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于景的句子表达惭愧的情感

融情于景的句子表达惭愧的情感?生活中难免遇到很多问题,怎么解决?

夏去秋来,适合读这样的古诗词: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解忧诗词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融情于景的句子表达惭愧的情感1

天高云淡,落叶纷飞,心事还在夏夜里辗转,眼前已然是一派初秋的清凉。

翠竹盈风,鸣蝉阵阵,红蕖照水,流光潋滟,岁序安然,季节美得令人惊艳。

很喜欢苏轼的一首《鹧鸪天》,“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流转的季节里,不念过往,不言悲喜。

在夏日的余热中,剪一缕秋风,吹散心头的浮躁;沐一身秋雨,洗去岁月尘埃。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候,不是20多岁时因大文豪欧阳修的盛赞,名动京师;也不是中年时东山再起,入龙图阁,官至礼部尚书;而是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那段岁月。

彼时的他,身处低谷,却以豁达潇洒的情怀,创作了一首又一首,一篇又一篇传世名作。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他在黄州城东门外开垦荒田,新建雪堂,自号“东坡居士”。

这首《鹧鸪天》写于1083年,当时的他有了安居之所,每日或出入于阡陌之间,或放浪于山水之中,超脱尘俗,物我两忘。

词的上半阕主要写景,开头两句以极其精练而明丽的语言,描绘了居所的环境。

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耸立着一座高山,远远望去,明朗而秀丽。

近处,竹林环绕着屋舍瓦墙,旁边的池塘里长满衰草,时不时传来几声蝉鸣。

开头短短14字,便描绘了七种景色,有远景,有近景,有动态,有静态,有衰败之景,也有勃勃生机。

看似杂乱无章的景物,却构成了一幅情趣盎然的山野风光图,极见词人遣词造句之功底。

接着两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视觉和嗅觉双管齐下,一下子便将读者摄入了一种清丽绝美的意境中。

广阔的天空中,鸟儿张开银白色的翅膀,上下翻飞;池塘里,绿水映照着红艳欲滴的荷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幽香。

面对如此幽美的一幕,再多的烦恼苦闷恐怕也会抛之脑后。

接着看下半阕,融情于景,刻画了一个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隐者形象。

换头三句,“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词人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看似信手拈来,却表现了他安然闲适的情怀。

可以想象一下彼时的画面,夕阳西下,词人拄着藜杖,漫步在乡间小路上。

短短14字,让人感受到了时光安暖,岁月静好。

最后结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将词人那种随缘自适的心态写到了极致。

这里词人化用了唐人李涉的“偷得浮生半日闲”,浑然天成,又深化了全词的意境。

“秋风秋雨愁煞人”,可是词人却偏偏感谢天公的殷勤,豁达从容的心态,由此可见。

就像林清玄所说:“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全词以白描的手法勾勒了夏末秋初的乡村景色,充满诗情画意,牢记其中7字,越活越从容。

时光流转,四季更迭,每一个季节都是岁月的馈赠。

活着的最好态度,不是一路飞奔,而是珍惜当下,用心去欣赏,去热爱,去感恩每一场花开,每一次叶落。

在众芳摇落的季节里,携一缕清风,看白鸟翻空,听一帘雨落,嗅红蕖花香。

感恩季节里的每一场遇见,淡定而从容地走过云水生涯。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融情于景的句子表达惭愧的情感2

拿到史征波老师的新作《诗香禅韵》已有一些时日了,然琐事冗杂,身心倦慵,每每捧卷在手,读不过数页便置之案头。想先生为人、作文、处世皆勤谨有加,较之先生,相形见绌,深感惭愧。近日,终得读罢。先生思想、文采、气度无不震撼我心。于是,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表达一点粗浅的认识。

我称先生为“老师”,缘由有二。一是1997年我在西华初中读书时先生为校长,他治学严谨,治校有方,成绩斐然,声名鹊起。先生任校长期间,西华初中连续多年初中毕业会考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师生体育竞技更是独占鳌头,“关山雄鹰队”的美誉响遍华亭大地。蒙先生及诸师之恩泽,很多来自穷乡僻壤的农家子弟在他们的严格要求和温情关爱下立大志、勤读书,大多学有所成。说起先生,记忆最为清晰的是初一时的一节自习课上,他巡查到了我所在的班级,无意间看到了我的读书笔记,先生肯定了我记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并对我的钢笔字大加赞赏,当时自豪的心情至今想来都是甜的。还记得,那节课史老师在黑板上给我们写了一首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先是声情并茂地教我们朗诵,然后详细地讲解了诗的意思。从那节课起我就深深地记住了这首诗,再也没有忘记过。直到今天,我写毛笔字时,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写到这首诗。先生此后没有给我们上过课,但他洪厚的嗓音,铿锵有力而又干净利落的语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来在每周一早的升国旗仪式上他给全校师生朗读名言警句时我听得总是那么认真而虔诚。

