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生活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怎么解决?
【名篇欣赏】一剪梅(宋 李清照),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国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剪梅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1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评鉴】若兰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 ”,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 ,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 ,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接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按顺序,应是月满时 ,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说“谁寄”,又可知是无人寄也。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 ,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 。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
下片自此转为直接抒情,用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 ,锦书未来 ,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其深化 ,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此情封锁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这里 ,“眉头”与“心头”相对应 ,“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当然,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
http://www.zgguofeng.com/shici/xdsc/237448.html
责任编辑:孙克攀
一剪梅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2
今天我们来品读李清照婚姻生活当中的小确幸,这首《一剪梅》也是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封情书。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的《醉花阴》,那也是他写给赵明诚的一封情书,其中的经典名句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集我们分享的《一剪梅》呀,名气比《醉花阴》更大,我记得很多年前这首一剪梅就被谱成了流行歌曲,很多著名歌手都演唱过这首歌,在各大歌厅的点歌率也非常高,反正我以前去KTV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有朋友点唱这首歌,只不过歌名用的不是词牌名《一剪梅》,而是从词中选了“月满西楼”这一句词作为歌名了。那么这首词到底有什么魅力,直到今天还能被广为传唱呢?我想用三句话来概括这首词的魅力:“文字优美,情感细腻,心思巧妙,”这三大特点,其实也正是李清照词的基本特点,只不过在这首一剪梅当中,堪称完美的同时展示出了这三大魅力。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大魅力——文字优美。首先写景就很美:“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色的荷花渐渐凋零了,这已经是凉风飒飒的秋天了,凋零的荷花简直就是秋天的形象代言人。李商隐也写过:“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句子,林黛玉就酷爱“留得枯荷听雨声”这一句。只不过曹雪芹将这句诗记成了“留得残荷听雨声。”意境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既然红藕就是荷花,那李清照为什么不直接说荷花或者莲花呢?除了格律平仄的要求之外,你可别忘了偶还是一语双关,因为莲藕的藕谐音配偶的“偶”。所以红藕在古典诗词当中本来就有爱情的象征意义。例如花间词人顾夐的《醉公子》就写过这样的句子:“漠漠秋云澹,红藕香侵槛”也是用秋天的红藕来兴起闺中思妇的相思幽怨,李清照写的是巧妙的化用了顾夐的词,含蓄的暗示了这首词的相思主题。
