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中王勃情感的句子?生活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怎么解决?
戏说《滕王阁序》(一)——我们哥仨与老父亲的感情纠葛,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乱语堂主人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滕王阁中王勃情感的句子1
(一)我们哥仨与老父亲的感情纠葛
大家好,我是滕王阁,我们家里有兄弟三个,巧的是还都叫滕王阁,每次说起这个,都能让我想到王富贵。兄弟三个里我排行第二,所以也有叫我滕王二阁、或者叫滕王二哥的,就是听起来有点天津味儿。
我们的老父亲是个王爷,滕王,所以我们哥仨这也算是以父之名了。我们这位老父亲呐,了不得了,姓李,叫李元婴。那位说“姓李,叫李元婴”有嘛了不得的,可说么,这好像也没有多大了不得的。可是我们老父亲的老父亲了不得啊!谁呢?那您得站稳喽,怹老人家就是大唐朝的开国皇帝,恕个罪说,老爷子叫李渊呐!说他是我们老父亲的老父亲啊,那绝对了,怹老人家都六十了才生了这个儿子,可不是老父亲么!也有人感叹老爷子老当益壮的,那可不是么!关键老爷子那年让我们二大爷从皇位上劝退下来也有两年了,在后宫里当着太上皇他不也是没什么事、也没什么乐子么!
跟我们老父亲一年出生的,还有二大爷的九儿子,后来继承了二大爷的皇位,还娶了个能当皇帝的老婆。老父亲长到八岁,老太爷就去世了,好在二大爷对他不错,当自己个孩子养着、宠着,也倒无忧无虑,没怎么受着委屈。但是该说不说的,纨绔子弟的习气,倒是也没怎么落下过!
就那么一晃到了十二岁,二大爷宠着,就被封了王了,封地在滕地,就是现在山东滕州,所以叫滕王。你说说、你说说,这年纪轻轻的,哪说理去!
我们这位老父亲有两大爱好,不是谦儿哥那个抽烟喝酒烫头,而是画蝶和盖楼,反正多少都跟艺术有点挨着吧。要说这个画蝶啊,不是梁祝那个化蝶,就是单纯的爱画蝴蝶。嗬!那叫一个画得好,活灵活现的,想要从画里飞出来似的,还开创了一个宫廷画派,叫滕派蝶画。关键这玩意还真不是什么人都能画的,因为用料都珍贵着呢,要不说它值钱呢,光料钱都值了!
不过绘画艺术,咱也不大懂,咱还是说盖楼。这盖楼啊,先盖什么呢?有了爵位、有了封地了,得先盖行宫啊。就这么的,就有了我们大哥,全世界第一个滕王阁。老父亲在滕州真就没闲着,盖完这个盖那个,而且把纨绔习气发挥到了极致,骄奢淫逸、横征暴敛,所以闹出了很多民怨。到后来,估计二大爷感觉也兜不住了,没办法,不能再护着啦,老父亲就被贬到了苏州。苏州没能呆多久,就被调到洪州,所以老父亲也没来得及下手,不然那也得有一个以父之名的楼,那样我就不是二哥,就是三哥了。可惜的是我们大哥,老父亲这一走,真就成没人管的娃了,关键老父亲在的时候也遭百姓恨呐,他这一走,他盖的那些小楼,也就只能任凭雨打风吹了。不知道后来远在滕州的大哥,想起老父亲来,是不是总会哼起那句“为你我受冷风吹”。
公元653年的时候,老父亲来到了洪州,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这才有了我。相比在滕州,老父亲在洪州倒也是有些收敛,不过他在洪州呆了也不到十年,也就是我建成没几年,就被他那个皇帝大侄儿调到隆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阆中)去了,这时候二大爷已经归天了,皇帝虽然也顾及着二大爷的面子,但是对老父亲也没有特别的罩着了。
公元662年,老父亲到了隆州之后就马不停蹄开始建造三弟。而且四川么,大家都晓得,天府之国,“巴适得板,安逸得喊”,那叫一个多么地快活。所以老父亲在隆州一边盖楼、一边画蝴蝶,连长安都想不起来了,估计更别指望能想起我了。可是我就有点忐忑、有点瑟瑟发抖了,惶恐不安的我,时常会想起大哥,想起大哥的时候我就想唱着对他说:“当我想你的时候,我的心在颤抖,当我想你的时候,泪水也悄悄地滑落”。哎,啥也不说了,你们懂的!
