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特有的人文情感的句子?生活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怎么解决?
苏轼亲手种茶,见茶如见自己,茶之风骨亦是东坡风骨,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慢话诗词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茶特有的人文情感的句子1
《梦华录》的播出,让很多人更进一步了解到了中国茶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溯源地。“茶”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基因,囊括了丰富的精神内涵。
唐代陆羽在八世纪初写了茶学专著《茶经》,首篇中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这一句话,提纲挈领将茶物质与精神水乳交融的形态全然点透。也就是说,茶,即是地理环境下生长在中国南部的植物,也代表了人文语境下,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具有君子风范的嘉木。
中国首部字典中,收入了“茶”字,说明茶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历代文人在茶文化时代风气的形成及演进中,往往起到了记录者、参与者甚至引领者的作用。

唐代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写出了喝新茶的感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宋代是茶文化的鼎盛时期,采茶、制茶、品茶、煎茶、斗茶等成了生活日常,各种茶事活动十分流行。“双井茶”、“白云茶”“团茶”“北苑茶”等名茶被写进诗词中,茶文化异彩纷呈。
元祐七年,大文豪苏轼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中写到:“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茶除了具有提振精神、止渴解酒等功效外,苏轼还将好茶比作佳人,暗含诗人对生命至善至美的永恒追求。

在繁多的茶诗中,写品茶、赐茶、赠茶的多,而写种茶、制茶工艺的就特别少,这是因为品茶作诗是文人士大夫的事,而种茶、制茶是茶农的事。苏轼就写过一首种茶诗,是体检即是《种茶》,全诗如下:
种茶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
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
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
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
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
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
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
未任供臼磨,且可资摘嗅。
千团输大官,百饼衔私斗。
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

题解:
诗题为“种茶”,写得自然是种植茶叶之事。据《苏轼诗集》记载,此诗作于1096年,,此时的苏轼被贬惠州,苏轼虽然写的是茶树,但暗喻了自己的人生境遇。
1094年四月十二日,哲宗皇帝下诏改元为“绍圣”,透露出继承神宗朝的方针政策,也就意味着所谓“变法派”即将得志,张惇、安焘等“变法派”并没有发扬王安石新法的革新精神和相关政策落实,他们出任出任要职后,吕大防、范纯仁等被格职,一大批“元祐党人”被贬,苏轼也在贬官之列。
这一年,苏轼被连贬五次,从定州知州,到英州军州事,赴英州途中,苏轼接到诏书,“诏苏轼合叙复日,不得与叙”,意思是苏轼被取消了“叙官”资格,永无翻身之日。第四次被贬,是在到达安徽当涂,再贬左承议郎,责授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第五次贬官,是在抵达庐陵时,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仍惠州安置。
苏轼在极度落寞时,发落岭南,抵达惠州。

赏析: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这四句主要写茶树的生长环境,茶树长在松树之间,跟松树一样,瘦骨嶙峋,周围有荆棘和藤蔓缠绕在一起,影响了茶树的生长。
陆羽《茶经》中说:“野者上,园者次”。唐宋时,民间大规模种植茶树并不多见,野茶自由生长,反而茶味足,茶气悠扬,茶园的茶叶反而失了茶味。