“红藕香残玉簟秋”。“簟”是竹席的意思,竹席用玉来形容,可见是非常精美,光洁如玉的竹席了。“玉簟秋”怎样李清照用时很讲究,很优美吧。不过呀,我们别光陶醉在优美的文字当中,我们还得分析分析这句词儿,有点儿奇怪的地方,哪里奇怪呢?红藕香残是室外的风景,可是“玉簟”如果解释为竹席的本意,那就必须得是室内的装饰了。可这样解释的话,逻辑上是不是有点勉强呢?因为既然已经是秋天,那为什么床上不换上暖和的被褥,还要铺着冰冷的竹席呢?逻辑上说不通吧,而且紧接着的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显然又是室外的活动。在几句室外景象当中强行插入“玉簟秋”这样一个室内意象是不是有点突兀呢?因此这里将“玉簟”解释为床上铺的竹席似乎有点儿不大合时宜。既然前面说的是荷花,将玉簟秋解释为像竹席的纹路一样的水波涟渏更为合适呢?而且,古典诗词当中确实有将簟纹比喻成水纹的传统。例如唐代诗人李益写过一首诗:“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苏轼也写过:“簟纹如水帐如烟”的诗句,那么他们都是将簟纹比作水纹,反过来将水比作簟纹,当然也是可以的。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再来读“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不是就显得更流畅呢?凋落的荷花随着微波荡漾的秋水飘零而去,这是多么凄美的初秋景致呀。趁着天气还不是太冷,也趁着荷花还没有完全凋零,李清照决定泛舟出游,踏秋赏荷了。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她轻轻地挽起罗裙上了小船,兰舟就是小船的美称,我们看李清照用词确实讲究哈,荷花是红藕,竹席是玉簟,小船是兰舟。文字优美名不虚传吧,不过光文字优美还不够,李清照偏偏还别出心裁,安排了一个“独”字,独上兰舟。这分明是在向赵明诚撒娇吗?你看我又是一个人独自去秋游的呀,为什么每次我最需要你陪伴的时候你都不在我身边呢?过重阳节的时候你不能陪我赏菊喝酒,所以我不开心。“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荷花都快谢了,你还是不能陪我“轻解罗常,独上兰舟。”不能陪我也就算了,写封信给我报个平安,说声想我也是好的呀。可是这个赵明诚出差那么久,估计是忘我的,沉浸在考古事业当中,暂时忘了家中的娇妻了。李清照盼啊盼,就是盼不回自己的丈夫。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三句,写的实在是太美了。我们现在送信的快递小哥一般都是骑电动摩托,可是李清照笔下的快递小哥是踏着祥云飘然而来的。”云中谁寄锦书来“云中的快递小哥当然就是古代传说当中能够传递书信的鸿雁了。锦书是书信的美称,据说锦书是一个叫做苏蕙的女子发明的,苏蕙是南北朝时候秦州刺史窦滔的妻子,窦滔因为犯了事儿被流放。苏蕙非常想他,就用织锦绣了840个字的回文诗寄给丈夫,所谓回文诗就是,无论你是顺着读还是倒着读,都是一首一首饱含相思的凄婉诗篇,所以后人就用“锦书“来代指女子写给丈夫的书信。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也在苦苦的思念当中,盼望着远方丈夫的书信,那一行一行飞过的大雁是在传递着谁写的锦书呢?只可惜他等啊盼啊,只等到大雁早已飞过,直等到夜幕降临时,等到月满西楼,也没有等来属于她的那一封情书。在这里我要重点解释一下西楼这边意象。在古典诗词当中,西楼西窗,这样一些意象往往和爱情会发生密切关联。其实从古代的家居习惯来看哈,一般长辈是君于正屋,也就是坐北朝南的位置,例如诗词当中,往往以北堂代指母亲,因为这是主妇的居室,东厢房呢,一般是长子居住,女儿则居于西厢房。即使是在皇宫里面,居所的分配也是大致如此。例如东宫太子,西宫则往往是太后、妃嫔或公主这样一些女眷居住。于是在古典诗词当中,西楼、西厢、西窗便因为与女性的渊源而延伸出了旖旎爱情浪漫怀想,成为独具风情的爱情或者是相思意象了。像白居易的”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有我前面引用过的李益的写情诗”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等等,用的都是西楼、西窗这样的意象来寄托爱情。我的师兄段学俭在解释西楼这个意向的时候,说过一段很幽默的话,他说我们在读晏几道的词集会发现,这位活了73岁的词人似乎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谈恋爱。在哪里谈呢?西楼。他记下了在西楼的相见和定情:”西楼月下初相见,内粉头云。“他记下了在西楼的欢会:”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他记下了在西楼分别之后的惆怅:”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还有写出了别后长长的思念。