要不是后来老阎来了,我还真是捏了一把汗,也是夜夜难眠。
公元675年,距离老父亲离开我已经十三个年头了。你们都不知道这十三年我都经历了一些什么,不知道是不是要重复大哥昨天的故事,那些内心戏,那些折磨,都没法对你们说。幸亏这个时候,有一个叫阎伯屿的人来洪州做都督了。老阎虽然不爱盖楼,但是阎都督爱修楼啊,老阎觉得修楼也是政绩工程啊,而且没盖楼费事费钱,而且还不会被说骄奢淫逸、大兴土木,何乐而不为呢!
感谢老阎把我修好,让我焕发昔日的光彩,甚至更胜一筹。虽然很多人说我更应该感谢王勃,因为是他一篇《滕王阁序》才让我天下闻名的,碾压了三弟和大哥,但是咱吃水不忘挖井人,没有老阎搭这个台,这戏也唱不成不是么?!而且老阎和小王之间也有一些小故事、小曲折、小纠葛,咱们慢慢来说。而这一切,还得从“小王是怎么来到滕王阁的”开始说起!
滕王阁中王勃情感的句子2
上元二年(675年)秋天,王勃踏上了去交趾(今越南河内)看望在那里当县令的父亲的旅途。他路过洪州,也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去拜访了当时的洪州都督阎伯屿,恰巧碰到阎伯屿为了庆祝滕王阁的重修落成,打算重阳节那天在那举行盛大的宴会。
王勃这时虽然没有了官职,但好歹出身名门世家,还因文采出众少年就博得盛名,于是阎伯屿给王勃也发了封邀请函,请他去参加重阳节的聚会。
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并列为江南三大名搂。滕王阁最初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滕王李元婴在担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
王勃早就听说了滕王阁的盛名,这次路过南昌,自然是要去参观游览一番,更何况到时还有好酒好菜吃着喝着,便欣然答应前往赴宴。
到了重阳节这天,滕王阁里张灯结彩,高朋满座。我们知道古代的文人墨客,聚在一起总喜欢搞搞赛诗会之类的活动。这次也不例外啊,既然要吟诗作赋,自然是要有个人开个好头。那谁能担此重任呢?
据《唐摭言》这本书里说到,当时的都督阎伯屿其实是打算让自己的女婿吴子章出出风头。他事先让吴子章写好一篇序文,记在心里,等宴会这天再默写出来,以此来博得众人的喝彩。
很多人都知道阎伯屿心里的小九九,因此当笔墨送到他们跟前时,他们都找各种借口推辞,不肯写。
但我们的王勃同学不知内情啊。这时,他景也看了,酒也喝了,兴致正高昂的时候,见大家都磨磨唧唧的左推右让浪费时间,心想,你们不写,我来写。只见他走上前,一气呵成,写了一篇流传千古的经典骈文《藤王阁序》。
在这篇序的最后,还有一首七言古诗。语文课本上的《藤王阁序》把这首诗给省略了,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它,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首诗:
(1)江渚(zhǔ):江中小洲。
(2)佩玉鸣鸾(luán):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3)槛(jiàn):栏杆。
整首诗翻译过来,就是:
滕王阁高高地矗立在赣江边上,玉佩金铃鸣响的歌舞盛宴早已结束。