“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接下来这四句写茶树的生长状态,茶树似乎是被老天爷所遗弃在荒野之上,几百年过去了,还在如稚子一般无人管束,野蛮生长。这片荒野之地,自然长不出“顾渚紫笋”这样的名优茶,但是孤独的茶树,独树一帜,顽强地活在天地之间。

这八句诗,写出了茶树生长环境十分恶劣,而且有带刺的荆棘和令人窒息的蔓草反复纠缠,实则写出了地处荒蛮之地岭南的苏轼,受到奸佞小人的打击报复,然而,他依然怀抱赤子之心,挣脱束缚,用力生长,“孤根独寿”,宁折不弯。这哪里是写茶,分明是在写自己的遭遇,写自己孤独的精神世界。
“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未任供臼磨,且可资摘嗅。”这几句写移植茶树后,茶树的生长情况。
诗人是爱茶之人,自然不忍心茶树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长,于是诗人将这一颗孑然独立的茶树移植到了白鹤岭,亲手松土,天公作美,连日春雨浇灌,茶树很快恢复生长,逐渐茂盛。茶芽如鸟嘴,细嫩饱满,堪比紫笋茶,甚至可以嗅到淡淡茶香。

诗人将野生茶树移植到自己在惠州的居所内,这一处居所是苏轼亲自选址,地点就在惠州白鹤峰下。苏轼不但爱茶,还要亲自种茶,而且种的茶树是连老天爷都嫌弃的“旅生”茶树。
尾句“千团输太官,百饼衔私斗。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这四句是作者借茶抒发自己的情致。“千团”“百饼”都是指北宋流行的团茶,尤其是龙凤团茶是御用茶,文人士大夫常常以此来斗茶,但是此时的苏轼,早已不把名贵的团茶放在眼里,他只想喝一杯自己种的茶,抛开政治上的争名夺利,啜一口自己种的茶,如此惬意。
旷达的苏轼,中年因“乌台诗案”险些命丧黄泉,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此期间,他写出了千古名篇《定风波》,尾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道尽苏轼面对困境之豁达。

晚年被贬荒蛮之地惠州,他自比为荒野的一株茶树,见茶树如见自己,以一颗茶树的顽强生长,在大自然中顺应天时,在春雨中吐露茶芽,这就是“野者上”,苏轼写茶的精神和风骨,其实就是写自己的精神和风骨。
不知不觉间,喝茶,成了体悟生活之美好的雅致艺术,茶,更像是晚逢的知己,品之总有相见恨晚的感受。以至于爱喝茶的鲁迅先生感慨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我在头条搞创作#
茶特有的人文情感的句子2
如果茶仅仅是茶,没有千百年来的岁月沉淀,没有历代文人的风骨熏陶,没有寻常百姓的人情滋养,它是当不起茶的称谓的。茶之为茶,已经是历史,是人文,是国人血脉里流淌的气节。 不管你爱不爱喝茶,这就像你爱不爱中国古老的瓷器、衣饰、文化是一样的,它就在那里,是中国文人的心头所爱。早在晋朝,中国出现了第一首茶诗——杜育的《荈赋》,从此茶不仅仅是一味饮品,也是文以载道的寄托,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缩影。
历朝历代的文人饮茶,都带着时代的烙印,从烹到沏,从茶饼到茶芽,政治、文化还有文人心境都能从一盏茶汤中窥探一二。茶是文人精神世界的慰藉,是即便温饱不足以支撑,仍旧不忍割舍的良药。 诗人闻一多在他的新诗《口供》里写道,记著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他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追求新文化的生机,长时间埋头在故纸堆里寻找突破,除了吃饭上课,最大的享受就是一壶苦茶。 闻一多到美国留学期间,依然在宿舍里用火油灯煮水沏茶,称“不喝茶还能成为中国人?”在这个爱国诗人的骨子里,苦茶,成了他生命的写照,苦苦追寻,苦苦思索,苦苦斗争,直到把自己熬成一杯苦茶。
相比闻一多烛火一样的燃烧,朱自清更像桨声灯影里的万点萤火。抗战前期,朱自清作为清华文学系的主任,生活无忧,喝茶怡情那是自然,经常与友人泛舟品茗,与俞伯平在秦淮河上荡舟沏茶,那荷塘月色里的诗意便在一盏清茶里氤氲不散。
到了战后通货膨胀,温饱难以维系,更不用谈喝茶了,朱自清最终竟因胃溃疡去世。当时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朱自清本可以得到美国的援助,如果朱自清能接受援助,或许也不至于早早离世,而他的拒绝却是斩钉截铁,宁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为得是民族的气节和尊严。 在这些波谲云涌的历史潮流中,在这些文人的人生华章中,喝茶不过是他们人生微乎其微的细节,而正是这些细微的注脚,让我们在当下的和平与温饱中,每呷一口清茶,都能了然它的分量。
茶起源于中国,却用了上千年走向世界,至今被西方人称为“神奇的东方树叶”。那么茶到底是什么?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吗?