上千年的诗歌积淀,特别是著名诗人词人的典范作品造就了西楼,看来西楼真的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意象,因为它和爱情和相思有着这样一种美丽的缘分。那李清照显然是熟读过晏几道的词集的,因为李清照曾经点评过五代,北宋以来。几乎所有一流诗人,她看得上的只有四位,这四位分别是晏几道、贺铸、秦观和黄庭坚,而在这四位当中,晏几道是排在第一的。晏几道如此钟情于西楼,李清照难免不受他的影响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长,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词的上片从踏秋赏荷的白天,一直写到了月满西楼的深夜。而李清照的相思也在字里行间绵绵不绝的流淌着。这是李清照的西楼,这是李清照的相思明月夜,这是李清照的残荷玉簟秋。换头一句“花自飘零“,是再一次呼应了首句的”红藕香残“。”水自流“则是呼应首句的”玉簟秋“。秋天的流水带走了飘零的荷花。”花自飘零水自流“一个“自”字,让我们看到了李清照毫不掩饰的幽怨之情,你看那,落花自顾自的飘零,秋水自顾自的流走,那有谁能够怜惜我的孤独呢?李清照的情感真的很细腻啊,她一方面是感叹花的飘零,一方面也是再一次的暗示赵明诚,你的妻子也像花一样,再美的花朵也会有凋零的时候,而时光就像这无情的水流,带走了我的青春岁月,一去不复返了。你就不能好好珍惜我对你的这一番情意吗?“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到底还是怕赵明诚这个书呆子看不懂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暗示,在情书快要结尾的时候,忍不住干脆挑明了说,但愿我的相思不是自作多情的单相思,希望你也跟我一样,虽然人在两地,心也要在一起,希望你想念我,是跟我想念你一样的刻骨铭心啊。
既然都已经挑明了,那么最后三句,李清照呢也不。不再遮遮掩掩羞羞答答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前面讲了,因为难以忍受相思的折磨,所以才独上兰舟,想去郊游散散心,可是这浓浓的相思之情是任何娱乐都排遣不了的,赵明诚这个人也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才下眉头,”李清照的是想强颜欢笑,把因为思念而天天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可是思念却又悄悄地转移到了心头。原来这相思是无孔不入,无处可逃的折磨呀。试问哪个男人收到这样形意绵绵的情书会不动心?会不立刻收拾行装,恨不得马上就飞回到妻子的身边呢?外面的世界再精彩,可是我只愿意许给你我的一生,这就是李清照的爱情和相思。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的句子,太美,太柔软,美到我们无法不为她心醉,柔软到我们无法不为她心动。当然了,这样美丽的句子也是出自李清照,心思巧妙的化用。因为在李清照之前,北宋名臣范仲淹已经写到过类似的句子:“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只不过呢,范仲淹的词中将眉、间心上并列,就少了像李清照那样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灵动曲折之美。不过平心而论啊,范仲淹的那首词也写得非常美。我们正好借这个机会,也和你分享一下范仲淹的这首诗
御街行
作者:范仲淹 (宋)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这首《御街行》抒发的呢,也是思乡和相思的深情,在失眠的深夜里,在如水的夜色下,词人深深的思念着远方的爱人。他想借酒消愁,可是每一滴酒都化作了相思的泪,每一个孤眠之夜都化作了相思的怨,他的眉间心上都刻满了孤独,他想逃避,却无法逃避。思念就是一张网,铺天盖地,你越想挣脱,却缠绕的越紧。这就是范仲淹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这也是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是喜欢范仲淹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还是更喜欢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呢?”钱钟书先生曾经评论过这两首词,他说范仲淹的诗里一字不涉及儿女私情。而他的《御街行》词里就有“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这样悱恻缠绵的情调,措辞婉约,胜过李清照《一剪梅》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钱钟书是更喜欢范仲淹的词。至于我当然欣赏范仲淹的直白坦率,不过我是女性,所以呢,我更喜欢李清照的词,曲哲灵动。“才下眉头”已然有努力要排遣愁绪,掩盖愁容的意思,可是表面的平静又怎能真的掩盖得了内心奔涌的相思呢?“才下眉头”是词人主观的努力。“却上心头”又泄露了词人拼命努力之后的失败。这一下一上之间,到底蕴含着词人多少欲言又止的爱呀!
