(抖音UP主悦哥:bbw的搞笑日常)
在称赞和笑声之外,我们透过这些“幸存者偏差”般存在的搞笑父亲,其实能发现大众潜意识中的父亲形象:从子女仰望的视角看去,父亲身份充满了规训和权威。
人理应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集合,其次才是自我身份下的规训和塑造。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讲到,父亲代表着人类生存的另一个不同的方面,是思想的世界,是人造物的世界、治安的世界、戒律的世界、走东闯西与冒险的世界。
“父亲”二字背后的个体千千万,却在成为父亲的过程中默契且不约而同地归置成了“想象的共同体”:父亲像一座山,沉默已经成了父亲们在表达情感上的一种习惯、一种方式。
不同于母亲的细腻温柔,父亲的爱更加沉默。在我们传统的伦常观念里,父子 (女) 关系是不平等的。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父权社会下始终强调摆出威严、尊序有别,如今“父而赐子死,尚安敢复请?”思想跟虽已不复存在,但父亲的情感却仍然悬置高楼。
另一方面,中国含蓄内敛的传统文化和亲密表达背道而驰。从“君子要呐于言而敏于行”到《背影》里越过轨道买橘子的父亲,男性似乎总是在肩负家庭事业的传统下无暇顾及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疏远了亲子关系,渐渐失语和沉默。
(朱自清《背影》)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肥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没有哪一种定式能框出真正的父亲形象,但是我们大家都有某种推测或某种信任——父亲的爱或许沉默,却从不缺位。
“严父”的旁落:父职的期待转变
中国的父子关系一直承袭着一种自由的文化模式,它强调血缘是组成社会关系的纽带,然而从社会角度看,在文学作品中,父亲常常被描绘成养儿育女的局外人。
“一个世纪文学作品中的父子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父与子的故事,更多体现了一个世纪复杂文化精神流变的隐喻”,随着网络现代家庭的发展,父亲们从“主外”(支撑家庭经济)的角色逐步发展到认为父亲应该在家庭子女成长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就好像在《当幸福来敲门》里,克里斯·加德纳作为父亲即便生活很艰苦也坚持把孩子带在身边,尽可能的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和爱,生活的巨大压力让克里斯多次流下了心酸的泪水,但是他从来都不会把自己的情绪发泄给孩子,并且一直积极的引导孩子乐观的生活。
(《当幸福来敲门》)
当代际通过经济、劳务和情感互动而形成家庭网络化时,父职在日常照顾和亲密关系中的情感付出被呼吁,“克里斯”式的父亲关怀成为父亲责权的一部分。“爸爸好像和我不太熟”的调侃,或许也是网友们用父亲节当日的聊天截图,来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父职叙事。
在这些“爸气”、“不太熟”的命题中,蕴含并反复确认了一种父职的情感呼吁;在娱乐戏谑的效果下,掩藏了对当代父职的期待和转向。
(网友评论)
“不太熟”的调侃玩梗,完成了对父亲形象的一次社会再生产,对传统亲职功能结构的再生产。
我们对父职的期待,从一个社会意义上的父亲身份,经历了反叛和对抗的命题后,渐渐回归到私领域的爱的呼唤:父亲不仅仅是规则的制定者、道德的训导者,还应是家外世界的引路人和情绪价值的提供者。
在属于父亲的节日中,父亲和我好像隔了多年时光,走在雨和雨的间歇里,我们的肩头渐渐地靠在一起,从没有一句要说的话到渐渐看清父亲的脸庞,日子也在树声中慢慢流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