“柴米油盐酱醋茶”常常被用来形容生活中的琐事,相比于前面 六种必需品,茶作为一种饮品,仿佛是可有可无,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其实不然,茶最早是作为一道药而不是饮品。茶的药效起源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时期,在《神农本草经》记载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解之”。
这里的“荼”也就是我们如今的茶。 传说中,神农氏为了百姓的安危,遍尝百草,以医民恙。他每发现一种草都会吃下去,观察草在肚子里的变化。直到有一次,神农在品尝一道树叶时,感觉肚子里一阵凉爽,舒适的感觉从肚子蔓延到全身,整个人都清爽起来,精神焕发。于是,便将这种树叶命名为“荼”,被后世称为“茶”。不仅在《神农本草经》有记载,东汉华佗的《食经》和唐朝的《唐本草》都有记载茶的药用价值,甚至到大家熟悉的《本草纲目》中,都有对茶药用价值的明确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所以,茶早期是作为“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一部分,凭借的是其药用价值,只是人们在食用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茶的药用价值有限,而其提神醒脑的作用尤为明显,因此,茶演变到现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饮料而不是药品。
唐代茶圣陆羽发布著作《茶经》,其书中阐述的茶艺和茶道,更是奠定了茶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茶文化就此达到了顶峰。直到现在,光是茶的种类就有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品种,更不用说还有各式各样的地方小众茶叶。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茶文化正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也见证了历朝历代的兴衰。早在秦汉朝初期,饮茶之风就在士大夫间流传开来,受制于生产工艺的限制,早期饮茶条件十分简陋。到汉朝以后,伴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成套茶具的出现,影响了后世饮茶的基本流程和规范。唐宋时期,经济空前繁荣,人们不在满足于简单的喝茶,茶文化的兴起带动了民间点茶,斗茶之风。到明清时期,基本上确定现代饮茶的方式,现在人们的冲水泡茶的方法就来自于明朝时期,在明朝以前,饮茶的流程高度复杂,往往需要很多步骤,在很多古装剧中能看到,古人饮茶的方法大多是把茶放在锅中用小火慢慢蒸煮。时至今日,茶文化已经演变成,种茶,制茶,饮茶,茶礼,茶会上。人们往往以茶待客,相应的饮茶礼仪,饮茶手势,饮茶送客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仪规。成为了中华礼仪的一部分。
茶文化不仅体现在礼仪的外在方面,更体现在中华民族的内在。茶文化因其包罗万象,吸收了来自儒、释、道诸家精华,强调了修身养性。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
品茶可以品出茶中带着古老内敛的韵味,品的是人生百态,喝出宁静的氛围,喝出淡泊名利的心境。在茶的韵味中,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交融,举手投足都牵动着自然的变化,最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这不正是中华民族的处事待客之道吗?可以说茶文化的发展正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缩影,一步一个脚印烙印在中国人骨子里。