早晨,南浦的轻云飞过雕梁画栋;傍晚,西山的烟雨吹打着珠帘。
悠闲自在的云彩倒映在潭水里;物换星移,多少个春秋已经过去了。
修建这座滕王阁的帝王之子如今去哪儿了?只有栏杆外的滔滔江水日夜奔流不息。
首句”滕王高阁临江渚“是写滕王阁的地理位置,“高”字既写出了楼阁的雄壮气势,又有登高而视野开阔的感觉。
这样的高楼,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第二句“”佩玉鸣鸾罢歌舞“则是回忆往昔滕王在这座高楼里宴请宾客的华丽喧闹的景象。
李元婴最早在山东滕州被封王,他在那里起了一座名为”滕王阁“的高楼。后来李元婴调任到江西南昌任都督,他因思念山东的那座”滕王阁“,就命人在赣江东岸又修了一座高楼,也取名为”滕王阁“。
第三、四句"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是用对偶的方式写如今滕王阁的景象。“画栋”“珠帘”是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滕王阁内部装饰之奢靡豪华。这么雄壮华美的楼阁,如今人去楼空,只剩下南浦的云和西山的雨还天天光临。
当初有多热闹,如今就有多萧瑟。第五、六句"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更深入的描写了这种苍凉的景象。因“闲”而感觉“日悠悠”,经年累月,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中几个春秋就过去了。这里从空间的描写自然过渡到时间的描写。
有了前面物是人非的写景铺垫,最后两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直接抒发情感,表达历史盛衰无常,人生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终成空的惆怅悲鸣。
读者读到这里,都会忍不住叹息,继而想到一个恒久的问题:既然一切皆空,那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整首诗用词精炼,以景抒情,意境高远,余韵悠长。与辞藻华丽,善用典故、对仗工整又洋洋洒洒的《藤王阁序》相得益彰。华姐姐觉得这首诗更像是700多字的《藤王阁序》的超级精简版。
传说,王勃写完《藤王阁序》,阎伯屿的女婿吴子章很不服气,就想用自己过目不忘的本领,出王勃的丑。他对众人说:这首诗是王勃抄袭的,我曾在四川旅游时,看到过一块石碑上刻有相同的文章。然后,他几乎一字不差的把这篇文章背了出来。大家都很惊愕。
就在大家以为王勃要羞愧而逃的时候,只见王勃非常淡定的问吴子章:既然你说我这篇序文是抄袭的,那你说的那篇文章后面可有一首诗?吴子章一下子懵了:诗?什么诗?没有诗。
王勃微微一笑,挥笔就写下了我们今天解读的这首《滕王阁诗》。大家拍手称赞,吴子章顿时羞愧的无地自容。
写完后,王勃向阎伯屿告辞离去。大家还在观摩着《藤王阁序》,突然发现最后一句”槛外长江 自流“少了一个字。空格是个什么字呢?大家纷纷琢磨,有说”水“,有说”船“,阎伯屿都觉得少了点味道,就派人带了很多钱去追赶王勃。
好不容易追上,阎伯屿的人奉上千金,请求王勃把那个空缺的字补上。王勃哈哈大笑:空不就是”空“吗?