称先生为“老师”的第二个原因是先生不凡的文学修为。华亭、平凉乃至甘肃甚至辐射到更远的周边,但凡与文字文学打交道的人,无人不晓先生声名。作为一个钟情于诗词和散文的文学爱好者,多少年来,先生一直是我膜拜的偶像。其文学作品的整体特点是语言洗练、思想高深、见解独到,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相当的高度,充满了深情和感染力。

他的新作《诗香禅韵》就是以上几个优点的最好证明。全书以传统启蒙韵文《千字文》所囊括的1000个汉字为载体创作古诗1000首。虽然这1000首古诗并不是对《千字文》的探析与诠释,但诗作颇具新意,映射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积淀和对生命、生活的深度思索,读来耳目一新,颇受教益。这些诗作或醍醐灌顶、振聋发聩;或境界宏阔,引人遐思;或鞭辟入里,针砭时弊;或诙谐幽默,令人捧腹。具体来说,其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思想性来说,他的这1000首古体诗和他的散文、散文诗等文学作品一样,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显现出了作者的远见卓识。一是心系苍生的悲悯情怀与人文关照。他的这部诗作中几乎看不到传统文人伤春悲秋、吟风弄月的空虚无聊,更多的是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和弱势群体的关心与关注、体恤与怜悯。“主人进山去打柴,一片苍茫将身埋。鸟语花香林深处,隐隐约约斧声来(《主》)。”这首诗充满了对农人生产生活的关注与恻隐。尽管是鸟声啁啾、百卉吐香的美好春天,打柴的农人却无暇欣赏大自然赋予的秀丽景色。为了生活,他们靠山吃山,密林旷野遮掩了他们弱小的身躯,忙忙碌碌地为了一捆柴而使劲挥动手中的斧斤。乍看无一描写艰苦之字,细品则尽是心酸。“农夫放羊半山腰,持鞭伫立如石雕。此时夕阳晚照里,清风带云过林梢(《农》)。”此诗融情于景,意味深长。清风过处,吹跑了白云,牧羊人如石雕般坚守,羊儿们腰肚鼓圆,正如劲风鼓圆了牧羊人的薄衫一般。同样“兴许我在前边走,你便跟在我身后。山上土包人都有,莫笑我先白了头(《兴》)。”是为老年人的呐喊,作者意在呼吁更多的人对老年人多一分关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生谁不老?!此外,通读这部书中的所有诗作,作者在诗文中大量运用了佛教道教术语。如:“僧”“尼”“正觉”“如如”“菩提”“观自在”“谷士”“梵音”“兰若”“木鱼”等,可见作者对佛道经典有一定涉猎,大量的诗作以辩证的观点劝诫世人正确面对人生,修身正己,向上向善。同时,也让先生的菩萨心肠表露无遗。二是超然物外的通透及洞悉世事的练达。大学问家启功先生有一名联曰:“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无如本色难。”人生在世,往往因追名逐利而被“浮名”所累,金钱、权力、地位、美色最终不过过眼云烟。然而,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一以贯之地保持为人处世的纯净本色是很难的。先生在他的诗作里却表现出了洞悉人生的崇高境界。“洪水袭来猛如兽,追名逐利参不透。贪嗔痴恼胜洪水,吃尽骨头吃血肉(《洪》)。”“金银本是催死咒,何必贪婪命早休。试问个个入土者,有谁不是空手走。(《金》)”看到这些诗,我不禁想起了红楼梦中的话:“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先生通透,故先生言辞总是那么招人喜爱。所谓“无欲则刚”,就是这个道理。三是面对逆境时的不屈不挠与乐观豁达。孟郊《登科后》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真实地写出了人生际遇的风云变幻。人生在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成功有之,失败有之,何况“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有人功成名就,倨傲无礼,一旦身败名裂,则寻死觅活,走向极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些道理,先生洞若观火,了然于胸。“仄途未必是绝崖,解脱自我有妙法。悬壁松树景中绝,原来根在石缝扎(《仄》)。”此诗当为身处逆境的人自我救赎的一剂良药。“命运无常才是常,潮起潮落方成江。心情怠时看日出,鸿运当头读夕阳(《命》)。”人生如潮,有起有落,看似无常,实属正常,人生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正是有了风霜雨雪,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四季,走过风雨,才会看到最美的彩虹。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如是而已。四是对时弊的鞭挞与灵魂的拷问。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作为一名作家应有的担当,即文学作品要承担起为社会现实服务的重任。古往今来,好的文学作品莫不如此。“染妆女子美貌扬,多少男儿梦断肠。谁知脂粉一洗后,嘴像蛤蟆脸像狼(《染》)。”“盛装女子上歌台,花枝招展乱人怀。曲终人散卸妆后,脸似小鬼身似柴(《盛》)。”这两首诗是对当代社会审美观念的精辟诘责,先生之语何其痛快。“羔皮穿在狼身上,混入羊群咬死羊。若想真见常擦心,眼前所得非实相(《羔》)。”要想看清事实真相,光擦亮眼睛是不行的,有时候我们得擦擦被虚假蒙蔽的心灵。