随着中华文化的蓬勃发展,而生生不息。无论科学也好,传统也好,文化始终贯穿历史的始终,即使断了,文化还会延续,只不过文化可能不再是当年的模样,因为,在我们这个维度,有文化才能诞生文明,也就是从“无”到“有”的变化,从一种“共识”,创造出一种规则,让它呈现出“可视化”的形式。比如,民以食为天,这是全世界人几乎不可违背的规则。水为生命之源,这也是不可违背的。
因此,文化的背后,必定有一种共识的认同规律在支撑。从现有的观点来看,我们能认同的科学,是通过权威机构的研究,用数据来公布成果的,这就是科学。而数据,主要是通过计算的方式来说明事物发展的,比如角动量,频率,波形,磁场,辐射,人们认为,能确定的,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无法确定的,对我们起到负面的,是我们不需要的,这就是我们现有的文化。
在茶文化上,我们对外宣称,茶叶的成分对人体有益,但同时也指出,饮用过量对身体有害,这种话,粗略看看,的确是专业。但这种话如果我们动脑子就知道,根本经不起推敲,人体有益,过量有害,我们今天得到的实际是什么?是不是没有喝过量,身体却仍然出现了间歇性慢性中毒的情况呢?所以,科学的茶文化,经不起推敲,喝到科学标准的茶,我们尽量不要把传统的茶文化扯在一起说明,因为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在喝科学标准的茶,把传统茶文化与科学标准混为一谈,当我们喝茶喝出了问题,比如,喝茶喝到肾结石,喝发酵茶喝到伤肾,伤胃,莫名其妙得了白血病等等,我们基本怪的是茶,而不是科学的标准,我可以明确告诉每个人,这个“锅”,茶不背。
这是今天的科学茶文化导致的。科学茶文化,用魏晋,唐宋,明清时期的茶文化美好,用改革开放吃老本那一套权威在说今天的茶,本来混为一谈无所谓,但现在有意思的是,您看看几个茶叶原始的气色,再看看这些专家学者的气色,能得到美容养颜,皮肤细腻有光泽的结果么?茶,本来喝的是成分,正面的成分,对身体有益,我们可以用科学说,可以用传统说,从科学说明,香气,滋味,是茶与水的整体参与,获得了香气的成分,滋味的成分,这些对人体有作用,所以人体会有正面的感受或者负面的感受,按照道理来说,正面感受对,身体应该往好的方面发展,错了,身体往不确定方向发展,大部分情况下是负面,对么?因为,科学安全标准在不断降低,茶叶品质虽然好,但整体品质往下降,对么?这段话是从科学角度来分析的。从传统来说,茶,从唐朝时期到明清时期,一直沿用了“茶为万病之药”的标准,比如孙思邈,陆羽,沿用了茶,久服,有力,悦志的说明,宋朝的日本有荣西,他将茶定义为,茶为万病之药,为末代灵药,明清时期,贡茶的茶膏上面明确说明,“治百病”,但问题是,茶的工艺技术,辨认方法并没有传承下来,有的,大部分只是喝茶的结果说明,这是妥妥的就像中药医书的方剂一样,只说明属性,用法,没有说明工艺做到什么程度,只是会说到多少时间,外形怎么样,这就是做好了,有点像传统中药的工艺,即看药做药,看茶做茶一样,如果我们不懂这套方法,茶文化很难被人认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今天的茶文化。一般来说,文化是由文化专属的人传播的,传播文化的主要方法是,照本宣科,也就是将历史的文化背景,情景,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把这件不为人知的事情说清楚,有证据,那么这些将成为数据,后人可以得到确实的资料以供参考,那么文化的延续也就得到了好与坏的反馈,我们只要背数据就可以,比如,山头的事迹,特产,这些用来干什么等等。
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发展重心主要从茶叶的效果转移到了工业方面,我们今天看到的茶文化,大多是某个地方的特产,拥有的历史,背景,茶叶的特点,故事,产量,平时搞了什么活动,得到的荣誉,获得的认证,主要名人,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利益,这便是今天的茶文化。然而,茶最终是需要喝的,工业化的机械革命,代替了大部分人力,本以为茶文化可以推动科学与传统蒸蒸日上,但现实是,茶的副作用带来了各种副作用,比如绿茶,新茶伤胃,新培育的品种,口感不如本地品种,老品种的减少导致传统茶价格升高,新品种的茶,除了产量外,无论从功效,口感,耐泡度等各方面不如老品种。