676年夏季,王勃看望父亲后,在返途中遭遇海上风浪,不幸溺水而亡。
也有人说他是落水受到了惊吓,后急病缠身,不久就病死了。
还有人说王勃是看到因受自己牵连而被贬的父亲生活困顿,内心太过愧疚自责,跳海而亡。
王勃就像是一颗最闪耀的流星,划过初唐的时空,发出最璀璨的光辉,在人们的惊叹声中转瞬即逝。
或许,像他这样的天才,本不属于人间,只是下凡来渡劫,而后又回归到属于他的神仙世界里。
滕王阁中王勃情感的句子3
我叫滕王阁,坐标江西南昌。653年,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的弟弟,原被封滕王,后调任江南洪州都督的李元婴,喜欢书画,精通音律,很喜欢和漂亮的姑娘们在一起,乘着雕刻精美的船,在江边游览,唱歌,跳舞,为了娱乐方便,他在赣江边筑豪阁,冠名“滕王阁”,于是,我,滕王阁,就此诞生。
初生的“我”,规模很小,你们今天见到的“我”,早已不是当初建造时的青涩模样了。
今天的我,规模宏大,雄伟壮观。我“长”成今天的样子可真不容易!在长达1300多年的时间里,我经历了大小29次“整容”手术,最近的一次是1989年。
终于,我被修建成了今天这个样子:高九层,净高57.5米,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第五层楼是观景的最好楼层,第六层是仿古戏台,每小时有一次演出。
也许有人奇怪,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多的重修机会?告诉你吧,初生时的我默默无闻,22年后,我经历了第一次重修。为了庆祝我的首次“整容”成功,大家聚餐欢庆。就是因为这一顿饭,一个人,挥笔一诗一文,我曝得大名。让一座阁楼,一跃跻身成为名满天下的江南三大楼之一,让一座城,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
从此,全天下的人都向往我,凡是到江西来或路过此地的人,都必定要来看看我。一时间,我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精美的楼阁建筑,加上珠联璧合的自然人文景观,激发了历朝历代过往此地的文人才子们的兴趣,大家纷纷登楼抒怀,缅怀先贤,瞻仰前辈遗迹,那人流量,一年比一年高!旅游火爆之势没法阻挡,历朝历代的官员们,还要拿我撑当地的GDP啊,所以,我就被慢慢地整“大”了,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2001年,我还被批准成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嘿嘿,这个盛名的获得,可真得感谢一千三百年前的那个诗人,他是我的幸运之神,造化之主。没有他,就没有我扬名天下的今天 。他,就是有“神童”之称的天才诗人王勃。
那是675年的重阳节,经历了第一次重修的我落成了,修建我的是当时新任都督阎伯屿,他胸有文墨,爱才惜才。他女婿吴子章颇有才气,打磨多时,准备了一篇雄文,准备趁今日庆贺我重建之机来发布。于是,时维九月,群贤毕至,大家把盏临酒,好不欢畅。
席间,阎领导发表讲话,客气地请在座出席者现场写文,以讴歌滕王阁和他的功绩。大家都知道人家是客气,于是推辞不写,阎领导见大家都谦让着不肯动笔,刚准备顺手推舟让他女婿来写,突然,席中一个瘦高的年轻人站了起来,朗声说道:“承蒙盛情款待,小生愿意一试。”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那个16岁时写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初唐四杰之一——王勃。
你们可别小看这个年轻人!他家学渊源,神童附身,一家子都是天才级人物呢!不信?说出来吓吓你。
王勃650年出生于绛州龙门,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叔祖父王绩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野望》的作者,父亲王福畴“绝六艺以成能,兼百行而为德”,他们祖祖辈辈,“或公或侯,乃武乃文”。王勃自己,“六岁善辞章,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九岁读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后,撰写了十卷的《指瑕》,指出书中的错误。小小年纪,才贯古今,有“神童”“天才”之称。
此时,只见他酒酣提笔,挥洒自如,龙飞凤舞,顷刻间,一篇《滕王阁序》出笼,众人围观,不住称赞,当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都督和大家齐声称赞,当读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时,阎都督不由竖指点赞:“神作,神作,此人真乃天才也”。吴子章也忘了自己要发布的文章,佩服得连连点头。
那一刻,我知道,因为眼前这个年轻人,我要火了!我要大名远扬了!但令我没想到的是,他和他写的那篇文章的影响力太大太深远了,以致经过一千多年后,一提到我,每个人都会想到他,一提到他,每个人都会想到我,我和他已经互相成就,密不可分,浑然一体了!
就这样,我,原本一座并不出名的阁楼,因为天才驾临,一挥如椽大笔,我因文成名了,而且千年不朽!
我,滕王阁,感谢王勃,同时也希望天下更多的文人,能够给更多的景点来写诗文,希望天下多些像我和黄鹤楼,岳阳楼一样,因文而出名的景区。
-作者-
艳若桃李,女,甘肃省作协会员,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喜欢阅读写作,发表过几百篇文章,有书出版。教书育人责任田,读书写作自留地。舌耕不懈,笔耕不辍,非为大器想晚成,只缘精神有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