一剪梅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3
一剪梅写作指南
编辑:诗词轩
一、词牌简介:
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亦有句句叶韵者。
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宋代时候,人们称一枝为一剪。一剪梅的意思,就是一枝梅花。古代时候,相隔两地的人往往通过赠送对方一枝梅花来表达相思。如《荆州记》记载陆凯和范晔的故事:“陆凯自江南,以梅花一枝寄长安与范晔,赠以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宋诗人刘克庄有句云:“轻烟小雪孤行路,折剩梅花寄一枝。”词牌“一剪梅”,即是取此意而生。
二、词谱例词(共有七种体式):
此调以周词、吴词为正体,若卢词、张词、蒋词之添韵,曹词、李词之减字,皆变体也。此词前后段第二句、第四句、第五句,俱不押韵,宋词惟周紫芝“无限江山”词与之同。周词前段第二句,“两岸斜阳”,两字仄声,谱内据之,余悉参所采诸词。
㈠ 正体:
⒈ 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例词、周邦彦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疏枝,略点梅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轻敲。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⒉ 正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 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 平仄平平(韵)。
例词、吴文英
远目伤心楼上山。愁里长眉,别后蛾鬟。暮云低压小阑干。教问孤鸿,因甚先还。
瘦倚溪桥梅夜寒。雪欲消时,泪不禁弹。剪成钗胜待归看。春在西窗,灯火更阑。
此词前后段第四句押韵,宋、元人俱如此填,惟汪元量词,前后段起句“十年旧事漫咨嗟”,“玉人劝我酌流霞”,与此平仄全异,恐非定格,不便参校。
㈡ 增韵体:
⒈ 增韵体①: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五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例词、卢炳
灯火楼台万斛莲,千门喜笑,素月婵娟。几多急管与繁弦。巷陌喧阗。毕献芳筵。
乐与民偕五马贤。绮罗丛里,一簇神仙。传柑雅宴约明年。尽夕留连韵满帆金船。
此词前后段第五句,俱押韵,宋词无别首可校。
⒉ 增韵体②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两叠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平中中中仄中平(韵)。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
例词、张炎
剩蕊惊寒减艳痕。蜂也消魂。蝶也消魂。醉归无月傍黄昏。知是花村。不是花村。
留得闲枝叶半存。好似桃根。可似桃根。小楼昨夜雨声浑。春到三分。秋到三分。
此词前后段第二、三句,第五、六句,俱叠韵,有程垓、刘克庄、刘擬、方岳、欧良、虞集诸词可校,但刘克庄词,换头句“阶衔免得管兵农”,与此平仄全异;又,宋无名氏词,前后段第二、三句,第五、六句,俱用量字韵者,系独木桥体,因词俚不录。
⒊ 增韵体③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六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例词、蒋捷
一片春愁带酒浇。江上船摇。楼上帘招。秋娘容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云帆卸浦桥。银字筝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此词每句用韵,与第二、三句,第四、五句用叠韵者不同。
㈢ 减字体:
⒈ 减字体①: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韵)。
例词、曹勋
不占前村占瑶阶。芳影横斜积渐开。水边竹外冷摇春,一带冲寒,香满襟怀。
管领东风要有才。频移歌酒上春台。直须日日坐花前,金殿仙人,同往同来。
此词前后段第二、三句,作七字一句,与诸家异。见《松隐集》,无别首宋词可校。
⒉ 减字体② 双调五十九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平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例词、赵长卿
霁霭迷空晓未收。羁馆残灯,永夜悲秋。梧桐叶上三更雨,别是人间一段愁。
睡又不成梦又休。多愁多病,当甚风流。真情一点苦萦人。才下眉尖,恰上心头。
此词前段结句七字。按,李清照词“雁字来时月满楼”,又,《乐府雅词》“明日从教一线添”,皆作七言。
三、写作要领:
1.韵字重叠:
先看这首词的韵字:
蒋捷:《一剪梅》。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韵字:浇,摇,招。桥,飘,潇,袍,调,烧。抛,桃,蕉。
第八部平声 二萧三肴四豪通用(上声 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去声 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 通用)
句句押韵,一韵到底,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
先看:风又飘飘,雨又潇潇,这里 飘 潇同韵,又都是韵字重叠使用,我们把这种韵字重叠使用,用韵方式叫做叠韵。
叠韵分两种:一是叠字韵就像风又飘飘,雨又潇潇。飘飘是叠字,在韵脚上就是叠字韵。二是叠韵母,比如逍遥是韵母相同所以也视为叠韵。
我们再看李清照这首: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相邻的两句连用两个“头”字作为韵字,这叫做重韵,凡是韵字重复使用的都叫做重韵,很多资料把重韵也归到叠韵里面。这种用韵方式在律诗中是绝对不允许的。而在很多的词牌中,却是出彩的亮点,比如:《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如梦令》知否、知否•••争渡、争渡•••《钗头凤》错、错、错 莫、莫、莫 等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语气,同时读起来有一种韵律的美感,这是这些词牌的特点,大家在读词时要注意这点。
2.韵字声调:
此调以一个七言句带两个四言句,节奏明快,声情低抑。每句用韵,因韵位极密,故音节更为明快响亮,音韵谐美,甚为南宋以来词人喜用。
本词牌属南吕宫,主感叹伤悲。另,这个词牌每句尾字都是平声,说明这词牌情绪是和缓的,缠绵的。
其中,四字句平仄相同,多是‘中仄平平’,所以相邻的四字句可以是重复的旋律,或者是部分重复的旋律。
由于全词句句平收,本词牌又是押平韵的,导致每句都可押韵,龙榆生先生的《词学十讲》中指出:句句用韵,容易使词的音律单调,一般会用音调来解决。再看蒋捷:《一剪梅》: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韵字:浇(阴),摇(阳),招(阴)。桥(阳),飘(阴),潇(阴),袍(阳),调(阳),烧(阴)。抛(阴),桃(阳),蕉(阴)。
12个韵字,由7个阴平字、5个阳平字成,整体是属于阴阳和谐的。
注:汉语拼音第一声 ā 为阴平,第二声 á 为阳平。
3.对偶:
再看四字句有什么特点?每两个四字句多为对偶句,这个特点,不管你用谁的格式都一样的,每两个四字句对偶。有不对偶的吗?有!