就艺术性而言,这1000首诗采用古诗体例进行创作,先生学养丰厚,信手拈来,不事雕琢,大多数诗作用大写意的方法直奔主题,直抒胸臆,爽劲洒脱,无矫揉造作之感。加之作者在诗中塑造了大量的意象,如:“山水鱼虫”“花草树木”“老叟”“明月”如此等等,应有尽有,寄情于物,各见其趣,从而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气质和感染力。

至于可读性,这部诗作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读过之后,能避人锋芒,给人勇气;能教人向善,催人奋进。能带人领略河山之美,更能带人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总之,这是一本好书,愿该书的问世能开阔更多人的视野,净化更多人的灵魂。

末了,我斗胆提提建议。前面说过,该书的1000首诗均采用古体诗的体例进行创作。古体诗与近体诗(格律诗)有着严格的界限。古体诗相对近体诗而言从形式到内容更为灵活,古体诗每句的字数可以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不一,格律和用韵的要求也更加宽泛,因此,写作时更容易发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让作者的才情和学识得到充分发挥。然纵观全书的诗作,均为七言诗且均为四句,因而也就没有更多更好地体现出古体诗自由灵活的特点。愚以为,若用古体诗的体例写诗,每首诗从每句的字数到全诗的句数上可以有些变化,有些内容可以展开写,写长一些,尽情地发挥,这样长短交错,形式上也就显得丰富,也愈加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也让这部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若通篇采用七言四句的写法,采用近体诗的体例可能更为妥当。另外,通读全书,绝大多数诗作属于刚健质朴的直露型风格,采用开门见山的写法,说理透彻,一针见血,读来过瘾,但不适合细品。原因就在于这些诗作乏蕴藉,没有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因此,这部诗作中若能穿插一部分含蓄婉转的诗歌,多一些“留白”,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一部诗作,凝聚了先生的智慧和汗水。相信此书定会赐福万家,泽被大众,向先生致敬!

融情于景的句子表达惭愧的情感3

资料整理:天下达观 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


《拟咏怀二十七首》创作于庾信入北朝仕周之后,主要表现的是“乡关之思”,是庾信后期的代表作。


作品鉴赏


《拟咏怀二十七首》是庾信仿阮籍五言诗《咏怀八十二首》之作。《咏怀八十二首》写阮籍生当改朝换代之际的内心痛苦;庾信的拟作,虽然寄寓的身世之感有所不同,但抒发内心的痛苦是相似的。这些诗大都是追述乱离、感叹身世、羁留北地、怀念故乡之作,写得悲壮苍凉,很有特色。


开篇第一首《步兵未饮酒》从竹林七贤的阮籍和嵇康写起。起笔便有一种悲伤的情绪,这种情绪为全诗定下悲壮苍凉的基调。


《楚材称晋用》一首叙写流落异域,思念乡国的悲愤感情。通篇用典,目的是借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说明自已远离父母之邦的梁朝而被羁留在北方做官,实在不是自己的本意,而是无可奈何,他对于有恩于他的梁主是耿耿不忘的。开篇说:楚国的人材被晋国重用,秦国的臣子戴上了赵国君王的桂冠。毁坏了离宫才迎接子产入晋,羁旅的陈完被齐国优礼接待。这两句是说自已在北方受到北周诸帝的重视和优待。黎侯寄寓在卫国不是自己的安居之地,重耳想要安居在齐国偏偏不能安居。上二句是说自己被留于北方是出于不得已。孔子因为要远离鲁国而悲伤拭泪,韩国被秦所破,张良想起自已的先人是韩国五代的宰相,因而以全部家财求客刺杀秦王。庾信与其父肩吾均曾仕梁,深念旧恩,故以张良五世相韩为比。只有那阮籍驾着车子走路,遇到没有路径可通就痛哭而返,才知道我的处境的艰难。