然而,科学工业却我行我素,继续发展,这使得很多想学茶的人,沦为被迫PUA(全称“Pick-up Artist”,原意是指“搭讪艺术家”)与道德绑架的形式,在学习,在培训,在喝茶,用“无所谓”好与坏的形式,
对自己的身体不闻不问,美其名曰,我可以的。这种病态与妖魔化的发展,导致很多人,离开了茶圈。虽然,很多人对茶有兴趣,也愿意学习,但对于茶的潜在危险性,很多人望而却步,不仅仅是文化不实用,就连茶艺也在装,因为,很多人买回去泡的茶,根本没有茶艺泡得好喝,问其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模棱两可,摸不着北,问其保证,含糊其辞,无法保证,这些都是茶文化无法让人体验到花钱买到价值的真实性。
究其所有,茶还是茶,是饮品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茶是流淌在身体里的文化。
茶特有的人文情感的句子3
茶之为物,生于五岳山灵,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吸天地之灵气,孕日月之精华,再以清纯洁净的山泉水冲泡,不仅是人们解渴的甘露,更能怡神养性,达意传情。
古人说,品茗赏艺、含英咀华,能令人宠辱偕忘、心旷神怡,能令人暂抛世俗功名利禄,忘却尘世烦恼忧愁。
正是由于茶的自然禀性与人文精神有着深刻的相通之处,国人才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
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杯茶包含了中国古代哲人文士热爱的天、地、山、水、仁、智等各种元素。
茶道“和、静、怡、真"的精神内涵,与中国古代文人推崇的人格品质、精神境界、艺术意境、美学观点更是相互贯通。
而茶之于中国古典文学,实在是一个美丽又必然的邂逅。
从茶里,我们能品出大红袍的高贵典雅,品出普洱的厚重饱满,品出龙井的恬静柔美,品出白毫银针的清淡素朴。既喝得醍醐灌顶,又喝得荡气回肠。
而我却觉得每一种茶带来的滋味,就像读不同朝代的古诗,读出的是一种古典的清新与超然。
我仿佛见到了素辉朗照、不曾为现代红尘所染的秦时明月,见到了一座苍凉磅礴的汉时边关;见到了《全唐诗》中飘落的一片红叶裹挟着一缕秋风;见到了《全宋词》里拂过的一抹轻云洒落一阵微雨,如同曾经许下承诺的悠悠相思,点点滴滴地轻叩心弦。
在氤氲着清醇与温馨的茶汤里,读古书,思故人,中国古代的茶文化就这样引领我们到唐风宋韵里开发新的审美资源,发掘古人沉积在古典文学里的人生意蕴。
应该说在饮茶的过程中学习古代茶文化和古代文学,是对我们身边物质环境的一次净化、一次诗意的观照、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远离繁华热闹的都市,不只为魂牵梦萦、高山仰止的精神家园,更为着心底深藏的那份隐逸情结。
李白的一首《山中问答》道尽了千古隐士相同的感喟:“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在浮华的世俗背后,学会亲近山水自然,学会品茶,学会读自己钟情的古书,学会选择和放弃现实中的一些人和事。 让自己的心灵拥有相对自由的空间和简单平和的心境,不是每个现代人都渴慕追求的么?
而茶喝得愈久,人与古典文学的情结愈加息息相关,性情也便愈加蕴藉而内敛,内心也便始终自愿保守一方淡泊与宁静的田园。朝夕砥砺、未敢丝毫懈怠,读了几十年形形色色的书,于今方悟读书之法,乃觉其意味其乐趣与饮茶何其相似!
近来更越发感到世间只有读书、喝茶二事,与人间的其他消遣方式不同:没有欲无止境的热烈,也就没有纵情过后的空虚。同在微苦寂寥之中,浓淡冷暖唯有亲自品尝,久而久之即能从苦中咂出甘甜滋味。
正是这种缘故,中国古代文人将"茶"引为素心同调的知己,“无茶不文人”,“茶者,心之水”。
只有用心品茶,用心做人,茶和心才能完全相合,才能回到茶的本意。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