如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吴文英的教问孤鸿,因甚先还;雪欲消时,泪不禁弹;春在西窗,灯火更阑等等。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前后两句是因果关系或时间空间的顺序关系,有人把这叫做“流水”。注意呀!“流水”,不是流水对,流水对是对仗,而“流水”不是对仗。“流水”只是有因果关系或时间空间顺序关系的上下两个句子。但它是可以代替对仗或对偶的,再简单点说,就是把一句话拆成两句来写。所以呢,如果你的一剪梅此处没有对偶,就一定要用“流水”。
四、历代词作欣赏:
一剪梅(宋·无名氏)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一剪梅 客中新雪(宋·方岳)
谁剪轻琼做物华。春绕天涯,水绕天涯。园林晓树恁横斜,道是梅花,不是梅花。
宿鹭联拳倚断槎。昨夜寒些,今夜寒些。孤舟蓑笠钓烟沙,待不思家,怎不思家。
一剪梅 追感(宋·史达祖)
秦客当楼泣凤箫。宫衣香断,不见纤腰。隔年心事又今宵。折尽冰弦,何用鸾胶。
些子轻魂几度销。兰骚蕙些,无计重招。东窗一段月华娇。也带春愁,飞上梅梢。
一剪梅 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宋·刘克庄)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一剪梅 送杨师醇赴官(宋·周紫芝)
无限江山无限愁。两岸斜阳,人上扁舟。阑干吹浪不多时,酒在离尊,情满沧洲。
早是霜华两鬓秋。目送飞鸿,那更难留。问君尺素几时来,莫道长江,不解西流。
一剪梅(元末明初·刘基)
征雁来时木叶红,淡淡秋光,袅袅西风。江南江北短长亭,烟草低迷落照中。
浮世生涯一转蓬,今日韶颜,明日衰翁。五丁难挽逝川回,千古英雄,此恨都同。
一剪梅(明·夏完淳)
黄鹂啼处绿阴遮。红杏枝斜。碧柳枝斜。和风和月梦魂赊。风乱杨花。月乱梨花。
春风漂泊梦为家。花也天涯。人也天涯。花光人面绿窗纱。红是桃花。瘦是梅花。
一剪梅·小窗(清·陆震)
小窗雨歇绿全侵。半是桐阴。半是蕉阴。微风斜日坐孤吟。半是閒心。半是愁心。
酒徒三五是知音。不是东寻。便是西寻。散时往往月都沉。不是杯深。便是谭深。
一剪梅 轻舟(清·黄永)
布帆斜挂朩兰舟。身坐轻舟。心悟虚舟。槐阴风过忽惊秋。天似初秋。人比残秋。
伤心何处最高楼。十二红楼。十四青楼。年年行李寄他州。薄幸扬州。飘泊苏州。
一剪梅(清末近现代初·沈尹默)
海燕飞来趁岁华。认取春回,却已堪嗟。几番风细雨斜斜。落了梅花。开了樱花。
望眼楼头暮霭遮。欲破闲愁,除是新茶。年年芳草遍天涯。送我还家。伴我离家。
本文由诗词轩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
更多诗词资料,尽在:诗词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