《畴昔国士遇》一首写梁朝对自已有知遇之恩而不能报答的苦闷。过去在梁朝受到国士的待遇,这是我平生以来所受的知己之恩。自已本意认为可以像大蛇含珠报答隋侯那样极答梁朝,哪里知道事情发生了变化,现在自已的处境和心情有些像豫让那样了。昔日梁主对自已的礼遇:顾遇之恩,重于尺璧;重视实践自已的诺言而轻视千金的财产。可悲的是梁敬帝也像刘孺子和史皇孙一样有着凄惨的遭遇。本来自己是梁朝的文学之臣,像司马相如做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一样得到重用,却不能回到故乡去看守梁帝的坟墓。


《榆关断音信》一首写诗人远在异国怀念故国故君的思想感情。此诗塑造了一个为乡国离恨折磨而消瘦憔悴、悲痛欲绝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栩栩如生。感情强烈激楚而又悲回婉转,风格苍凉老成而又清新绮丽。前二句点出了自己稽留北朝,而故国的音信、使节均已断绝,流露出思念之情。三四句写作者听到的皆是胡地悲哀凄凉的音乐,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更不仅落泪断肠。五六句写作者离别了祖国,非常悲伤,听到胡笳而落泪,闻羌笛而断肠,自己原本纤瘦的腰,更加消瘦如束素,伤别的眼睛,因流涕而损伤。七八句说自己离恨之心终不能尽,以至于很快就衰老了。以上四句,作者表明上是写满怀离恨的闺中思妇,而实际上是以此来自喻。末二句言虽抱希望实际是无聊的空想。

《悲歌度辽水》一首起首便云“悲歌度辽水”,直抒胸臆,犹如给全诗定了调子,整首诗便是一首悲歌,所引用的典故,李陵和荆卿本身的事迹亦都是一曲悲歌。作者点出自己出使西魏不久,西魏便派兵攻陷江陵,元帝被害,梁朝灭亡,自己亦如李陵和荆轲一样,再也无法回归故国。这首诗内容并不复杂,诗中只用了人们所熟知的李陵、荆轲的典故,全诗的主调非常清楚——无法回归哀伤。结尾用李陵送别苏武诗的典故,表明自己永远也不能回国了,正如此诗开头相衔接,显得全诗很紧凑。此诗在韵上与《拟咏怀》其他作品不同,中间换韵,前两联用“关”、“还”为韵脚,平声;后三联改用“绝”、“雪”、“别”为韵脚,入声。此诗由平声转入声,读来有种心情低沉压抑之感。而韵脚的转换,也正将本诗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为出使西魏的慷慨悲歌,后部分则为不能回归的“绝”、“别”之曲。


《摇落秋为气》一首悼念梁朝遭兵败而致覆灭的悲剧。全用典故隐喻史实,展现了江陵沦陷时血流遍地、哭声振野的悲惨景象。尽管西魏攻梁时,庾信已被羁留在长安,没有目睹当时的场面,然而他本人一生的不幸正是由于这次变乱所致,又亲眼有到梁朝臣民被掳到长安沦为奴婢的情景,因而他还是能以悲痛的感情,记下这段真实的历史,创作出这首珍贵的史诗。


《日晚荒城上》一首结构十分别致:本来北周将军们征服异域全胜而归的场面,是在沌口大战前几年陆续发生的,而诗人却把这些时空分散的事件集中于一时;从出征南朝到“楼船”“不解围”,也有一个较大的时间过程和空间距离,但诗人却用“闻道”一转,巧妙地缩短了时空距离,从而将凯旋——远征南朝——陷入重围这时空迥异的三部曲,一脉贯穿起来。其次是多用典故和比喻,诗意十分隐微含蓄。“楼兰”“疏勒”皆用典,“阵云”“秋蓬”皆隐喻。再次,此诗意境雄浑阔大,风格苍凉沉郁,尤其是每联平仄多合律句,除首尾联外,余皆对仗精工,实开唐代五言排律之先河。

《寻思万户侯》一首前二句诗人忽发中夜之愁的复杂心理。次二句的言下之意自己造诣不浅,但是徒有教养学识,而无补于救国。接着用庄周梦蝶的典故与“中夜”相照应,构成了中夜梦醒的意象,从而又强调了琴书不能使自己解脱精神苦闷的由来。然后四句写景,景物无不含愁。“露泣连珠下”二句兼用比喻和拟人写法,刻画冷露与流萤两种初秋特有的典型景物,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的心境。最后诗人在哀叹中以无奈的自问结束全篇。此诗以愁起,以忧结,忧愁之情是全诗的主线。作者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自己感伤时变,魂牵故国的凄怨之情,含蓄而又细腻的展示了诗人的内心苦闷,表现极为别致。


《日色临平乐》一首用长安的日色风光起兴,亦点明自己争羁留在北国,但长安的景色虽好,却不是赏心乐事,而今令自己触景伤怀,作者没有明言,但三、四句一转,就联想到南国的故主和自己的乡关。“美人”已去,“东家枣完”,本当“王阳妇还”,然而自己仍如弃妇,不得还家。三、四句与一、二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益显出作者怀念故国的深情。第四句尤为隐曲。“东家枣树完”,可是自己却不是“王阳妇还”,这里用典很巧妙,明用是歌谣中的“东家枣完”,可实际上却暗指自己不能回归。全诗最后二句非常含蓄,不说登上陇首,望不见南国的乡关,而是说只能望得见长安,再向南望,是望不见了。乡关之思,尽在不言之中。结句仍归结于长安,又与开头相呼应。全诗显得紧凑而完整。另外,用“别鹤”、“孤鸾”来比喻自己远离家乡故国,也很生动形象。

《无闷无不闷》一首起笔二句,便突出一片痛苦的心态。次二句进一步展开心灵的苦闷已呈何种状态。接着暗伤己之身仕敌国,己之一身,便在此“一代人”之间,意脉由此遂转出结笔二句。此二句托意用典,言己本梁臣,今梁亡而留于长安,若东陵侯。故国之恩,绵绵无尽,见于言外,结笔之精神,实有所振拔。此诗突出的艺术造诣,在于直凑单微,呈现悲剧心态。诗人并未具体描写亡国辱身的种种现象,而是以极概括的语言、善巧的比喻,突出悲怆的心灵状态,进而更以极典型的成语和典故,暗示出悲剧心态的深刻根源。全诗笔墨极为简练,而包蕴极广大,实为诗歌艺术的极高造诣。


《萧条亭障远》一首共八句,前四句集中写边关的景物:亭障远而萧条,风尘多且凄惨;关门外即为白狄(异族)之地,城近黄河,影入河中。勾勒出关河冷落的景象。面对如此肃杀的景物,五、六句又联想到古人秋风中别苏武,寒水上送荆轲,对照自己不得南归的身世和遭遇;结尾二句更加令人感到作者的孤寂与悲伤。此诗由景入情,融情于景,触景伤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这主要是得力于前四句景物的描写。庾信诗歌很注重对仗之美,此诗亦然,“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尤为精美。对偶句古人本来就讲究“抽黄对白”,而“白狄”对“黄河”,色彩鲜明,对比强烈。这首诗格调苍劲悲壮,虽然萦绕着一股浓郁的感伤情绪,但却不显得笔力平弱。尤其是结尾二句,很有慷慨沉雄的气韵。诗歌的语言洗练,遣词造句颇具匠心,开头六句两两对仗,极其工稳,显示出圆熟的技巧。


最后一首《被甲阳云台》的含义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来理解。对任何一个古代读者来说,只要对古典文本传统有基本的了解,则诗的字面意义不难解读;而现代读者在注释的帮助下也能够获得基本的理解。然而,在更深的层面上,这首诗是对一起发生于梁代宫廷的历史事件和文本事件的回应。如果不熟知庾信所“引用”与重写的特定诗歌文本,那么个中妙处也就无从领会。诗一开始便与既有的文学传统格格不入,对典雅的宫廷风格构成一种挑战。“阳云台”早已因《高唐赋》而成为欲望场所的代称,楚王在此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神女在离开之前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在五世纪,“阳云台”或“阳台”随着汉鼓吹曲辞《巫山高》在南朝的复兴而变得流行。江淹的诗句可以说最为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该意象与情思欲望之间的关系:“相思巫山渚,怅望阳云台。”但在庾信笔下,浪漫的阳云台和“被甲”出现在同一句诗之中却让人感到非夷所思、惊讶震撼,而宫廷诗歌的审美趣味是不允许惊讶震撼的。

《拟咏怀二十七首》是庾信后期诗文创作思想的集中体现,其内容丰富,情感多样,具有思念故国的惆怅,贰臣身份的惭愧,物是人非的感慨,身不由己的无奈,壮志未酬的失意,故国将灭的忧虑等多元主题,对隋唐诗人如陈子昂、张说、李白、杜甫等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